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差距为动力 又好又快推进哈尔滨市农机化发展

2009-05-11王贵良

学理论·上 2009年2期
关键词:农机化差距机械化

王贵良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我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区县农村和农机企业、农机研发部门,紧紧围绕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这一学习主题,同区县和乡村干部、农民们及农机化的专家们进行了认认真真地研究和探讨,使我们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上又有了一次新解放和新飞跃。

当前哈尔滨市农机工作的现状

我市农机工作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区县(市)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机人的共同努力,近两年与过去比,取得了“七超历史”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资金投入超历史。农机总投入资金13亿元,其中国家和省投入15417万元,市本级投人960万元,区、县(市)配套60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0%、9倍、11.5倍和43倍。

二是农机装备速度超历史。装备拖拉机91484台,同比增长52.8%,其中装备大马力拖拉机1871台,是过去20多年发展总数的一半。农机总动力达到580万千瓦,同比增长51.4%。

三是以打破犁底层为目标的秋季深松整地超历史。以深松30公分以上为标准,2007、2008两年市县共拿出补贴资金9140万元,大机深松整地1600多万亩,实现了联产承包后的一次新跨越。

四是农机作业组织发展超历史。新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91家,是过去几年发展总和的一倍。新发展农机大户5698个,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135万亩,转移劳动力120多万人,就业转移增收100多亿元。

五是农机化作业水平超历史。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7%,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六是地方农机装备企业生产超历史。生产各种拖拉机、插秧机和收获机2.15万台,生产新型农机具4500台,实现产值10亿元,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

七是其他农机工作均超历史。新机具研发、创建“平安农机”、农机市场整顿等成效明显,监理收费年达1500万元以上,《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已经省人大审议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机关文化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综合考核指标中(农机总投入、百公顷农机总动力、农机化生产水平、农机技术状态)四项指标的占位,分别由2004年的第14位、8位、4位、4位,上升为3个第3位、1个第6位。宇新书记在2008年2月的批示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我市农机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效令人振奋。”2008年在市委组织的对标定位经验交流会上,我单位还以《以振兴农机为主题,开展“对标定位、争先创优”活动,努力实现农机部门新作为》为题,介绍了经验与做法。哈尔滨日报、黑龙江农村报还整版介绍了我市农机工作。

在学习调研中找准差距

在学习调研中,我们围绕又好又快发展我市农机化这个主题,对照先进找差距。我们的工作差距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总认为这几年农机局变化大,农机投入资金多,例如打破犁底层等工作开了全国之先河。满足于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过去比,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想新的、干大的、求好的意识不浓,传统的、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有时还在作用于思想和工作中,因而发展的、开放的、活跃的科学发展思路与模式还没有形成。

二是发展速度上的差距。总认为这两年我市农机工作发展速度快,无论国家和省市资金乃至农机装备和农机化作业都十几倍或几十倍的增长,自我陶醉,追赶国际和国内一流水平态势小,忧患意识不强,从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占位上看,虽然这几年前跃的位次很快,但四项综合指标考核中,我们还没有一个占居第一的位次,虽然有三项指标跨跃到了第三的位次,但是如果再跃两位冲刺到第一的位次上,靠现有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只能是想想而已。例如秋整地,2007年我市拿了1500万元给农民补贴,2008年增加到2000万元,而长春市到我市学习考察后,2008年一次拿出5000万元补贴农民。像长春这样在短期内腾飞的典型出现后,我们没有及时研究如何去追赶它,而是坐观等待,缺少赶先进、超先进的意识、信心和行动。

三是农机装备上的差距。我市农机装备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以极超常速度发展,特别是大马力拖拉机的装备是过去20多年发展总和的60-70%,但是全市2500万亩耕地,按照三年深松一遍规划,还差近三分之二,特别是现有大型车按1:3配备农具,我们还不到1:1,形成了有机无尾的状况,造成了田间作业水平低的局面,我市购机补贴从2007年开始由每年的300万增至3000万元,且纳入了财政预算,年年予以安排,此资金增长速度在哈尔滨农口是绝无仅有,但是这些补贴到农村中是杯水车薪,每年都有十分之七、八的农民想买机具而享受不到补贴,照此装备速度,全市还须装备六至七年才能满足田间和农民的需要,就是说,哈尔滨的农业现代化至少要推迟六、七年,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这座城市的城乡统筹发展。

四是农业机械收获水平上的差距。近几年我市农业机械收获水平虽然每年都以5-6个百分点提高,但是全市农业机械收获仍然是个薄弱环节,仅拿2008年为例,全市水稻机械收获程度为40%,大豆机械收获程度为35%,玉米机械收获程度为7.6%。实践验证,大豆机械收获是人工的10倍,水稻机械收获是人工收获的50倍,玉米机械收获是人工的70倍。我市年耕种近600万亩水稻,1000万亩玉米,如果全部实现机械收获,将会有50%的稻农和70%种植玉米的农民从田间转移出来,从事其它产业创业增收。

五是科技水平上的差距。虽然我们组织农机研究所、东金沃尔集团和区县农机推广站搭起了农机研发、生产与推广三位一体的平台。但是仍然存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慢、科技推广速度慢、科技创新步伐慢的问题,尽管这两年以百倍的努力强化农机培训,但是驾驶员技能水平仍然不高,对新机具性能掌握不到位,普遍存在着操作水平低,标准质量差等问题,可以这样说,只有哈尔滨市农机驾驶员操作技术普遍提高,哈尔滨农机化才会真正又好又快发展。

六是典型模式化推进上的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前提必须是首先实现土地规模化。呼兰大用农机作业合作社和木兰与上海奉贤合作的水稻农机作业合作社,每个典型大都规模经营耕地4-5万亩,这种以机械化为载体,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产业化推进的典型,我们推广的速度慢、规模小、牵动力不强,如果我们

推广并发展100户这样的典型,全市就可流转土地500多万亩,占全市现有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如果这样的话,将会有五分之一的土地在全市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七是工作水平上的差距。我们在工作中仅仅立足于种植业机械化,林果业、牧业、水产业和庭院及新农村建设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我市农机化应从田间机械化向非田间机械化延伸、种植业机械化向林、牧、渔各业拓展,才会带来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八是资金投入上的差距。我市目前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已达到77%,要到95%,尚差18个百分点。据测算,我市农机化综合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需要投入资金1.768亿元,18个百分点总需资金31.8亿元。按现有30%补贴,需政府补贴10.6亿元,现在每年政府购机补贴资金3000万元,照此速度,需30多年才能提高到位。

又好又快推进哈尔滨市农机化的对策

差距是压力,也是动力。认识这些差距,并迅速使之缩小,使哈尔滨农机化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地发展,是检验农机部门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好差的唯一标准。为此,我们必须面对这些差距,研究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实现新飞跃。

(一)坚持用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工作。继续坚持“跳出农机抓农机”、“有所为有所不为”、“用科技化牵动农业机械化”、“以扶持东金沃尔为牵动,实现农机部门工作联动”的农机工作指导思想。把农机事业是否快速度、大规模、跨越式发展;农机工作是否在全国和全省领先、当排头、进一流;农机部门是否有为、有位并充满生机与活力;农机战线是否在事业兴、部门兴、队伍兴中实现农机人的振兴作为农机工作科学发展的尺子,科学发展上水平,农机事业快发展,农民们多得实惠。

(二)突出重点,特色推进。推进我市农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今后要突出“六项重点”,做到“五不抓”、“六倾斜”。“六项重点”是抓种植业机械化,确保粮食绝对安全;抓牧业产业机械化,促进主辅换位;抓农业现代园区机械化,促进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抓绿色、特色产品机械化,促进绿色、特色食品开发;抓设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新农村建设;抓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促进加工增值和劳动力转移增收。“五不抓”是:战略性、方向性不强的不抓;示范和牵动作用不大的不抓;科技含量不高的不抓;形成不了产业优势的不抓;不能致富农民、促进财政增收的双赢项目不抓。“六倾斜”是:向郊区和都市圈区县倾斜;向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现代园区倾斜;向农业开发18个重点产业链倾斜;向农机重点研发项目和本地农机装备工业倾斜;向新农村建设试点乡村倾斜;向水田全程机械化、大马力农机具、玉米收获机械补贴和打破犁底层倾斜。

(三)创新工作,不断提高部门服务水平,重点抓好“创新”。一是创新项目牵动机制。坚持按项目牵动,按项目推进,按项目问责,按项目评说优劣的新的工作机制。二是创新资金运行和管理机制。把由政府包打、全额投入,变为补贴投人,政府吸引,农民配套,形成了“扶持为辅,自筹为主”的配套投入机制,既满足大多数农民的企盼,又让购机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三是创新行政资源整合机制。坚持打破条块分割界限,主动协调工作,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实现了与省市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提高了部门服务质量和效率。四是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在特色工作中求突破、创一流。从而做到“三到位”、“三跟踪”、“三满意”,即农机工作精心指导、支持、服务到位;跟踪解决难点问题、跟踪化解新矛盾、跟踪解决制约农机发展的新问题;让农村干部满意、让广大农民满意、让社会方方面面满意。

(四)抓典型,搞示范。把在科学发展农机中的好典型好样板及时推广,用典型搞示范,用典型搞突破,特别是呼兰大用农机合作社、木兰与上海奉贤农机合作社、依兰县农机现代园区等好典型,要快速度、大规模地推广,从而大规模、大范围地促进农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真正起到致富当地、示范周边、辐射全市乃至全省的作用。

(五)进一步激活部门活力,建设和谐农机。一个好部门,必须统领和带起一个好的战线。我们要继续在全战线开展以“创建一流的队伍、创建一流的工作和创建一流的业绩”为目标的“三创建”工作,实行立标工作,达标发展,全力激活全战线的积极性,实现农机新作为。同时在工作中坚持处理好“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少数与多数、一个积极性与多个积极性、勤政与廉政、当前与长远”、“创意与创新”、“牵动与联动”、“有为与有位”、“合力与和谐”、“工作与攻关”的关系。从而使农机干部的创造愿望得到充分尊重,农机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机干部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农机工作的成果得到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和农民们的充分认可。

责任编辑/陈雅莉

猜你喜欢

农机化差距机械化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