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语文病句题应考指南

2009-04-27

广东教育·高中 2009年4期
关键词:语序病句主语

刘 军

辨析病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最常见的考点之一,也是高考试题中对考生较高层级的能力检测。通过复习备考,绝大多数考生对病句的类型都已了然于胸,但仍有不少考生拿到试题时,仍感到难辨对错,难以选择。

那么,应考时怎样做才能有效地识别病句呢?在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一、对高考病句类型要了如指掌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掌握的病句有六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牢牢记住这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在应考时“对号入座”,十之八九不会出问题。至于详细的分类,一般的教辅资料都有,这里不作叙述。

二、学会对典型考题归类,有效检测解题水平

考生对各地历年的尤其是上一年的高考病句题应该进行认真地分析和归类,用规范的高考考题检验自己复习后所能达到的程度。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共有18份语文试卷,除福建、上海两省市未考病句外,其他16份试卷均考查了“病句辨析”这个考点,命题形式和往年一样,均采用客观选择题形式,除湖南卷要求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外,其他试卷都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或选出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现将各省市部分病句题病句项归类解析如下:

(一)语序不当

1.(天津卷)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解析:语序不当,“我们的城市”和“不仅”互换位置。此题考查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关系:当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

2.(重庆卷)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解析:语序不当,“首次”和“南极考察队”应互换位置。

3.(安徽卷)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解析:语序不当,“诚信”和“不仅”应互换位置,“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与“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素质”互换。

4.(宁夏海南卷)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解析:语序不当,“案例”和“现实”互换位置。

5. (江苏卷)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解析:语序不当,应将“融合”与“交流”互换位置。

(二)搭配不当

1.(全国卷Ⅰ)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增加”与“免疫力”搭配不当,应为“提高免疫力”。另外“中风发作”不属于“疾病”,应删掉“发作”。

2.(全国卷Ⅰ)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承担”与“栏目主持”搭配不当,可改“承担”为“担任”。

3.(全国Ⅱ)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具有”和“艺术享受”不能搭配。可以把“艺术享受”改为“特点”。

4.(辽宁卷)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解析: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人们”是集体名词,不能用“无数”修饰,可将“人们”改为“人”。

5.(山东卷)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做”和“行为”不能搭配,可将“行为”改为“事”。

6.(浙江卷)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解析:两面对一面,据题意“欠缺的”应是“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所以应去掉“能否”。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北京卷)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应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解析:主语残缺,没有“墨宝”的主语。

2.(北京卷)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解析:成分残缺,“致使”后加上“救治不及而死亡”的主语。

3. (重庆卷)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解析:主语残缺,缺少“景点”的主语。

4.(广东卷)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解析:成分残缺,缺少“改善”的宾语,可以在“缺乏”后加“的情况”。

5.(湖南卷)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解析:介词残缺,在“祖先”前面加“对”。

6.(江苏卷)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解析: 成分残缺,缺少“培养”的宾语。在“塑料袋”后加“的习惯”。

7. (四川卷)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解析:成分赘余,“工程”与“工作”保留一个即可。

8.(浙江卷)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解析:成分赘余,“无不”和“毫无例外”语意重复,去掉“毫无例外”。

9.(江西卷) 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解析:成分赘余,“当初”与“始料”中的“始”语义重复。

(四)结构混乱

1.(全国卷Ⅰ)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解析:句式杂糅,“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看出两个问题”和“这一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杂糅,择其一表达即可。

2.(全国Ⅱ)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解析:句式杂糅,可将“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3. (重庆卷)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解析:句式杂糅,主动句式“教人精神一振”和被动句式“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杂糅。

4. (广东卷)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解析:句式杂糅,句式一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句式二为“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择其一表达即可。

5. (宁夏海南卷)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解析:句式杂糅,句式一“这是……原因之一”,句式二“这成为……原因之一”,择其一表达即可。

6. (辽宁卷)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解析:句式杂糅,“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改为“由此发生的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

(五)表意不明

1.(安徽卷)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解析:表意不明,“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有歧义。可理解成“几十个报社派出的编辑记者”,也可理解成“几十个编辑记者”。

2.(山东卷)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解析:表意不明,“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有歧义。可理解成“许多”是修饰“学校”的,也可理解成“许多”是修饰“老师和学生”的。

(六)不合逻辑

1.(广东卷)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A强加转折,将“反而”去掉即可。

2.(湖北卷)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解析:“缩小了10倍”错,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3.(天津卷)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解析:概念不清,“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能并列,“地理位置”属于“房源条件”。

4.(湖北卷)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解析:概念不清,“拼图、棋类、卡拉OK”不属于体育活动。

5.(江西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解析:B 概念不清,“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

6.(四川卷)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解析:D并列不当,“学习态度”和“时间安排”不可并列,可改“合理的时间安排”为“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通过归类整理,我们很快就发现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16份设置了病句题的语文试卷,共设搭配、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不同类型的病句。有了这一数据,我们在备考中就应当将对句子结构的判断和正确使用作为训练的重点,这不仅有利于病句题的准确断定,而且有利于考生作文语句的规范表达。

三、熟练掌握解题技巧,练就火眼金睛

判断病句方式方法众多,用排除法最有实效。排除法的三步骤通常是:一查主干,解决主谓宾残缺(或搭配不当)的问题;二看枝叶,解决定状补不能修饰中心语(或语意重复)的问题;三观整体,解决关联词位置或配对错误(或句式杂糅,或不合逻辑)的问题。

除了使用排除法三步骤进行主线筛查排除外,考生还应该牢记下面七种标志性句情,这可以让考生更加迅速准确地锁定答案。

①对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要注意主语是否残缺或主客体位置是否颠倒。

②对动词谓语后有很长一串修饰词语的句子,要注意宾语是否残缺。

③对使用顿号、逗号或连词来连接并列成分的句子,要注意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属种或交叉关系的错误并列。

④对使用如成败、升降、好坏、优劣、能否、是否、有没有等正反两方面词语的句子,要注意正反两面词语前后呼应当否的问题。

⑤对反问句或疑问句,要仔细推敲否定词是否滥用,表意是否相反。“否定”不仅包括否定副词不、非等,还包括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如禁止、忘、终止、否认、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禁令、忽视、忌讳、忌、放弃、难以、拒绝、避免、缺乏等。句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考生就应条件反射似地想到可能要考查多重否定的当否问题。

⑥对使用了谦辞或敬辞的句子,要注意看句中谦辞或敬辞是否用错了对象。

⑦对夹杂了不规范短语的句子,诸如“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减少了……倍”“约……左右”“接近……左右”“至少……以上”等,这些都是许多人日常习惯用又使用错误的短语。

责任编校彭琳

猜你喜欢

语序病句主语
怪才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浅谈修改病句教学的几点思考
掌握八大考点玩转非谓语动词(二)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专项练习”
“病句城”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