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容是班级管理的润滑剂

2009-04-23杨玉兰

教师·上 2009年3期
关键词:打人文具盒办公室

杨玉兰

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那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那么,班主任怎样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呢?让我们先看一则案例。

有一天,晚自习开始前,我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教室里一片嘈杂:有学生的惊呼声、桌椅的摔倒声,还有同学们的劝阻声。我立刻意识到出事了,于是紧走几步推开门。出现在我面前的景象一片狼籍,两张课桌翻倒在地,欧浚和马彪扭打在一起,劝阻的学生围在一起。同学们看到我后马上安静了下来,两个正在扭打的学生也立刻停下了,但双方仍瞪着眼睛,扭着脖子怒视着对方。我正准备发怒训斥,但突然意识到当面批评教育他们既会影响到别人的学习,也不一定能解决好问题,何况事情的缘由还没有弄清楚。于是我克制住自己,平静地说:“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学习,你们俩和我去办公室。”同学们又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在办公室,他俩似乎都感到很委屈。当我让他们分别给我叙说打架的缘由时,双方不断争辩,试图把责任推给对方。在他们的辩解中,我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他俩是前后座位,因为前排碰掉了后排的文具盒而发生争执,以至矛盾激化,多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面对他们的争辩,我没有做他们的审判官,而是说:“我知道你们俩都很委屈,老师能理解,现在我只想让你们想想整个事件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够好,对方的错误是不是到了不能宽容的程度?想好了再和我说说。”听我这么一说,他们停止了争辩,低头不语。我乘机悄悄地离开办公室,到教室巡视自习情况,并故意多呆了一会儿。当我再次来到办公室时,欧浚主动上前对我说:“老师,是我不对,不该背靠桌子,弄掉了他的文具盒,影响他的学习,而且出口骂人。”马彪也赶忙说:“老师,我也做得不对,应该宽容他的无心之过,再怎么样也不该动手打人,还严重影响了全班的自习纪律。”我一看火候已到,就用商量的语气问:“你们说今天的问题怎么处理?” 这次,先动手打人的马彪态度诚恳地走到欧浚跟前,主动握住对方的手说:“真对不起,我不该动手打人,请你原谅。”碰掉东西的欧浚也忙说:“我也请你原谅。” 就这样,一场不大不小的纠纷在平静中解决了。

在此案例中,两个学生均为初三的学生。这个年龄的男生爱面子、易冲动,逆反心理较强。碰掉文具盒本是小事,可他俩却为此大打出手,这与他们的冲动爱面子不无关系。作为班主任,如果使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压制,表面上可能会让他们平静,可实际上他们不一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可能会滋生一种逆反心理。课后也许还会向对方讨个说法或者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果这样,那将是一种不成功的教育。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些,所以我没有使用班主任的权威,而是选择了冷静和宽容,而且诱导双方宽容对方,化解矛盾。最终一场风波因为宽容而平息,而且效果出奇的好。

什么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这样写道:“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博大,是一种超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它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宽容原则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宽容,健全品格。我们相信:宽容一定会带来师生的其乐融融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郭呈祥)

猜你喜欢

打人文具盒办公室
我的文具盒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文具盒里的宝贝
打人的年纪
宝宝“打人”,就是不友好吗?
文具盒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