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文怀沙回应

2009-06-02崔自默

博客天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文化界怀沙外行

崔自默

很不愿意写这类辩护文章,但我觉得应该写。鲁迅当年提到“批评家”时,说有一类人,是地道的“不平家”,因为他们笔下的文字,是出于“愤愤的磨墨”,至于理由,则大概总是难以公示的。

其实,骂人挑大个的骂,并期待人家的回应,是文人的一大通病。假如打起官司,引起媒体和看客的广泛关注,“起哄架秧子”,写手就会一夜出名,比写一堆无昧的穷酸书来,要有效果得多。可惜,文怀沙翁不会上当,不会给他们打官司。——我给文翁通话,问“要不要告损害名誉”。文翁叹息一声,淡然,说:“不可以,也没意义,那正是人家希望的。”

我问文老:“你得罪过那个记者?”文老答:“他采访过我。那是在上个狗年。我提出‘狗放屁,放狗屁,放屁狗几个概念:‘狗放屁是自然现象;‘放狗屁是指责人的不当行为;而‘放屁狗则很可怜,不会看门,只会专业地放屁。哈哈哈。”

“事实果真如此吗?”很多所谓的史学家,大多采取这样的正义且稚嫩的口气。真正的史学家,一定会领悟和发现事情背后的真实,原因背后的原因,而不会摸着象尾大呼得意。真正精彩的社会历史,往往是摆不到桌面的,只能隐忍,是必须要忘却的;也绝对不是那些到处拍胸脯的毛头小子可以窥透的。外行总是外行,徒手写历史的事情还少么?

与文翁通话时,正好有朋友在旁边,知道有人在“恶搞”文老,气愤地说:“这些人犯了一个起码的道德错误。中国文化讲究‘为长者讳,这么做,目的就很值得怀疑,很不纯。”“是啊,孔子举过一个例子,假如他爹偷了人家的羊,他去不去举报呢?假如觉得一定要去,就很不孝啊。不孝之人,大多犯上作乱!”

孔圣人“述而不作”,章太炎“述而不作”,文怀沙翁也秉承这样的作风,其中原因,或许是觉得文字游戏没意义,或许觉得没时间也没兴趣。至于文怀沙翁的学问,浩淼混沌,不是一般斤斤于豆丁者可以仿佛。文怀沙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因为他的学问做得的确通透、实在、鲜活。不光是眼前这个时代,连以前也一样,很多所谓的“大师”,其实手下没有什么真玩意儿,却嚷嚷得跟真的似的。“善行无辙迹”,那些真有学问的,却是因为不着痕迹,所以一般外行也看不出来门道。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羊肠小路、小道消息总是传播得异常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人性的恶习。

真相高于一切

潘采夫

2009年春节刚刚过去,学者李辉就向文化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向学者文怀沙提出公开质疑。

不难看出,这些质疑具有相当的分量,如果李辉这些论断是真实的,对“百岁文化老人”、“国学大师”文怀沙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其公众形象将轰然倒塌,其所作所为,将与胡万林之流的江湖骗子没有任何分别。

如果这些论断并不真实,文怀沙无疑遭遇的将是一次极为严重的诽谤,果真如此,我期待文怀沙能够挺身而出,拿出确凿的证据反驳李辉的质疑,为自己洗冤。

文怀沙被尊为“国学大师”和“楚辞泰斗”。2007年12月,由文怀沙主编的大型国学文典《四部文明》丛书在北京首发,共计一万八千二百余卷,一亿四千余万字,被媒体称为“展现中华文明前半期的精髓核心的集大成之作”。

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部耗资巨大的文化工程,其主编的身份竟如此被严重质疑,这部巨著的公信力叉在哪里?所以,我期待文怀沙能够站出来还自己一个清白,也给文化界和公众一个交代。

在质疑文章的最后,李辉说道:“于是,草就此文.求教于文怀沙先生,求教于读者和各媒体同仁。并希望抛砖引玉,使时间脉络渐趋清晰,历史尽可能接近于真相。”抛开事件本身的是非,单就作者的勇气来说,是令人称道的。

文怀沙老人将如何回应公开质疑?无论如何,我们期待着真相,因为真相高于一切。

猜你喜欢

文化界怀沙外行
我怎样当指挥
我怎样当指挥
文怀沙的一次挨批评
文怀沙
推进文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细数那些进入农业领域的资本“外行”们
孙犁装外行
文在寅政府首次就“文化界黑名单”道歉
文怀沙 每天都吃两片药
第三只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