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贸企业“打头风”

2009-05-22何世红

经理人 2009年4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实力汇率

何世红

2月份中国出口649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了25.7%。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需求萎缩,让中国外贸企业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然而,“屋漏又遭连夜雨,漏船偏遇打头风”,3月16日,一条“2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环比升值6.78%”的消息,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汇率走强成趋势

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60%,外贸企业更应该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然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并扩大话语权,是需要以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甚至坚挺来保障的。近几个月,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迈得很快,中国先后与韩国、香港地区、马来西亚、白俄罗斯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同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将在近期启动。

外贸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也不排除政府会使用权宜之计,令人民币微幅贬值来促进出口的可能。但人民币贬值是个国际敏感话题,而且,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也是个恶性循环,到最后可能好处没捞到,反背了恶名。这些,都注定了在一定时期内人民币汇率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提升实力是关键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全球经济萎缩,消费者削减支出,这些都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沉重打击。但危中有机,金融危机也是中国及中国企业提升实力的绝好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政策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企业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是问题的核心。外部需求的减少导致国际贸易这块大蛋糕本身的缩减,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保住原有份额甚至抢占更多的份额,都是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体现。产品又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提升产品竞争力方面,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中国产品共同存在的问题就是没多少大品牌,这使得中国出口吃了很多亏。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萌发了品牌意识,但远远不够。产品设计得好不好?质量如何?消费者满不满意?会卖得怎么样?通过什么渠道销售?产品要如何改进?这一系列的问题,企业都需要问自己。

有人说,我们可以通过买下知名品牌来提升竞争力,我觉得收购只能作为发展自主品牌的补充,毕竟一个品牌是融进企业骨血的,是十分个性化的东西,需要长时间的锻造。且收购品牌对企业也有相应的要求,企业自身要有实力以及消化外来品牌的能力,这一点说易行难。也有些外贸企业打算出口转内销。这样做当然可以,但国内市场同样讲求竞争力。归根到底,我们的企业还是得通过自身努力来提升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危机中崛起。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实力汇率
软实力致胜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