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走近生活,走进活动

2009-04-26吴娅萍

学周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德育环境同学

吴娅萍

摘要:针对当前学校德育教育效率低下的现状,我校以生活为源泉,在生活情景中感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交往中成长;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学校的德育实效。

关键词:德育生活活动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始终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虽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如果反思一下,实效却不高。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总喜欢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常常过分地强调从规范出发,以规范去剪裁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重说教,以灌输和强制为主要方法,缺乏道德体验和品德内化,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背离了德育规律。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工作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儿童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

我们学校在了解学生对德育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采取了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让德育走近生活,走进活动,从而提高了德育的实效。

一、让德育走近生活

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一)在生活情景中感悟

在生活情景中感悟,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中借助(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这个情景中,从具体的事件中受到教育、感悟。

爱是一切道德的源泉,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我校四(1)班周颖同学在母亲接其放学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母亲当场死亡,周颖同学生命垂危,急需大笔医药费;同时,四(2)班也有一位同学因患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四年级学生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发地为这两位同学募捐,学校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书,同时组织了一次隆重的捐款仪式,全体师生慷慨解囊,捐款数达八万多元。全校同学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懂得了要珍惜生命;更从同学们的友情关怀中感悟到人性关怀的无私和崇高,懂得了关爱和感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亲身的实践体验。

2007年,我校申报了宁波市绿色环保学校,我们力图通过这一研究。将“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生态环境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我们的做法就是从学生的实践体验开始的。

1、师生亲自动手,共建美丽校园。为净化校园环境,学校要求每位同学轮流承包教室、走廊的保洁工作,通过自己努力的劳动,创设了干净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不会轻易地去破坏环境卫生,更加爱护校园环境。

2、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在校内做两件事:铲除地上的口香糖污迹,捡拾低矮树丛中的纸属。一节课时间,口香糖残渣和纸屑装满了两塑料袋!同学们把这些“成果”在校园内展示,对全体同学和家长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参加活动的同学更有深切的体会,一致表示要爱护校园环境。

此外,我校还开展了各类体验活动,如“今天我是值日班长”、“当一回小老师”、“当一天家”、开展徒步“远足”活动等等,均从不同角度给学生提供了实践体验,获得了课堂上、书本中得不到的东西。

(三)在生活环境中熏陶

环境对人的发展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孩子寻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为学生创设适宜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同样是学校德育工作重要的着眼点。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密切配合,整体优化育人环境。我校与家庭密切配合,通过家访、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途径把正确的教育理念、学校的教育思路传递给家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学校也借助地方政府部门的力量,努力净化优化学校的社区环境,如整治网吧、游戏机房等等,尽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二是积极营造健康、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创建四季有花,树上有鸟,池中有鱼的生态校园,让学生在春生夏长、鸟语花香中感悟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生生不息的神奇。同时积极营造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让每个学生在校园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如:通过书画展、才艺表演等让特长学生受到鼓励和扶持;通过多元评价机制评出“校园之星”,为学生提供自己身边的偶像等。

三是积极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四)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在生活交往中成长,就是让学生在特定的人际环境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同伴之间相互影响,扬善避恶,学会做人。

学生同伴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从众心理。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学习,“见贤思齐”,同样是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每学期期中评选“行为规范示范员”、“环保小卫士”、“阳光灿烂之星”,在期中思想总结会上进行事迹介绍,张榜公布。让学生看到身边的榜样。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安排座位时,往往有意识地把情况不同的学生搭配排列,让学业、品德优秀的学生帮助和影响有一定困难的学生。

二、让德育走进活动

活动是教育的灵魂,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为此,我们除开足开齐各门功课外,还开展了各类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正确的思想道德、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祖国,知道祖国。具体形式有升降国旗制度;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集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时政教育;每学期安排—个“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等。

2、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一所好学校的标志,是全体师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们扎实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专题计划,把每期开学的第一个月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教育活动月,通过开展抽查、达标竞赛、考核评比、演讲等办法检查其贯彻情况,以此鼓励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促使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校被评为慈溪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今年还被评为宁波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3、充分发挥少先队主阵地作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①少先队活动室是德育的窗口,是少先队员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好场所,为此,我们按照慈溪市红领巾示范标兵学校的标准,制作标准化队窒,为使同学们真正了解队的性质、标志、呼号、队的作风,在队室中受到教育,要求大、中、小队干部人人熟知队室内容。②规范校园歌曲,杜绝不健康歌曲进入课堂。③坚持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有主题、有内容、有笔记、有检查。④学雷锋献爱心教育活动:以镇敬老院为基地,以中队为单位,每年坚持开展献爱心教育活动。⑤每学期坚持举行两次法制教育,如交通安全等大型活动和远离网吧主题队会活动。⑥成立红领巾广播站。

4、加强特色教育,重视特色育人

狠抓特色教育,加强学生体验实践教育活动,为学习传统文化,加强学生修身养性,学校开设了书法特色教育课,把书法作为学校地方课程,天天训练,定期进行成果展览比赛活动。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我们就是努力让德育根植于学生生活这片沃土,就使它有了根基和依托,然后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能切切实实地从中获得感悟、体验、熏陶和成长,从而提高德育效率。

猜你喜欢

德育环境同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环境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