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汽修专业课程结构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009-05-29陈瑞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就业调整

陈瑞燕

[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课程结构存在较大的缺陷,毕业生就业能力偏低。为适应汽车行业的需求,提高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加快调整现有汽修专业课程结构,结合社会需求增加新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调整;汽修专业;课程;就业

年前,作为一名汽车专业教师,本人曾带领两批我们认为素质较好的汽修专业毕业生,分别到两间汽车维修公司面试。其中一间9人面试,要求每人首先对自己的基本情况和专业能力作简单自我介绍,然后再在规定时间内答完一份有五项汽车专业基础知识题目的考试卷。最终只录取了2位同学,7人未能通过面试。公司负责人解释:毕业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综合素质偏低,在今后的工作中难以适应高要求的维修服务工作。

而另一间汽修公司是著名品牌汽车的“4S”店,有8人面试,面试时招聘人员着重询问了各人的汽车专业基础技能、计算机知识、专业英语水平和曾到过哪些企业实习。面试过程中多数同学对自己在电脑和专业英语水平方面都缺乏自信,未能符合招聘要求,最后只录取了1名同学,另外7名同学因技能单一,基础不扎实,电脑知识和专业英语水平太差而不予录取。

以上两个例子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较好”的汽修专业毕业生,却在就业面试上不堪一击。当前职校的课程教学是否脱离了市场的需求?今后我们应如何培养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看重的不是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而是看重他们的专业基础以及综合素质,是否具备日后培训上岗的基础能力。掌握单纯的专业操作技能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当前汽修行业的发展需求。为此,调整汽修专业课程结构刻不容缓。

现有汽修专业课程的缺陷性

1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大多数职校由于自身体制的局限,汽车专业实习场地和设备硬件的不足,往往是专业理论课和实习课分开,没有完全实现一体化教学,一边理论课上由专业理论教师向学生满堂灌,另一边实习课则由汽修实习老师“师傅带徒弟式”的开展简单、传统的技能操作训练,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让学生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2专业知识体系相对较陈旧

目前,普通职校的汽修专业课程结构多以传统汽车的四大结构为主要的授课内容,对现代汽车的电控技术加入相对较少,还以新技术知识的形式作为附加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中,实习操作技能上也只局限于传统汽车的简单拆装与维修,对现代汽车的维护保养操作缺乏规则训练,对检修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更少,学生总体上接受的汽车专业知识体系相对较陈旧。

3对专业课程外的知识内容要求过低

过于偏重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其它技能培养是当前职校汽修专业常见的问题。电脑应用知识、汽车专业英语、职业应聘技巧等在专业教学中占有的课时比例较少,语文、数学、职业道德、社交礼仪等课程教学显得可有可无,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外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要求过低,导致毕业生在就业上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调整汽修专业的课程结构

1对专业课程的结构调整

(1)采用模块化教学

以往汽车专业教学多数是理论与实践课程分步进行,由于学习的内容范围较大,学生是较难接受的。现在部分学校采用专业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效果明显。如将汽车专业学习分成汽车运用与维修基础、汽车机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护与诊断技术、汽车车身维护技术五大模块,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更清晰。

(2)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

目前部分职校汽修专业普遍采用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大多还以传统化油器式汽车的结构原理为例,对现代电控化的汽车技术讲解较少,已明显不太适应当今汽车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教材采用任务或项目教学的形式,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学生的使用,对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专业内容采用课题或任务教学,理实结合,学生更易理解,在专业理论和使用先进检测设备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才可以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对专业外的课程改革

汽修专业在以往教学中,只一味注重汽修专业理论和技能课程的教学,结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成为单一技能的人员,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忽视文化基础课和一些素质教育方面要求的课程教学,本人认为可在原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几门课程。

(1)汽车英语教学

加入WTO,进口汽车不断涌入,汽修人员掌握基本的汽车专业英语已成为必要。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汽车技术资料多数有英语内容,如无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毕业生无法实现国际性的汽车技术共享。

(2)计算机知识教学

现代汽车主要是电控化的,掌握计算机知识,能熟练操作电脑是现代汽修人员必备条件。操作电脑化检测设备,对电控化汽车的检测诊断,都要求汽修人员具备过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3)汽车营销教学

汽修专业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汽车营销知识,可尽快了解汽车产销修的社会动态,拓宽就业渠道,能适应车间维修外的其它汽车业务工作,如前台服务、汽车销售、零配件销售等各方面业务,毕业生在就业上就更具竞争力。

(4)文化基础课教学

多数汽修专业学生认为文化基础课是可上可不上的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从毕业生就业状况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分析事物能力低下等都是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语文、数学、政治、体育等课程教学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还可使他们更具遵纪守法意识和拥有强健体魄。

(5)增加《社会礼仪学》

多数毕业生平时只注重学习技能,有时在面试中出现畏首畏尾、大失仪态的现象,在待人处事,文明社交方面弄得很尴尬,就业的成功率就大打折扣。因此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学很有必要,学会做人,才能适应社会。

(6)企业管理学

毕业生就业进入的工作单位一般是企业,毕业前学习一定的企业管理学知识,特别是了解汽修企业的运作和管理要求,可有助于毕业生就业后更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并参与企业现代化模式的管理,为企业创造收益。

(7)安全教育学

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加强安全教育,使毕业生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而且使他们就业后更快适应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8)职业指导和劳动保护法教学

毕业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指导知识,在就业时能较好地了解自身的能力和个人特点,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正确选择合适的职业;学习一定的劳动保护法,有助于毕业生今后在工作上学会如何遵法,并用法律保护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维修人员。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职校汽修专业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如何尽快培养出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毕业生,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有待于我们去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总而言之,作为培养汽修专业维修人员的窗口,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应充分结合市场,与时俱进,大胆调整汽修专业课程结构,制定符合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培养出有特色、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汽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就业调整
工位大调整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