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快乐累积成幸福的技巧

2009-05-21

人力资源 2009年5期
关键词:物质利益最大化力量

余 政

快乐是点,幸福是线;快乐是树木,幸福是森林:快乐是音符,幸福是乐章;快乐是情人,幸福是亲人:快乐是分子,幸福是分母;快乐来得早走得快,幸福来得晚走得慢。快乐是幸福的元素,幸福是快乐的累积。人,不但要快乐,而且要幸福。

快乐和幸福存在于理想、责任、能力、财富之中。个快乐而且幸福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负责人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物质、精神都富有的人。企业员工,怎样才能最大化地将快乐累积成幸福呢?

首先,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社会目标统一起来。使个人追求的目标实现最大化。

一个企业若要顺利发展,必须使自己的目标与社会的目标一致起来:一个员工要顺利成长,必须使自己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起来。否则,企业容易被社会抛弃,个人容易被企业抛弃。企业不可能简单地把社会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个人也不可能简单地把企业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个人、企业、社会应该通过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当作企业的目标,把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当作个人的目标。只有这样,当众多个人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同时既实现了企业目标,也实现了社会目标。反过来,当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企业目标就自然实现了:当企业目标实现的时候,个人目标也就自然实现了。

其次。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将个人责任与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使个人所负的责任实现最大化。

这要区分个人、企业、社会三者各自的责任,不能要求企业承担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也不能由个人承担本应由企业承担的责任。计划经济时代的问题是企业“办社会”,让企业来承担社会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或个人承担与其行使的权力、享受的利益相对称的责任,从而把责任与权力、利益统一起来。企业与个人承担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还包括:个人的所作所为要对企业与社会负责,企业的所作所为要对员工与社会负责。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员工之间的治理结构,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建立起个人、企业、社会三者相统一的责任体系。

其三,要努力做一个有能力的人。将个人的能力与企业力量、社会力量统一起来,使个人的能力实现最大化。

个人的力量是指体力与脑力,企业与社会的力量是指人力、物力、财力。一个人、一个企业能够支配的人力资源越多,能够整合的物质资源越多,他的能力就越大。黑格尔说:伟人就在于其间接活动。越是能力强的人越是善于借用他力、运用合力。个人的力量与企业力量、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是通过一定组织实现的。这种组织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正式的组织有政党、政府、企业、军队、学校、社团等,非正式的组织有同乡会、同学会、同僚协会、战友会等等。个人、企业、社会三种力量的结合就是通过这些组织实现的。

最后。做一个富有的人,将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使个人的物质精神财富实现最大化。

价值与富有不等价,但有必然联系。社会价值来源于全社会所有人员或大部分人员的认可,企业价值来源于社会的认可,个人价值来源于企业的认可。一个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这个企业在社会中垄断或独占性的程度;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这个人在企业中所具有的素质、能力、作用的独特、独有的程度。如果个人价值提高了,那么,这样的社会是富强的社会,这样的企业是富裕的企业,这样的个人是富有的个人,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一个富有的人包括物质与精神的富有。个人、企业、社会之间正是通过物质与精神这两个纽带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实际上,个人、企业、社会三者之间存在一种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交换。个人给予企业、社会物质利益,可以获得精神利益;企业给予个人、企业物质利益,可以获得精神利益:社会给予个人、企业物质利益,可以获得精神利益。反之亦然。

一个人的目标最大化了,责任最大化了,能力最大化了,物质与精神财富最大化了,快乐以及累积成的幸福也就最大化了。

本文编辑曹永刚

猜你喜欢

物质利益最大化力量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马克思物质利益理论研究综述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