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了“心领” 才有“神笔”

2009-04-27张文芝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鱼游金鱼课件

张文芝

教材简介: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我”去西湖玉泉观鱼,发现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

设计理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组课文写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教学本组课文,应注重引导学生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能与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本设计拟“以学定教”,依据学情调整教学顺序,选择内容、方法。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合作学习、加强交流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鱼“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关系。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认识到无论作画还是写文章,有了“心领”的感悟,才有神来之笔。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意思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非常美丽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片上有什么?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是呀,在生活中鱼都是在水里游的,可是,有一个人却让鱼游到纸上来了。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个人呢?现在同学们随老师一起走进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去认识这个了不起的人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多媒体出示生字组成的新词,“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

4.学生交流初读情况。(“我”在西湖玉泉观鱼时,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他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鱼画得活灵活现。)

过渡:这个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纸上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课文,从中找到答案。

三、研读课文,体会品质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我”是在什么地方遇到这个青年的?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这个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纸上的?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写在旁边。

3.同桌交流,读读画出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4.全班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讨论: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并指导朗读。

?誗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誗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誗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誗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誗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5.教师小结:课文告诉我们,作者在玉泉的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这说明他对缸里的金鱼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之所以这样仔细,是因为他要清楚地把握金鱼的样子。青年通过对缸里的鱼长时间地仔细观察,清楚地把握了金鱼的形态后,又在纸上一丝不苟地对金鱼进行了描绘,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常常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他这种专心致志的态度和高超的绘画技巧,才使得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金鱼形象跃然纸上。

四、回归整体,体会情感

1.齐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1)作者到西湖是为观鱼,却______了这位青年,说明作者______。

(2)作者不仅______到青年鱼画得好,而且______到人们的议论,又和青年在纸上______,说明作者采用了______了解了这位青年。

(3)作者有了对青年人的了解,产生敬佩之情,就及时______,写成了这篇文章。

2.教师总结:学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观鱼时,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他画鱼时,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了一体,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当作者把小女孩的话写给这位青年时,他笑了,笑得那样甜。他让金鱼“先游到了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一切都缘由他这种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忘我”精神。

过渡:“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第二课时

一、回归复习,问题导入

1.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2.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二、合作学习,讨论明理

1.思考回答:“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鱼游到了纸上”,是说鱼画得活像在纸上游动,说明聋哑青年画鱼画得非常像。“鱼游到了心里”,说明这位青年对金鱼非常熟悉,头脑中形成了金鱼准确、生动的形象。)

2.四人小组讨论: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交流汇报。

要把鱼画得活灵活现,必须先反复观察,用心体会,使金鱼在自己心里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从而使画在纸上的鱼就像在水里游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没有“游到心里”就做不到“游到纸上”。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是因果关系。

三、回归整体,学习写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形象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作者不仅认真看、仔细听,还与青年进行笔谈。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四、识记字形

1.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我会认”和“我会写”的字,学生“开火车”认读,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

2.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3.教师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港、壶、徽、聋”的笔顺和字形。

4.巩固练习:口头组词。

五、指导写字

1.多媒体课件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寻找规律。

3.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每个字的写法。

4.学生书空。

5.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字,每字写三个,教师巡视指导。要强调写字姿势。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2.完成课后“小练笔”: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作者单位

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猜你喜欢

鱼游金鱼课件
春天的安排
鱼的背后
27《鱼游到纸上》
渔歌子·忆小河夏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小金鱼
小金鱼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