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快评

2009-06-02

博客天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差钱北影潜规则

中国人,真的不差钱?

多刺的玫瑰

春晚那个《不差钱》的小品让人印象深刻。今天看新闻,突然发觉中国人真的不差钱,“中国游客欧洲购买奢侈品犹如抢白菜”,借经济危机汇率震荡的时机而出国血拼,正成为许多有钱中国人的潮流。

按照新闻上说的,那些有钱人买奢侈品,就像国内一些人,仍然基于经济并不宽裕的原因而以“抢”的方式购买价格打折的生活必需品。还记得2007年lO月10日上午8时,重庆市数百人在一家超市抢购打折食用油,最后引发踩踏事件,导致3人死亡。但这一次,同样是中国人抢购(并且是跨国抢购)的,却是价格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中国人均月收入的奢侈品。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五岳散人

日前,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应邀到广州举办健康讲座,不时引经据典,谈论贪官命短的话题。看到“人越腐败,死得越快”这个论断,未免稍微有些快意:原来贪官的寿数都不算长啊。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在卫生部的健康教育专家口中得到了证实。

我个人更多的是把这条新闻当作一个类似于《三言二拍》的故事来看待。原因无外两条。其一,这些所谓的数据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即使证明了贪腐确实可以短命,可在这些人看上去短命的过程中,给老百姓造成的伤害已经足够多了。其二,我个人从来不相信这种类似于因果报应的说法,能够起到任何阻碍贪腐的作用。在现代医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官员所享受的医疗条件,总是可以保证他们的寿数并不比其他人短多少。这要是能够有威胁的话,我们中国多少年的因果故事早就可以使吏治海晏河清了。

比潜规则更可怕的是什么

关东客

近日网上流传一段视频: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榜当天,一位落榜考生一家三口揭露“录取潜规则”,称来报考前,孩子学校的老师就已经告诉他们,没有30万肯定录取不了。北影目前做出公开回应,指出考试中有很多监督系统,不会有潜规则存在。然而从北影的解释来看,潜规则肯定是有过的,因为过去是“主任教员”说了算。至于现在的监督系统有效与否,外人也不好作出判断。

艺考存在潜规则,这似乎已是人们的共识。可时至今日,我们也没有看到一个人站出来说自己是因为潜规则才被录取的。而这正是我们所担心的。当这一家三口在控诉“录取潜规则”的同时,他们言语之间又何尝不希望被潜规则呢?如果他们真的有足够的钱,如果他们真的被潜规则了,他们还会出来揭露潜规则吗?潜规则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潜规则的态度。

(读者言论,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差钱北影潜规则
画与理
『不差钱』的李白与『穷到家』的杜甫
清代阅卷潜规则
“差钱”也演“励志”剧
郭晓东办主题生日宴 北影96班重聚
潜规则
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