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出版小姐遇上数字先生……

2009-05-25万丽慧

出版参考 2009年8期
关键词:电子书纸本小姐

万丽慧

在今日的出版舞台上,纸本出版与数字出版展开了拉锯战。历史悠久的纸本出版彷佛是有着贵族血统的仕女。这些专业知识各不相同的出版小姐都对自己的内含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外在的打扮也极其在乎,面对不同的朋友会选择不同的妆扮,但可惜的是出版小姐们天生下来就都不能言语,且不喜欢旅行,因为淑女的行头总是很多,一趟出门行李的重量总是高得惊人,于是旅人们每次出游都只能选择个子比较娇小的同行,但毕竟还是很难太多人一起成行,重量限制了同行的朋友,这对于经常长途旅行的人而言,实在是很难的选择。但是,当数字先生出现在出版的舞台上时,读者开始有了不同的选择。

数字先生确实一下子掳获了不少读者的心,甚至过去从不参加“阅读舞会”的人,看到可亲的数字先生,都开始偶尔会来舞会上晃晃,尝试和数字先生做起朋友来。但很快的,就有人发现,数字先生的内涵其实有限,没有出版小姐们的知识丰富,交往久了,就觉得没啥可以继续谈下去,很多事情最后还是得回过头来和出版小姐们沟通。

这确实是数字先生们目前最大的弱点,为了弥补和改进这个巨大的缺点,不少数字先生们对纸出版小姐们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希望能有共创美好未来的机会。 但是出版小姐们似乎对这些突然冒出的陌生数字先生们都十分惧怕,出版小姐们确实在数字先生身上看到了自己没有的长处,但却又担心自己会受骗上当,不知道和数字先生们一起过日子,是会幸福一辈子?还是终究会遭致始乱终弃的命运?

为了让出版小姐了解自己的真心和能带给出版小姐幸福,数字先生仔细地向出版小姐介绍了自己的几项优点,希望出版小姐能改变对他的观感,并同意与他们携手共同吸引更多的读者,创造美好的出版大未来。

1.当读者需要学习语言,我是实时的口语和翻译老师

语言的学习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如果只靠纸本出版的力量,能做到的是文字上详细的说明,对于语言读和写能力的学习确实能有所帮助,但是终究是听不到声音, 学习语言不能听到声音,不得不说是一大障碍。过去补救的办法就是书后附赠光盘,但是光盘和书籍的关系,是一种对照关系,并不能达到看到就听到的实时效果。现在运用数字技术,数字点读笔的诞生解决了这个问题。透过在印板内置入的暗码,数字光笔只要扫到暗码就可以发出相应于该暗码所录制的正确发音,仿佛请到一个口语老师随时教导,随点随看随听,打造出了一个语言学习的最佳环境。

同样的技术,顺应每个读者不同的要求,其实也已经发展出不同的数字形态产品,如:数字扫描翻译笔,透过对应内键字库的光学扫描技术,就能直接透过扫描将外文翻译成读者认识的语种,这让外文不好的读者,在阅读外文书报时能立即取得实时的翻译,确是相当便捷。另一种技术延伸,则主要是为了课堂或会议的记录而开发的,过去在做记录时,人们最多只能详尽地记下自己当时的理解,却不能记录当时的声音,如果要同时记下文字和声音,就只能另外以其他录音器材辅助,于是当要重新审查这些记录时,记录下的文字和声音的关系,仍然是对照的,而不能同时呈现。但现在的数字科技已经能达到,当你用笔点到当时所记录的文字时,也能同时听到记录文字的当下讲授者所发出的声音 ,学习者仿若重回现场学习,而不再是文字和声音的分裂学习。

2.能让读者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动态图像

过去的纸本出版所展现的内容,不论是文字或是图片、照片都只能以静态的和平面的形态出版,但数字却可以让出版活起来。一本有趣的绘本,变成动画后会更鲜活, 一篇短篇小说,经过改编和加工后也可以变成动画,能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读者。数字科技让著作权有了更多衍生权利出现的可能性。

但与此同时,编辑的能力无疑也受到愈来愈大的挑战,一种近似和电影导演的角色将会取代传统编辑的角色,对图像的敏感将是编辑愈来愈不能回避的问题。目前的数字出版品,确实有不少是改编自纸本出版,但也出现不少原创性的电子出版品。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纸本出版和数字出版究竟应该采取合作抑或是相互竞争的方式,是未来业者值得重视的问题。

3.帮助孩子从互动中学习

众所皆知,儿童的注意力是比较不容易专注的,为了帮助幼儿学习,能同时结合声光图像的表现方式无疑是很容易获得认同的,更重要的是透过预设的程序,儿童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与计算机产生某种程度的互动,让学习不再是一厢情愿,而可以是有来有往,相信这是最能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即使对成年的学习者,互动的功能都能让枯燥的学期过程变得更有趣。

4.按需印刷能节省成本

当纸价愈来愈高,加上部分图书及论文专著市场规模先天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图书的出版根本达不到印刷机开印的经济规模,因此有些书根本不可能被出版,即使勉强出版,出版的成本也非常昂贵,但这种的情况在按需印刷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有了最佳的解决方式,在理想状态下,出版社完全可以先接受订单再决定印量,因此可以达到零库存或少量库存的目标,大大降低了出版的成本与可能滞销的风险。此外,对于过去部分断版书的少量需求,很多出版社往往因为需求量太小都只能舍弃这样的利益,现在有了按需印刷,等于是帮出版社和读者解决了这样的问题,要多少印多少,好书将永远不被淘汰。

另一方面,按需印刷也间接促进了个人出版的繁荣,过去很多人想出版评级论文、个人传记、游记或心情笔记等出版品,常常会因为不符合市场经济规模或大多数读者的需求,无法出版,要不然就是自行负担高额的印刷和制作费用,但现在都可以靠着按需印刷一一实践,不需要太多的花费,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生命历史的作者。

5.让信息零距离,知识零重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人必须离开家乡工作,此时很多外出工作的人们往往希望能阅读到家乡的报纸或杂志,时时了解家乡的一切,在过去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实体报刊的邮寄往往旷日费时,信息的延迟现象势必发生,不然就须付出较高的代价靠航空邮寄,但有了电子书和电子杂志,这样的情况就消失了,读者只要在网上订阅电子报或杂志,随时打开计算机就能同步看到最新的数据。这正是很多电子出版品的定价和实体纸本相同定价的主因。

除了信息传递方便的特色,电子书的零重量,无疑是旅人和商务人士的最爱,走到哪读到哪,要带几本就带几本,这真是太方便了。目前在电子书的出版领域上,许多传统的出版社多半是以异业结盟的方式再尝试进入这个领域,合作的方式有各种形态,有的技术商需要收取制作电子书的费用,之后因销售而产生的利润再和出版社以约定比例的方式拆账,有的则完全不需出版社负担电子书的制作费用,毕竟目前新出版的书籍,都能保留PDF的格式,转换成电子书并不费力,除非是早年未保留电子文件,或是制作格式无法兼容,需要重新打字制作的书才会有新的成本产生。

目前电子书的发展除了B2B的合作模式,也延伸到B2C的合作模式,与随选印刷结合,个人可以在出版个人纸本书的同时也同时出版电子书,合作方式有的是只收取纸本书的费用,有的还另外收取电子书转换费用。电子书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是针对教材,技术厂商可以把老师原本的平面纸本教材,转换成有声有影的影视听教材,当然这样的制作的收费就会比较高些。

出版小姐们虽然对于陌生的数字先生都感到有些不信任,但却各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同意与数字先生尝试交往看看,认为也许真能与数字先生共创美好出版大未来,有的则采取断然拒绝的姿态,更多的则是一旁观望,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后再做出决定。

面对出版小姐们的犹豫不决,想要快速增进自己内涵的数字先生确实有些着急,有的对出版小姐采取更密集的沟通,希望再增进了解后,能取得出版小姐同意交往的承诺,有的则熬不过漫长的等待,决定自己购买或是生产知识。

究竟出版小姐和数字先生的未来要如何走下去?这可能是本世纪的读者最关注的结局。让我们预测一下可能的结局:出版小姐仍是高高在上,看不起数字先生;数字先生另辟生路,不再追求出版小姐;数字先生和出版小姐取长补短从此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对于以上的几种选择,笔者总是相信数字先生和出版小姐最终一定能共创美好未来,而不会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结果。

确实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历史上纸本出版是传播知识的唯一方式,但数字科技的出现让知识传递的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出版的出现让读者得以完全按自己不同时间的阅读需求,选择最适当的载体进行阅读,而不再是被载体所限制。 旅行时只要带个轻便的阅读器就可走到哪读到哪;突然想查个信息,手机就能上网实时帮你获取信息;开车时按下播放器,就有人念书给你听;晚上想躺在床上看小说,质感极佳的纸本印刷书又成了最爱;学习语言可以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儿童学习的教材可以是有声有影。透过数字技术对知识内容的加值和方便的传递特性,未来的阅读将是更多人可以享受的乐趣,笔者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展开阅读、爱上阅读。

载体原本是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人们没有必要非纸本不阅读,却也没有必要非电子书不阅读。怎样读来明白,怎样读来愉快,就怎样读,这才是数字科技带给人类阅读行为最大的福音。但最终必须要提的是,让阅读行动得以持续不坠的秘密,永远是原创智能活水的不断注入,而非载体的百变或对相同知识内容的花俏加值所能单独成就。

猜你喜欢

电子书纸本小姐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兰华生作品
缺牙小姐
“等一下”小姐
铮铮铁骨(纸本水墨)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
PDF格式电子书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