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王兆成:全力构建环渤海地区骨干出版传媒集团

2009-05-25

出版参考 2009年8期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文心山东

文 心

山东处于黄河下游、泰山脚下、渤海之滨;山东是孔子、孟子、孙子、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家乡;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文化大省。山东有着丰富的出版资源,山东出版人有着丰富的出版智慧。借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在山东举办之际,了解一下山东出版产业的发展状况,认识一下热情、豪爽、好客的山东出版人的创意,这对整个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不无裨益。为此,笔者拜访了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兆成。

一、制定发展战略首先要把问题搞清楚

文心:据有关媒体报道,2008年,山东出版集团出版发行主营业务收入净额67.32亿元,较上年增长2.06%;实现利税3.97亿元,较上年增长11.58%。截至2008年末,集团总资产达84.34亿元, 较上年增长3.13%;所有者权益36.56亿元,较上年增长6.34%。目前山东出版集团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前列。由此可见山东出版集团在中国出版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书博会期间各路出版英豪会聚集济南,各出版单位在圆满完成书博会的任务的同时,也希望能学习到山东出版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因此希望您能介绍一下山东出版集团的一些有创意的做法和经验。

王兆成:山东出版集团虽然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兄弟出版集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也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不断借鉴兄弟出版集团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摸索着往前走的。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介绍,但要谈问题和不足倒是有一些。我想一个出版集团要想获得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没有明确的科学的发展战略就不可能把改革发展的路子走好走正,而制定发展战略首先应把问题搞清楚。

文心:那么您觉得山东出版集团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王兆成:从山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1月成立算起,山东当代出版已具有将近60年历史,历史越长久,有经验,有财富,有人才积累,也有问题的积淀,这是相辅相成的。

山东出版集团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没有从整体上突破地域局限,像《老照片》那样在全国产生影响,影响一个时代的作品不是很多。二、图书产品结构有不合理的地方,图书品种在不断增加,但单品种印数有下降趋势。产品结构方面教育读物与大众读物的比例严重失调,大众图书中畅销书与一般图书的比例也严重失调,畅销书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书偏少,很大一部分书销量不是很大。三、出版产业的赢利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靠出版图书赢利,以图书出版为核心的产业赢利链条还不完善,在出版产业中依赖高新技术赢利的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图书产品中教育类图书赢利较高,一般图书赢利较少,出版单位的生存主要依靠教育读物、政府产品及公益产品来保障。四、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图书也不成比例,进来的多,走出去的少。走出去的大部分是中医中药、饮食保健等,属于传统文化但不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五、人才方面的储备相当的不足,市场要求的人才与我们目前人才队伍的现状还不成正比,出版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数字出版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这些复合型的人才储备还很不适应。

文心:您说的问题,也是中国出版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各个省的出版业都存在这些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针对这些问题山东出版集团制定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王兆成:针对山东出版集团面临的问题,我们实施了五大战略:一是精品双效战略。为了突破地域局限,突出重点,扩大鲁版图书在全国的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集团确定了齐鲁文化品牌、影视同期书品牌、“农家书屋”品牌、医学经典和养生保健书品牌、少儿原创文学品牌、老照片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品牌等七大图书品牌,这些品牌图书正在全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二是产业拉动战略。为改变赢利结构单一的问题,集团在出版产业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实现了同一出版物的纸介质、电子网络、动漫影视、数字多媒体的立体互动效应。三是科技兴业战略。为了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出版工作效率,集团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了传统书刊出版印制方式,实现了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制以及发行等环节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提高了出版速度和质量。四是“走出去”战略。为了缩小版权逆差,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集团从单纯的版权引进向产品输出、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领域转变,提高了对外合作的层次与水平。五是人才战略。为了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聪明才智,减少人才流失,集团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领军人才、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突出抓了出版编辑、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支撑集团快速发展的人才群。

二、打造强有力的市场主体,是加速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

文心:您上面讲的问题都是出版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五大战略的实施,已经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如果我们跳出出版圈,从比较的视角看,您觉得山东出版产业的发展同山东经济的发展是否有不相称的地方?

王兆成:应该说山东的出版产业与山东的经济发展不是十分匹配的。山东的经济总量可以说是全国第二,但具体看,第三产业包括出版业与全国先进的省相比有一定差距。

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第三产业正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我国政府也在加大第三产业包括出版产业发展的力度。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八大工程,加速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若想成为文化强省还需付出艰巨努力。

文心:您认为山东出版产业与山东经济发展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兆成: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山东菏泽地区的经济不是那么发达,却被称为戏曲之乡和书画之乡,而有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文化上却缺乏亮点。

文心: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确实具有不平衡性,在我国先秦时代,诸侯割据,战乱不止,经济形势很难说有多么好,但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但这是否是说,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就一定不匹配?

王兆成:当然不是。山东出版产业与山东经济发展不十分匹配,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要想缩短这个距离,很重要的是加快改革,进一步完善出版产业政策,重塑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

文心:如果出版集团不尽快转制、转变为市场主体的话,是否会失去一些发展机遇?

王兆成:这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要有市场主体,没有市场主体就谈不上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特征是竞争,竞争的主体是企业、企业集团,过去的事业单位是政府办的机构,没有投资的自主权。企业集团是市场主体,看准了就可以投资。

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出版单位虽然可以建立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也不可能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机制,不便进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作为事业单位的出版集团在融资、投资、并购、决策等方面都会受到体制的制约,其市场灵敏度肯定没有企业集团高。山东出版集团过去受体制制约,可能在有意无意间失去了一些发展的机会,而有些机遇失去了就不会再来。

文心:具体地说,山东出版集团转变为市场主体的思路是什么?

王兆成:为了建立灵活的新型市场主体,我们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结合集团实际,确立了“一个目标、四步走”的总体发展思路。

所谓“一个目标”,是指2011年之前,集团控股的股份公司上市;2013年,集团年销售总收入和资产总额突破“双百亿”,建成环渤海地区出版产业带骨干企业和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出版产业集团。

所谓“四步走”是指转企、股改、上市和重组,四步连环,梯次推进。第一步,转企改制。将集团内的14个事业单位,整建制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明晰产权关系,构建新型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第二步,股份制改造。将集团内出版、发行和物资供应的优质资产予以整合,吸引社会资本参股,组建齐鲁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暂定名),作为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绝对控股的子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第三步,上市融资。做好齐鲁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整体上市的准备工作,争取尽早择机上市。上市融资后,采取增资扩股等方式,逐步吸纳、整合集团内其他有关资产。第四步,战略重组。以资产并购、业务链接等方式,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联合,推进集团规模、综合实力快速增长,建成环渤海地区出版产业带的骨干企业集团。

三、股份制合作,构建环渤海地区骨干出版传媒集团

文心:山东出版集团提出构建环渤海地区出版产业带的骨干企业集团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构想。您认为打造环渤海区的区域性出版集团是否可能?

王兆成: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山东、辽宁、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这几个省市各有优势,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辽宁改革发展比较快,河北离北京比较近,山西和内蒙也各有优势,山东是经济文化大省,人口比较多。各个省市的出版集团应该有所联合。

为了建构环渤海地区的大型出版产业集团,我们仔细研究了环渤海出版产业带中山东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该如何与其他出版集团联合。环渤海出版产业带地域上接近,文化上相似,合作的机会也就特别多。北京的中国出版集团、部委出版社、各兄弟省市的出版集团都有许多优势的出版资源,合作的领域非常宽阔,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环渤海地区的出版集团应该重点依托北京、天津这些知识密集区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

文心:构建区域性出版集团是所有地方出版集团发展的重要方向,您在整合资源、打造环渤海地区的大型出版产业集团方面有何具体设想及措施。

王兆成:我们的具体设想是以股份制的形式同兄弟出版集团进行优势资源互补。别人有什么优势项目,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另搞一个,搞成股份制资源共享就行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石家庄离济南只有三小时的车程,比到烟台、青岛还要近许多,石家庄有个光盘生产线,我们就不用再上光盘生产线了,人家的生产线比较先进,我们到那加工就行了,或者我们可以和光盘生产厂家搞成股份制。又比如中国出版集团建构了一个大的数字出版平台,我们就没有必要再搞一个,把我们的资源加入进去,通过资本注入就资源共享了。

反过来,我们也要拿出最优势的资源与别人分享,也就是把我们最有特色的项目拿出来与兄弟出版集团进行股份制合作。比如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在山东有一个长期累积的、非常完备的发行网络,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非常欢迎兄弟出版集团入股进行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又比如我们在德州有一个大的物流中心,完全可以辐射到河北和天津,兄弟集团也可利用这一资源。

文心:您为什么要倡导各个集团之间进行优势互补、股份制合作呢?

王兆成:在市场经济时代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那一套,那种计划经济时期的旧的思维模式必须改掉。在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路子,大家不用争谁为主谁为副,要以资产说话,以资本说话,最终必然是双赢的。

一个集团搞成一个小社会,搞成小而全,也不现实,不节俭,也不是集约化,搞一些优势互补的东西,还可能是发展方向。

环渤海地区需要资源整合,战略重组,要以各自的优势向其他省延伸,同时也敞开胸怀接纳其他出版集团的优势项目。

我们已经和兄弟省市的出版集团有所联系,在战略合作方面有所考虑。如果没有这种战略合作乃至战略重组,要想在全国形成几个大的双百亿集团是很难的。

四、山东民营工作室的强大,激发出了我们竞争的活力

文心:山东的民营书业发展非常迅猛,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民营书业的山东现象”。面对蹲在山东出版集团鼻子下面的世纪天鸿、金星国际、世纪金榜等一头头雄狮,您有没有感到威胁?

王兆成:山东的民营书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尤其是近10年发展更为迅速。如果全国有十强的话,山东能占五;如果全国有五的话,山东能占三。

民营书业的发展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对我们来说肯定会有威胁,但这是一件好事,能够加速我们的体制转换、机制创新。民营工作室的存在与发展激发出了我们竞争的活力,否则的话我们还可能躺在过去的温床上。有几个竞争主体在一起,可以逼迫大家创新,逼迫大家改变过去的商业模式与赢利模式。

文心:民营工作室策划的图书占据了很大一块市场,是否限制、制约了出版社的发展,是否对出版社形成冲击。

王兆成:能否占有市场关键要看质量与服务,顾客买东西主要看质量和服务,并不管你是民营还是国有。出版市场这块蛋糕表面上看是一定的,你切一块就会少一块。但实际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看你的质量和服务,关键看你怎么去开发。

出版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双方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并不是说民营工作室一发展就把我们挤没了,也不是说我们一发展就把他们挤没了。而且,文化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要抓住一些新的产品。

山东的民营书业号称做了十个亿的盘子,我们的教辅市场也有所开拓,当然都是面向全国市场。如果没有好的质量,好的服务,好的竞争模式,我们也可能被其竞争掉了。所以要创新,要改革,不改革和创新,生存都难以保障,更谈不上做强做大。

文心:过去一段时期民营工作室曾被有些人认为是买卖书号、盗版盗印、劣质教辅、不法经营的代名词。现在民营工作室的地位得到基本肯定,被认为是新兴生产力的代表,而且正在为其探讨合法的出版通道。您对民营工作室有何看法?

王兆成:对民营工作室也要辩证地看,虽然个别工作室有一些不讲规则的东西,但不能以偏概全。有不少民营工作室策划出版了不少好书。有些好的图书工作室内部机制的灵活性比国有的强,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少,管理理念比较新,值得我们学习。民营工作室这么些年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就应该去研究他,取长补短,而不应该是简单地否定或者排斥。

民营工作室是随着出版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适应市场的需求产生的,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应采取引导与合作的态度和方式。

文心:具体地说,山东出版集团将采取什么策略应对民营工作室的挑战。

王兆成:市场经济就是要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竞争。山东出版集团和山东的民营工作室面对同一个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将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同时也应该探索一种加强合作的路子,共同把文化产业做好,这可能是一个方向。

猜你喜欢

环渤海地区文心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环渤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与治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冬天来啦
文心杂记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