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本,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体系

2009-04-26彭慧敏

学周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法新课标高中化学

彭慧敏

高中化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必须以学生为根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并充分挖掘和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认真以“科学探究”为主阵地实施化学教学。

一、以新课标为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进行课堂角色转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而学习结果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兴趣投入十分有关。化学课程中的一切探究活动都需要教师的协助理解和适当参与,因而教师的角色不得不转变,由传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新课标指出:“高中化学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化学素养为目的。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有效多样的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化学教学同样有很多不成定法的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等等。但是在各种教学法中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一定要坚持在教学中渗透启发思想,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策略,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首先,在一堂课中坚持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和交替使用,要根据当堂课的需要来灵活变换使用教法。其次,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设备来选择教学方法。若实验条件不完备,但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又能达到培养操作能力且比较安全的实验,尽可能地让部分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则从旁指导和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自己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还要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化学教学课堂灵活有效,达到最优化。只有这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才能得以体现,教学才有效,也才有价值。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实施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和教法,还要备学生的兴趣与学法,核心是备好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指导,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备好在课堂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手段。首先,要考虑好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上课后快速转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其次,应充分运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知识材料,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猜想,自己假设,自己实验,自己解释,自己评价,并进行自我反思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切学习过程的主人。

四、坚持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优化课堂教学

长期的实践证明。要进行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烈兴趣,从学生关心的具体问题引入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学习。在学生进入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因势利导,使课堂形象化,尽量使课堂显得活跃、轻松。

总之,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完善教学角色的转换,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教学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课堂要轻松活跃。同时要认真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着自主、有效的方面转变,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势利导,使化学教学课堂变成学生探究、追索知识的课堂,变成学生求知奋进的课堂,变成学生自我成长的课堂。

猜你喜欢

教法新课标高中化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