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赞歌

2009-04-23

健康必读 2009年3期
关键词:机采株洲市血站

王 珏

他有着一张因常年在田间劳作而被晒得黝黑的脸,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一位如此不起眼的农民,谁也不会将他与无偿献血联系在一起。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已经连续十年参加无偿献血,累计38次献血33200毫升。他十年来的献血总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总血量的6倍。他曾获得株洲市、湖南省以及全国的无偿献血金奖。已连续多年蝉联株洲市无偿献血冠军和湖南省无偿献血冠军。在2006年他以高票当选“感动株洲”十大人物。至今已有几十条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生命被他挽救过来。而他却依然波澜不惊的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这些荣誉、光环都与他无关。每当别人问起,他只是淡淡的说:“我身体健康,献血救人不过举手之劳。”他就是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金龙村村民罗新辉。

罗新辉是一位普通农民,他至今对自己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的经历仍记忆犹新。在以前,他虽然听说过无偿献血,但由于对血液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对献血也心存疑虑,对从身上抽血出去总感到非常恐惧。直到1999年初的一件事情,让他的观念彻底发生了变化。

那天,他的好友的妻子因为难产大出血,急需输血,生命危在旦夕,他看着好友一家人急得坐立不安,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医院将电话打到了市中心血站,血站得知情况紧急,立即派专车将病人所需的血液送到了医院。由于输血及时,好友的妻子转危为安。罗新辉经历了这件事后,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从此,他对无偿献血彻底放下了戒心,决定也用同样的方法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这年5月31日,罗新辉毅然登上了采血车,捋起衣袖,献血400毫升。当他看到鲜红的血液缓缓地流入采血袋,心中感到无比欣喜和自豪,他知道,会有一位伤病患者将因此而获得生的希望。在这以后,他热爱上了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一经参与,坚持下来就是十年。他常说,每次献血都是一次愉快享受的过程,不仅仅是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血屋干净、整洁、温馨的献血环境,一次性采血器材,严格的消毒措施,采血护士热情礼貌的服务和耐心的宣传解释都让他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安全感。

当无偿献血还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时候,机采成份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又出现了。罗新辉听到血站工作人员的宣传、解释后,又义不容辞的加入到捐献机采成分血的行列中来。尽管他家距市中心血站有15公里之遥,尽管他生活清贫,但他与血站工作人员讲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有困难就找我,只要我没特殊情况,一定会来的。”

罗新辉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株洲市一医院接诊了一位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生命危急,急需输血小板。当天是周末,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一连打了10多个电话联系,但都没找到合适的献血者,于是工作人员又一次想起热心肠的罗新辉。罗新辉接到电话时,正在忙着春耕,可他二话没说,放下手头农活,骑摩托车一刻不停的赶到血站机采室。采血护士见罗新辉一双赤脚满身泥水,感动不已……

在2008年12月lO日,罗新辉作为湖南省的无偿献血奉献奖代表之一,赴北京参加了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他依然保持着那份淡定和平静。他将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发挥到了极致,只求付出,不问回报。他用他那鲜红而无价的血液谱写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生命赞歌,让我们记住这个平凡而闪亮的名字——罗新辉。

猜你喜欢

机采株洲市血站
细节管理在血站质量控制科的应用效果
关于血站文化建设的思考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当前血站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名优绿茶手工采与机采相结合模式初探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
青海省血站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
江苏省沿海棉区基于机采的直播棉农艺栽培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