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

2009-04-27李建华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灵性语文课教学活动

李建华

我当了2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负责了8年的学校教研工作。可以说,尝够了语文教学的酸甜苦辣,经历了语文课程改革的风风雨雨,观摩了形形色色的语文课,见证了语文教师的感叹、困惑、迷惘、惊喜、顿悟。多年的经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善于学习,不断锤炼自己的基本功,才能将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才能将一节节语文课演绎出精彩,才能用自己的智慧点燃课堂教学的创新之光。语文是诗意的语文,充满了灵性与智慧,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有灵性有智慧的老师。

何谓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有灵性,就是充满激情浪漫,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平等沟通,熟悉学生心理,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课堂教学得心应手,教学活动异彩纷呈;有智慧,就是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人格的魅力。

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教师的崇高就在于时时刻刻把学生的身心发展牢记在心,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爱心的流淌,也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你是快乐的,你有了收获,有了发展,我就是幸福的。”这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去濡染学生、驾驭课堂,怎么能让孩子喜欢语文?语文课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让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感染每一个学生。

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不说博古通今,至少要了解文学、历史、政治、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我听过这样的语文课,课堂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疑问,教师采用的策略都是“学生问学生答”。学生实在回答不了的,教师让他们课后自己去查资料解决。也许有人说,这恰恰是教师的高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我认为不完全是。课堂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教师该解答的要解答,该引导的要引导。把所有问题推给学生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新课改告诉我们,在确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应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另一角度来看,如果教师这也回答不了,那也无法解释,是不是知识面太狭窄。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这样上课,学生还会信服、还会喜欢吗?要知道学生学习可是亲其师才信其道。

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教学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所谓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颖。比如,同样的课前导入,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直扑主题。而有的教师总是从学生的兴趣与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渐入佳境。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新的,一种方法的艺术性再好,但反复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也就不能称为艺术了。一些有高超教学艺术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寥寥数语就能将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进而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要有教学的好“点子”,这“点子”就是教育长河里的珍宝。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一成不变,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富有个性的教学形式。如阅读教学,如果总是“复习——导入——学字——读文——作业”这个模式,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如果我们深入解读文本,找到学生学习课文的兴奋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就能披文入境,乐于感悟,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目标。上好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容易;做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更不容易。一堂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课,呈现给我们的是: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柔情绵绵;时而情景交融,时而自然流放。

灵动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智慧的语文教师,充满自信与关爱。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语言优美,风趣幽默。让我们不断学习,争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用你的智慧去创造灵动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

祥云县祥城镇城南社区完小

◇责任编辑:陈顺◇

猜你喜欢

灵性语文课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语文课文
荷品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道不远人楼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