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 减轻学生负担

2009-04-26马庆兰

学周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习题布置作业

马庆兰

作业本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与坏,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对于作业的训练一定要注重优化设计。为了达到优化这个效果,我们必须弄清下列几个问题:

一、作业的功能

学生的作业,有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不管哪种作业都有以下功能。

1、巩固知识:《论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学生每学到新知识,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得以巩固,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新知识的过程。

2、形成技能: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它既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使学生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形成技能技巧。

3、养成习惯:作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的能力,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4、教学反馈:作业对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哪些知识掌握得好,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主要问题是什么?哪些内容学生学得好,哪些内容学生学得不好。有了这些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就可以及时地调控自己的教学。

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物极必反。目前在“应试教育”囚笼中,许多老师把加大作业量作为提高学习成绩的“法宝”,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产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作业的误区

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布置作业的愿望是好的,可是当前在作业的布置上常出现以下的误区。

1、重数量,轻质量:有的老师常记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说法,认为学生只要做题就一定有收获,于是在布置作业时,迷信了多多益善,而不追求质量上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这种没有明确目的地追求作业练习量的做法必然导致了作业布置的随意性,使得习题鱼目混珠,多而杂,无典型性、代表性,让学生无休止地做下去,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违背了教学规律,收到了反效果。

2、重书面作业,轻口头和操作性作业:老师每次布置作业时总是认为必须让学生去写。这是各科教师的通病,如政治学科不是抄写概念,就是学生做题目、做试卷,很少留朗读、复述、背诵之类的口头作业,也忽视了一些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由于教师对口头作业和实践活动作业的轻视,造成了学生能力的片面发展。许多学生虽然文考成绩不错,但口头表达能力差,对社会的了解不透彻,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3、重参考书上习题,轻课后习题:教师布置作业应清楚怎样选择习题,按正常规律来讲应以书后习题为主。因为课后习题是编写者根据大纲的精神,以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编拟的,是教材中内容的再现,有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艺术性,但是有的教师却十分迷信外来的各种资料中的习题,让学生花大精力做这方面的习题,而对课本后的练习题往往不屑一顾。

4、随意布置,缺乏课前设计:当前教师备课时,只备讲课内容,很少去备巩固课堂内容的作业,往往是课堂上随心所欲乱点“鸳鸯”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也是造成学生作业负担重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是要走出作业布置的种种误区,要在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上下功夫。

三、作业的设计

通过上面的情况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要提高作业内容的质量,除了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外,关键是要增强设计意识,把作业布置放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从而保证作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现凭本人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提供以下几点方法供参考。

1、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布置作业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本次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即让学生理解掌握什么知识,形成什么技能,受什么样的教育等,要使学生的作业练习切中要害,练有所得,作业的题型应以“双基”为主,使学生掌握基本功,要做到知识与技能结合,加课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还要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2、循序渐进,量力性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同时班级中学生的基础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教师布置作业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量力而行,作业要以基础题为主,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给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留一点思考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3、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简单,机械的重复抄写作业,既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又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求新、求趣,这样既适合学生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使学生变做作业之“苦”为做作业之“乐”。

4、少而精,典型性强: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的作业练习必须有一定的数量保证,即精而巧练,不能过分夸大多练。有些老师总是迷信多练,以为只要学生多做练习就一定有收获。其实不然,多练与巧练,巧练更可贵。首先,作业练习过多,不易使学生抓住知识重点和规律;其次,作业练习过多,造成学生厌学心理;再次,过多作业练习会降低效率。综上分析,教师应破除“多多益善”的错误观念,而要在少而精,精而巧上下功夫。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上的负担,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猜你喜欢

习题布置作业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