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形势下高职教师新知识的学习

2009-06-10项桂芳王俐凤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终身学习自主学习

项桂芳 王俐凤

[摘 要] 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和高职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高职教育新理论、新技术,学习新的人文社科知识。高职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 高职教师;终身学习;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2-0077-03

[收稿日期] 2009-03-15

[基金项目]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2008JB18)

[作者简介] 项桂芳(1963-),女,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办公室主任,馆员;王俐凤(1972-),女,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

一、高职教师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职业教育要发展,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和保证。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要求,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掌握高等教育理论,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具有掌握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能力,熟悉生产实践,能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实践。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社会的来临,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发生着深刻变化,使得高职教师学习新知识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影响日甚,网络经济、网络教育、网络文化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知识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知识在量上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任何人既有的知识都不可能受用终身。高职教师肩负着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的重任,唯有不断地再学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用最新的知识来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的要求,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者。

2.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高职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高职教育被明确界定为5B层面的“技术教育”。具体描述是: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让学生获得从事某职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的特征。

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应成为高职院校师资的主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标准与规格可以概括为“一全”、“二师”、“三能”、“四证”。“一全”,是要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如科学人文素质、教师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信息处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相关专业的操作技能等在内的基本技能素质是“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的主要特色,也是高职院校教师要着力加强的基本内容;“二师”是指既能从事专业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指导,既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又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人师”;“三能”是指具有较全面的能力素质,具有能进行专业理论或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能进行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开发及应用的能力;“四证”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本科以上学历证、技术(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和教师资格证等[1]。现有高职院校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走上高职讲台的,和“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即使有些教师已经取得了“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证书,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将最新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建设要求。

3.不断学习新知识是高职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

高职学生学习的核心是要学会工作。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职业的工作方式和手段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真正胜任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一方面,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就我国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结构来说,具有高学位(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专任教师知识结构严重偏向理论教学方面。因此,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教师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俗话说:“教师课堂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是书本知识的复制者,“一桶水”已是远远不够。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新的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把学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职教师应学习新知识的主要内容

(一)专业新知识的学习

一是应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在新知识不断涌现、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作为大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了解自己专业理论的新动向,把握专业发展新趋势,这样,才能不断拓展教学视野和发展空间,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才能向学生传授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知识,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

二是要加强专业技能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参加工作要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高职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掌握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时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新的生产技术、工艺,掌握生产领域相关专业的生产方法、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操作方法,熟练运用本专业常用计算机软件和教学辅助软件。

需要说明的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而且,现代职业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行为为出发点,以培养大学生适应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应该在掌握专业最新动态的基础上,以掌握专业新技能为核心。

(二) 高职教育新知识的学习

1.学习高职教育新理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观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展开和进行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全方位的,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其道德素养、敬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高职教育新理论,才能掌握高职教育新动向,并指导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正确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创新。

2.学习现代教育新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教师应加强继续教育,了解学校教育发展动态,学习现代技术,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岗位目标及整个培养目标相结合、将课程强调的素质与教学训练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过程及效果。

(三)学习新的人文社科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这样的人才应该具备公民人文素质和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2]。高职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渗透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以促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开展。为此,高职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人文素质修养,经常关注和学习一些人文社科知识,比如,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学习与专业领域相关的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法律法规等。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起到“身教” 的效果,教师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高职教师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法

1.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

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要持续地学习,以满足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知识需求,它是人们学习自觉性的表现。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终身学习一方面体现为每位教职员工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学校教育旨在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生存发展的一种状态和方式。高职教师只有把终身学习作为职业理念,才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保持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担负起高职教育的神圣使命。

2.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就是要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工作学习化”是指教师要将每一项教学工作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把各项教学进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把教学工作中的反思看作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从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并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学习工作化”则是指将学习视为完成教学的一项必要工作,我们不仅要不断地学习,而且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工作一样,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不把学习与教学工作分割开来,通过学习,把被动接受客观知识转变为主动提高内在素质,把学习转化为创造性教学活动的过程,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激发教师更强烈的学习愿望。

3.自主地学习

现阶段,由于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任务和教改任务都十分繁重,不可能对高职教师进行较长时间的集中培训。这样,高职教师只能依靠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并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高职教师的自主学习可以有反思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

(1)反思性学习。高职教师要特别反思自己关于教师角色的信念、关于学习者的信念以及关于学习的信念。教师需要通过反思将这些隐含的信念表现出来,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反思自己行为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记教学日记。记教学日记有两个好处:一是为日后进行反思而保留教学过程中的显著事件并记录当时的思考;二是教学日记本身就可以引发对教学的思考,写日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2)体验式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有情境的,比如同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学生基于不同的背景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师的一个眼神、手势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信息。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门艺术的体现,很多内容需要教师自己去亲身体会和实践,只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而不注意亲身实践和体会,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的。因此,教师的学习必须在情境中进行,通过真实的心灵感受和训练,让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不断的体验中得到升华。

(3)合作式学习。教师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要独立学习 ,虽然教师可能力图从事情的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 ,但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性的 ,还必须借助外界的力量 ,即寻求教师学习团体的帮助。通常我们可以把一个教研室或一个专业的老师视为一个基本的学习团体,也可以不局限于这个团体。教师之间形成学习团体,进行互动学习,有利于取长补短、相携互助,增强团体的力量,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另外,学习团体可以提供教师互相观摩和切磋的平台,让教师在社会比较的基础上随时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可以确保对教育教学实验中的“失误”进行及时修复[3]

[参考文献]

[1] 高 庆.“学习型组织”与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J]. 西北医学教育,2006,(2):116.

[2] 刘 歆,等.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4):22.

[3] 王海红.学会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J].教书育人,2008,(1):46

On Updated Knowledge Lear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n New Situations

XIANG Gui-fang,WANG Li-feng

(Dept. of Economics and Trade,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must learn the fundamental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stantl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ers own values. They need to learn the new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o learn the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the lifelong learning concept,combine working and learning effectively,and develop self-assisted learning ability persistentl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lifelong learning;self-assisted learning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终身学习自主学习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论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