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 求实创新 构建“四化”教师教育新模式

2009-04-23湖南省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教师·上 2009年3期
关键词:常宁市四化中心

湖南省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在常宁市区南郊的冷水洞,矗立着一所园林式学校,这就是常宁市教师培训基地、教师培养的摇篮--常宁市教师与学习资源中心。其前身为常宁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80年,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9800m2米,教学、生活设施齐备,设备齐全,固定资产2000万元。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中级职称教师28人,在籍学员(生)1160人。

世纪之初,我国的教育形势发展风云激荡,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刷新,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迎难而上,锐意创新,经过5年来的努力探索,逐步形成了符合农村教育需求的“四化”教师教育新

模式,取得了教师教育工作的丰硕成果。

一、理念科学化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提升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统一认识,确定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动摇。

2003年,新一届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履新。而此时的常宁教育,正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升,二是农村新课程改革推进举步维艰。如何破解常宁教育困局,已成为决策者们的严肃课题。常宁市教育局选择当时的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履新的第一站实非偶然。教育局长在同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实现“兴教强市”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加强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就必须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在整合电教站、教研室等资源基础上成立了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组建了新的中心领导班子,从2005年起每年从财政列支近200万元作为教师教育专项经费,并先后投入近500万元改善中心办学条件。市教育局出台了《常宁市教师培训工作的若干规定》、《关于教师培训费用的若干规定》、《常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关于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特色大专班的招生工作意见》等系列制度。以上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常宁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审时度势,探索符合农村教育需求的教师培养新模式。

世纪之交,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完成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后,先后步入发展的困境。2003年新组建的中心领导班子在认真地分析了当时教师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深入调研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后提出了“一体两翼,上挂横联”办学思想。即以师资培训为“主体”,以兴办特色教育大专班和成人学历教育为“两翼”,上挂高等院校,横向联系各战线,向全市中小学辐射。针对我市农村学校教师的年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师资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状,决定与株洲师专联姻兴办特色教育大专班。自2003年下期起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有志于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优秀学生,开设英语、计算机、学前教育三个专业,学制五年,毕业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择优录用。二是从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中挑选积极上进的年轻教师,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一边让他们在中心专职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一边让他们在城区学校顶岗教学,从而实现了在较短时间有效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目的。几年来,我们的大专班已陆续招收了学生1200多人,其中有56名优秀毕业生通过招聘考试被录用为常宁市小学公办教师,并为本地幼儿教育和沿海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输送了大批合格师资。同时,在职培养了120名英语教师、30名美术教师、20名音乐教师、20名体育教师。此举既有效盘活了中心的办学资源,又较好地解决了我市农村学校的师资需求,使中心走出了发展的困境,为解决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更新观念,树立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新思想。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教师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起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新观念,及时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来。

为了有效实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目标,我们充分发挥中心“研、训、教”一体化的辐射作用,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以校本为主要形式,以教研为主要抓手,以远程为主要方式,以 ‘三新一德(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师德)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实行教师培训的“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在培训中开展教研,有效地实现“学以致研,研以助教,教以促学”研、教、学的结合。同时根据信息化社会学习的特点,积极引进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充分发挥远程网络的作用。

二、管理人性化

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实施人性化管理。几年来,中心注重推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教育工作,积极探索人性化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一)培训目标富有弹性,闪烁细腻的人性光芒。

渗透人性,体现弹性被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较早地引入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新的培训项目在实施中全程闪烁人性管理的光芒。

中心的基本做法是在保证质量、完成目标前提下尽量体现人性化。在培训中,确定每个中小学教师每年必须修满12个继续教育学分、完成100小时的培训任务不动摇。这是刚性目标,但在强调完成刚性任务的同时,根据省市教师教育培训要求,印发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将教师继续教育分为职业道德、规范化培训、教育技术与能力、专题培训四大类20余项培训内容公开,供教师按照专业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进行选择,体现自主性和灵活性,不强迫,不搞一刀切,时间由教师依照自己的工作实际灵活安排,考评体现弹性。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量化考评指标和不合理的奖惩制度,建立起一整套求实、人本、和谐的培训管理制度。

(二)强化以师为本、服务至上意识,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在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时代,中心迅速转变观念,强化“以师为本”的服务意识,对来中心学习的教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尽心关照、周到服务,使他们能体验到家的感觉。中心紧扣一线需要,急教师所急,解教师所难,主动送培下乡服务。在计算机高级培训中,为了方便农村教师,中心利用双休日组织计算机骨干教师送培训下乡入校,利用各乡镇中心学校的电教设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尽量降低教师自身承担的成本。此外,为克服统编教材的不足,中心自编讲义,结合教学实际,强调实操运用,易学易懂,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新课程骨干培训中,中心坚持“为你培训,向你示范”的理念进行操作,这种以师为本的主动培训方式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踊跃参与的热情。

(三)培训经费足额保障,彰显厚重的人本理念。

常宁市以往的教师培训,市级财政没有专项经费,农村中小学经费都相当困难,难以报销教师参培费用。然而参加培训的对象又多是农村教师,待遇不高,生活清苦,但他们却扎根农村教育,乐于奉献,无怨无悔,且参加培训、提升自身素质的要求十分强烈。因此,中心在向市教育局领导汇报中特别提出,要求在教师教育中做到既严抓质量又注意关爱教师,彰显人本理念,在经费上尽力支持。市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出台了《关于教师培训费用的若干规定》,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充分保证每年200万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按财政预算分文不少全部用于师资培训,各校从公用经费中保证了5%的师训费用。教师凡参加学历提高培训,一次性奖励1500元;全市所有中小学教师参加非学历远程培训每人400元的费用全部由师训费列支,骨干教师培训、行政干部培训、新课程培训、班主任培训中的教师不花一分钱,并根据培训效果还可领取生活补贴。这样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经费困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充分调动了教师参培的积极性。

总之,人性化的培训管理、深切的人文关怀、足额的经费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师教育工作跨上新的台阶。

三、培训实在化

为了使教师教育工作真正收到实效,我们不搞花样,不拘形式,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培训管理,落实培训项目,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得到了广大参培教师的高度认同。几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实教师培训。

(一)抓学历培训

省教育厅在《关于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中要求,到2008年,全省70%的小学教师达到专科以上学历,60%的中学教师达到本科学历,10%高中教师获得硕士学位。对照要求,我市教师学历达标还有较大差距。这几年,中心相继与福建师大、衡阳师院、株洲师专、衡阳电大联合办学,设立本、专科函授教学站和 本科远程教学站,对在职教师进行学历培训。目前,已有近1000名教师获得了专科学历,649名教师获得了本科学历,为本市教师学历达标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学员毕业后,在教学中大部分成为了骨干力量。

(二)抓专业水平培训

一是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自推行新课改以来,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了"四新"教学比武,新课程评课、说课竞赛,课改开放日,送课下乡等一系列活动。三年来,全市共有3880人参加了中学五科、小学三科的教学比武,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的良好格局。2006年举行的"送课下乡"活动涉及到全市22个乡镇,共有3033名教师参与听课,对全面推进新课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十分重视送课下乡的成果,将送课教师的教案编撰成册下发到每个教师手中,成为老师们的宝贵借鉴。

二是结合新课改,广泛开展全员性的学科基本功培训。在抓全员学科基本功培训中,首先是多维度培训教师专业技能。我们分四个层次对教师进行训练:职业基本功--着力训练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计算机操作等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专业基本功--着力训练教师备课、教学、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等教学常规技能;特色基本功--要求每个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突出个性特色;科研基本功--着力培训教师开发课题,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其次是多途径提升专业水平。通过基本功比赛、教学比武、岗位练兵的形式激励教师自我提高,同时还充分利用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等学习设施为教师学科基本功学习创造条件。再是多层次促进专业发展。通过结对帮扶,帮助新教师迅速走上专业发展之路;通过岗位练兵、校本培训,让青年教师迅速成为教学的行家理手;通过"名师"工程,形成骨干教师示范促动。这几年,中心陆续组织了全市小学的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初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的教师进行了培训,共培训教师3645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抓现代远程培训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风生水起。我们抓住时机,从2006年开始,把推行教师远程培训作为重头戏来抓,强力推进,重点突破。

远程教育具有针对性、共享性、广域性、低成本,能大规模组织实施的特点,但培训的组织、监控、现场指导、成绩评定等方面也有一定难度。为了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分级负责,全面落实,通过适度分散、相对集中的方式,保证了培训工作稳步推进。二是认真考核,注重协调。我们要求每个学员坚持做到每天上网在线学习不少于1小时,每个学员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必须提交一份有质量的学习小结,工作小组对学员出勤、学习、作业、考核进行全面汇总,并评选优秀培训点、优秀学员,由市教育局给予通报表扬,对表现较差的培训点及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将培训结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三是积极研讨,确保效果。我们组织学员们认真聆听专家的视频讲课,研讨学习案例,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保证学习质量。四是细心辅导,及时解决问题。在培训过程中,有许多老师由于初次接触远程培训模式,有些不适应,学习效果不理想。对此,派班主任、辅导员及计算机教师言传手教,现场指点,边学边训,帮助学员尽快适应远程教育模式,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上述方式,2006至2008年,我们成功地组织了三大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2006年暑期举办的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了2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任务,有近百名教师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或合格学员;2007年中心承担了100名中小学班主任及50名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学员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28%;2008年暑期,中心承担的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共培训教师3940人次,取得了合格率达100%的优异成绩。

四、目标品牌化

长期以来,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突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核心,紧扣一线教学实际,全面强化服务意识,在构建理念科学化、管理人性化、培训实在化的模式中致力于打造品牌化的教师教育机构,走品牌建设之路。经过5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斐然成绩,师资培训和资源建设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圆满完成了各项师训任务。

在学历培训方面,先后使近1000名教师获得专科学历,649多名教师获得本科学历。全市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

在专项培训方面,共进行各类学科培训4812人次,中小学管理人员培训300多人次,新教师转正及岗前培训750人次,教师基本功培训1500人次,计算机初高级培训12187人次。新课改培训覆盖了全市98.6%的中小学教师,并培训骨干教师926人次。在组织推动参加国家级重大远程培训项目和其他非学历培训方面,取得了总计5000多人次、国家培训项目合格率达97%的优异成绩。

在课程资源研发方面, 2006年,中心被授牌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新教材发展中心远程研修基地”、“湖南省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研究指导基地”, 2007年,被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授牌为“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总之,经过中心人的不懈努力,极大地促进了常宁市教师素质的提高,全市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全国“十杰青年教师”赵玖富为代表的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熟谙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力地促进了新课改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的努力使得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了一列荣誉称号。中心先后三次出席全国师训工作会议并作了经验推介,多次承办省、市师资培训现场会。200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2006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远程培训组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国家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的品牌效应初步展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新一轮师训工作已全面启动,新的使命更光荣艰巨。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常宁市政府与教育部门决定对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加大投入,进行扩容提质,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拟征地百亩,新建1幢现代化的师训楼,添设新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中心的全体教职工表示决不沉醉于已有的荣誉,决不满足、懈怠,将一如既往地贯彻上级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方针,落实上级重要部署,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为主要对象,以引领广大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核心,以更高质量地实施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为主要抓手,以全力打造国家示范性师训品牌机构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四化”教师培训新模式,统筹推进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创辉煌!(责任编辑:陶佑钦)

猜你喜欢

常宁市四化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男子办理车贷信用卡诈骗42万落网
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以常宁市西门湖公园为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常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