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33例观察

2009-06-03吴红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13期
关键词:中药灌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

吴红野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结局。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妇科对51例经腹腔镜诊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病例术后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达那唑组进行疗效观察,随访1~3年。结果 应用中药组术后26个月内妊娠率42.4%,且无明显副作用,达那唑组妊娠率27.8%,副作用较明显。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选用中药灌肠做为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妊娠率高,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中药灌肠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3-77-02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收集51例在我院妇科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病例,术后采用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原因不明不孕症35例、附件肿块性质待查合并不孕症70例(共10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51例。51例患者在我院妇科门诊随访观察治疗1~3年;年龄23~30岁31例,31~35岁17例,36~40岁3例。不孕年限:2~3年25例,3~4年15例,4+~6年6例,6年以上5例,均为原发不孕症。本组不同程度的痛经40例,性交痛16例,月经过多5例。妇科检查触及附件活动差肿块25例(左侧14例,右侧11例),双侧3例,子宫骶骨韧带增粗伴触痛性结节15例,子宫后位略大且固定5例。

1.2 方法

本组在腹腔镜下肉眼见有紫蓝色、棕色、粉红色典型异位症病灶,行卵巢囊肿穿刺抽出巧克力样液等均可诊断本病。腹腔镜检查确诊后随机分两组治疗。

1.2.1 中药组 中药为三棱10g,莪术10g,红藤15g,皂角刺15g,蜂房10g,赤芍15g,桃仁10g。用法:水煎至100mL,保留灌肠,15min灌完后卧床30min,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每日1次,月经期停用。3个月为1个疗程。接受此疗法共33例患者,占64.7%,多数用2~3个疗程,最长用5个疗程。

1.2.2 达那唑组 给予达那唑(扬州制药厂生产)200mg,每日2次口服,于术后第1个月经周期的第2天起使用,疗程为3个月,一般服1~2个疗程,接受此疗法共18例,占35.3%。

2 结果

51例中有19例患者妊娠,其中足月产16例,流产3例,除双侧输卵管不通4例,男方弱精子症3例,其他不孕因素3例,本组纠正妊娠率为43.9%。

本组中不孕年限2~3年25例中有10例妊娠,3+~4年15例中有6例妊娠,4+~6年7例中有2例,6年以上4例中有1例。以上四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P > 0.05,提示妊娠率与不孕年限无关。本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33例中妊娠14例,妊娠率42.4%,采用达那唑组共18例中有5例妊娠,妊娠率27.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 < 0.05,说明妊娠率与治疗方法有关。术后妊娠时间与辅助治疗方法的关系见表1。

从表1中可见术后1年内妊娠共16例,术后18个月妊娠18例,术后6个月妊娠的13例患者有10例在中药组。

副作用:达那唑组分别出现药物副作用,包括潮热、阴道出血、腰背疼痛、体重增加、多毛及肝功能异常等,而中药灌肠组无一例出现药物副作用。

3 讨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不孕妇女高达25%~35%,甚至更高,而不孕患者中约1/3~1/2患子宫内膜异位症[1]。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可能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卵巢功能障碍、机械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方面有关。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是呈进行性发展趋势的,因此,只有早期诊断和治疗才能消除症状并保持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更有意义。近20年来,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能对早期病例做出诊断,使本病的检出率显著提高[2],腹腔镜检查成为诊断内异症的金标准[3]。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妊娠率,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一种理想途径[4]。当腹腔镜手术治疗并明确诊断后,采用何种辅助治疗能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受孕更有效,是一个值得临床医生研究的问题。从本组统计资料来看,腹腔镜术后半年内为患者受孕最佳时期,随后受孕机会明显减少,在术后26个月以上未发现有妊娠病例,最长随访3年,术后妊娠率与不孕年限无明显关系,而与术后治疗方法有关。腹腔镜术后采用达那唑治疗后妊娠率为27.8%(5/18),达那唑为一种甾体衍生物,结构上类似雄激素17α-乙炔睾丸酮,服后一般3~4个月的闭经已足够使病灶完全退化[5];但也正因为如此,恰恰错过了腹腔镜手术后最佳受孕时期,从而失去应有的受孕机会,影响了妊娠率,况且,药物副作用较大,疗程长,患者不易接受。

中药功效及作用机制:三棱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镇静、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与抗凝血作用;莪术具有抗炎、促进腹腔内自身血液和血块吸收的作用;红藤、皂角刺等具有祛瘀热、祛瘀止痛之功效;赤芍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之功效,近代研究有镇静、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与抗凝血作用;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近代研究有抗炎、解毒、镇痛、润肠作用。中药灌肠可使这些药物直接通过直肠吸收后再作用于盆腔器官,对于大多数病灶分布在盆腔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来说,直肠给药将更大限度的将药物成分吸收进病灶内而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6],中药治疗组总妊娠率达42.4%,故笔者认为,对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选用中药灌肠做为辅助用药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子江. 人类生殖与辅助生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8.

[2] 陈如钧. 不孕不育治疗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0.

[3] 朗景和. 进一步加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2):711-713.

[4] 江静,卢静,吴瑞芳,等. 手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的初步观察[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2):717-720.

[5] 罗丽兰. 不孕与不育[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16,317.

[6] 石一复. 子宫内膜异位症[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0, 131,137.

(收稿日期:2008-12-23)

猜你喜欢

中药灌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
假排卵与不孕症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中药灌肠配合中西药内服的疗效
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不孕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