APP下载

谈化学实验探究模式在高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09-06-13章晓镜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关键词:高师化学实验探究

章晓镜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文主要以实验探究式学习为研究对象,对高师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种探究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师;化学实验;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探究式学习模式要求教师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师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别对于一些物质的化学特性往往可以直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把握。要用化学手段去解决这种化学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具体操作应成为高师化学课堂上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从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来看,尽管捷报频传,但比赛中的实验成绩往往落后于其他国家,其根源还是动手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验证了书本上的结论不仅体现了“实验性”的字面含义,更说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如果实现了前者,最多是部分地满足了知识技能的教育目标,只有真正地落实了化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才能完整地体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教育目标。对于化学来说,它的学科特点是什么?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了解化学学科的科学特点和要素。而我们高师类的学生毕业后就是一名中小学教师,其动手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广大中小学学生,这样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个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教学探究的主阵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在高师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可以大胆地把一些教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做。但要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做好实验前的充分准备工作。开始时教师要重点强调实验的基本要求,交待清楚实验的要点,这样学生就完全有能力替代教师演示实验或改为边讲边学实验。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尽可能创造条件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增加一些辅助性实验,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感知的直观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结论,也有利于启发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化学知识的理解,由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避免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机械地记忆或简单地重复。例如,学习离子反应时有个验证实验(①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②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结合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以前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对原理的掌握仅处于死记硬背状态,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动手解决。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在做实验前做好预习工作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做好实验记录。探究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学生通过逐一分析比较,很快得出离子反应原理。这不仅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更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重基础,多练习,尽快进入角色

由于刚进校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农村中学,在初中时学生好多都没有做过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感觉是一件既新鲜又好奇的事,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从一开始就注意实验规范(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基本实验操作、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等实验技能),就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在学生实验中,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注意事项。通过师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原理,力争做到让学生脱离教材进入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例如,钠与水的性质实验,首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明确反应的步骤、注意事项,然后分实验小组讨论实验,直至完全弄清楚为止。再进入实验室实验,因此实验效果很好。但要注意的是切不可让学生凭一时兴趣把做实验当做“耍把戏”。可以寓学于乐,确保学生实验成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为探究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中学,学中教,完成角色转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要始终把自己的学生角色看得太重,尽量要求他们从老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从我这几年的化学教学来看,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绝大部分同学都来自于农村,学生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因此,这就要求高师的化学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老师叫我学为学生我要学,让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当一回老师,比如在讲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时,在课前分小组预习并讨论,在上课时让学生来讲并作演示实验,教师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课后要求学生写出课后感,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铝性质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走上讲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实验探究式学习使高师类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感受、深刻地体验、大胆地想象、踊跃地表现、积极地交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在亲身经历中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实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得以广泛深刻认识社会、认识自身,个性得以尽情展现,从而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及创造能力。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应该根据化学学科本身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苏维礼.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J].中学化学,2007.

[2]丁文楚.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J].中学化学,2005.

[3]覃孔彪.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技巧处理[J].中学化学,2005.

[4]王学松,丁非.中学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J].化学教学,1999.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高师化学实验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