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湾富国也缩水

2009-05-22黄培昭

世界知识 2009年7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海湾迪拜

黄培昭

阿拉伯尤其是海湾国家的金融系统、股市、房地产业等蒙受的损失不可低估。

房地产降温

“在迪拜,过去两年到处都是让人仰视的大型起重机,迪拜如同一个大工地。现在,起重机的数量少了,也少了隆隆的作业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冬天并不寒冷,但建筑业却袭来阵阵凉意”。新年伊始,阿联酋的一家网站这样描绘曾经是蒸蒸日上的迪拜建筑业。

阿拉伯媒体认为,迪拜的景象,是阿联酋全国甚至是整个海湾国家的一个缩影,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必然结果。据2月5日更新的“阿拉伯市场网”消息,迪拜房地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宣布,在过去的两个月,迪拜的房地产公司数量骤降了40%,这样的情况在其他海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该网站还报道说,海湾各国下马或被迫暂时延期的项目总额高达1500亿美元。

另据在伦敦出版的《中东报》报道,迪拜的“椰枣林房地产公司”去年12月初发布官方声明,宣布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公司将裁减15%的员工,人数达到500人。他们还将适当压缩基建规模和开支,暂行放缓一些在建项目的建设速度等。

“椰枣林房地产公司”隶属于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之迪拜酋长国地方政府,不但在迪拜,而且在整个阿联酋都被认为是业内的龙头集团。曾轰动一时的棕榈树形状的“人工岛”工程以及由300座人工岛组成的“世界岛”等超大型工程,就是由“椰枣林房地产公司”负责承建。仅仅在决定裁员的一个月前,该公司还宣布要建造超过1000米的世界最高大楼。

一直以来,阿联酋,尤其是它的港口城市迪拜的房地产业十分红火。自2002年阿联酋政府允许外国资本投资部分房地产市场以后,国内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了6倍,创造了不少“世界第一”的建筑奇迹,就在去年上半年,迪拜的房价还在节节攀升。然而,伴随着金融海啸的蔓延和深入,同时也受到投机过度、盲目建设以及供过于求等因素的影响,阿联酋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下滑势头。

据汇丰银行近期公布的报告,去年10月间,迪拜和阿布扎比的房地产均价分别下降了4%和5%,高级住宅的价格下降了19%。报告预测,由于迪拜的房地产业出现资金调度困难,这一下降的趋势仍将继续。

房地产是海湾国家经济产业链中的举足轻重的一环,是其赖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支柱之一,不但关乎买卖双方和贷款机构的切身利益,也与政府的利益息息相关,因为通过一些大开发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才是最大的参与者,也是重要的受益者,像埃玛尔公司就直接隶属于迪拜政府。而随着对其外债迅速膨胀的担忧加剧,房地产行业的萎缩可能会给迪拜的财政带来压力,经济放缓也是可以预料的事。

股市缩水金融趋紧

可以说,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节点,阿拉伯尤其是海湾国家的金融系统、股市、房地产业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蒙受的损失不可低估。

在人们的观念中,海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资金充足,股市一派红火。的确,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沙特、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的GDP总值加起来超过7500亿美元。经济实力不菲,股市、金融等形势近年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同时,海湾国家还有雄厚的主权财富基金,2007年其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达到3.3万亿美元,其中阿联酋拥有约8750亿美元,位居第一,占总量的27%,沙特和科威特分别约占10%和8%。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眼下共拥有51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远高于欧元区国家2130亿美元的总额。

尤其是迪拜,堪称阿拉伯世界的“金融之都”。记者多次去那里,每一次都恍然觉得那里根本不是中东国家,不是伊斯兰国家,而是到了西方某个国际大都市。早在2002年5月,迪拜就由政府启动了建立世界金融中心的计划。2004年9月,迪拜世界金融中心开始试运营。2006年7月,阿联酋总统扎耶德颁布总统令,正式批准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正式开业,至此,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完成了所有的法律程序。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总投资超过25亿美元,它沿用英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来规范金融中心的运作,迄今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400多家公司。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摩根士坦利、美林等一批在此营业,并设立了分支机构,成为加盟迪拜金融中心的主力外资。2007年,中国香港第一东方投资公司旗下的一家投资银行也加盟其中,成为在迪拜和中东地区的第一家中国投资银行。

迪拜金融中心下属的“金融交易所”目前有大约20家银行上市。金融交易中心的政策很灵活,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性政策,如用美元交易,对外国所有权实施“零限制”,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等。

然而,金融危机一来,迪拜和其他阿拉伯都市一样,未能幸免。据迪拜市政府官员去年年底透露,迪拜的外债规模已高达800亿美元,相当于每人背负4万美元的债务,这是市政当局首次承认存在如此高的外债。去年10月,科威特的最大海湾银行损失7.5亿美元,被迫摘牌停止营业,科威特央行为了救助它,中止了该银行股票的交易,以保护储户的利益。沙特也宣布向沙特信贷银行注资27亿美元,以帮助市民获得贷款支付生活开支。另据《沙特公报》报道,海湾国家的七大主权财富基金损失了15%,总额高达1900亿美元,几乎抵消了当年石油收入的增长。

与此同时,股市也受到很大的冲击。根据“阿拉伯货币基金会”公布的资料,仅仅在金融危机到来后的四个月内,阿拉伯15个国家的股市就蒸发了近6000亿美元。

失业加剧

2月3日更新的“阿拉伯市场网”报道说,预计2009年内,海湾国家将有12万人失业,现在仅仅在迪拜,每天就平均有1500人丢掉饭碗。

阿拉伯国家的就业形势本来就很严峻,失业率居高不下,眼下的金融危机更是推波助澜。世界银行去年的报告认为,未来十年阿拉伯国家的失业人数将达到1.2亿人。如今,情况比想像还要严峻。阿拉伯一人力资源专家说,目前阿拉伯国家的年失业率以3%的速度递升,是全球最高的,如阿曼为17%,卡塔尔达到了12%。同时,在多数阿拉伯国家,大学生的失业率很高,原因是受过教育的人才与人力市场需求的不协调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同时政府也没有对失业问题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东地区负责人最近指出,现在中东各国的平均失业率达到15%,在15岁至25岁的青年中失业率更是高达40%。

各国出招积极应对

金融危机刚爆发时,沙特的《经济报》曾评论说,由于阿拉伯经济的外向度不高,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大,即使石油价格下降到每桶低于40美元,海湾国家也不会面临金融困境,因为过去五年巨额财政盈余确保了资金运转。但现在,这样的话《经济报》再也不敢说了。

阿拉伯国家都降低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在制定预算时有意把石油价格也定得很低。海湾国家通常以平均40美元/桶左右的石油价格编制本国的财政预算,这样可尽量留有余地。如今年新年伊始,阿曼苏丹卡布斯(即国王)批准了内阁制定的2009年财政预算,新年预算是以每桶石油45美元的价格制定的。预计,阿曼全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至少20亿美元。去年年底,沙特制定了2009年度的财政预算,设定赤字174亿美元,这是自2004年以来沙特首度出现赤字。

同时,有关国家也都制订宏远的经济政策,并考虑动用外汇储备来抵御金融风险,遏制收入不断下滑的颓势。

1月19日,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在科威特举行经济峰会,讨论了严峻的阿拉伯经济形势,认为“金融危机导致流入中东和北美的资金严重减少,可能将对这些地区造成持久影响”。为此,一些阿拉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设法为信贷市场解冻,进而刺激企业借贷并使投资人重拾信心。

如沙特决定在未来五年内斥4000亿美元的巨资发展石油业,阿拉伯媒体认为这是沙特政府变相救市的一个步骤,值得肯定。对此,去年11月参加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解释说,沙特出台这一举措的目的,就是要抵消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表明沙特在和其他国家一道,联手使全球经济得以恢复和增长,进而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海湾迪拜
半封闭的海湾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人鱼海湾
一次难忘的迪拜之旅
享受惊艳奢华梦——“随尚赫游世界”迪拜站
我在迪拜教书法
三生 荣耀迪拜行
初识海湾女神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