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驰骋 岁月留痕

2009-04-23吴凤梅

教师·上 2009年3期
关键词:师资电脑辅导员

吴凤梅

2007年3月,我县开展了“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活动,全县中小学教师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网络继续教育中。我有幸被聘为县级小学英语学科的远程培训辅导员,从此,开始了我当辅导员的生活。

一开始,我是抱着完成上级任务的态度来对待辅导员工作的。认为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只要批改一下作业,发些贴子与学员作一些基本的交流就可以交差了。没想到一打开远程培训网我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从此,我完全投入其中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在与学员们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也给了我意外的收获,让我又重新燃起努力学习的斗志。

我当辅导员,一开始并不一帆风顺。第一个困难就是必须重新学习。辅导员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学员提供在线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更好地做好辅导工作。培训的内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这样,我就既当教师又当学员。开始时我很担心,压力挺大,如果不把培训内容钻研透,怎能做好辅导工作呢?打开网页进行学习后,我静下心来,不再焦虑,慢慢地我对它们着迷了。我所学习课程有《对英语课程总目标的认识与分析》、《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关于任务型教学》、《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关于小学外语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等等。这些都与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对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不可能随时随地得到专家的亲临指导,但通过网络我能聆听专家们的专题讲座,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网络让世界变小了,有了网络,才让我有机会聆听象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张连仲、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孟雁君、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程晓堂等著名专家的专题讲座。专家们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让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放的交流平台,拓展了我的生活空间,让我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也让我明白了知识的海洋是多么的广阔,人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勇于创新,不然就会停滞不前,被社会淘汰。

我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如何让学员们认识到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交流之中。起初,很多学员不愿意报名学习,一是因为思想观念还转变不过来,认为这种学习不必要,不理解;二是全县很多乡镇学校的网络不通,根本就上不了网,且很多教师家里没有电脑,学校的电脑数量又有限;三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根本不会用电脑,且这一部分人一般年纪又比较大,要让他们短时间内能学会用电脑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怎么办呢?我们每个辅导员都有一份培训学员的详细资料,要让学员学习,就得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们与培训中心管理人员一起下乡走访,协调各个学校的管理工作,对学员进行上网学习操作指导,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共同学习过程中,与学员的交流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箭道坪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她是第一批学员。我第一次跟她联系,问她为什么不上网学习,她回答我:“你们搞这些学习有什么用?还不如让我把时间多花在教学上!”又说“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忙教学工作,哪有时间来学习?”言谈中发现她对参加网上学习有一种本能的拒绝。然而上级部门要求学习又无可奈何,她还是上网学习了。她本人不会用电脑,是请人代“挂的”。这是一开始时很多不会用电脑的学员共同的办法,就是请会用电脑并有上网条件的老师或熟人代为打开继续教育网的学习网页,以累计学习时间。我耐心地劝她,要自己学习,人不学习是要落后的,况且培训的内容有很多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有专家指导,也有专家的讲座等,对教学相当有利。后来有一天在学员联系栏里,收到了她发给我的一条信息:“吴老师,你好!我现在可以上网学习了,这是我自己打的字。”原来箭道坪小学为了做好教师远程培训这项工作做了很大的努力,把学校的计算机室充分利用起来,组织教师分批轮换上网学习,同时学校的计算机辅导员也对教师进行电脑辅导。过了几个星期,我终于在网上看见该教师独立完成的作业了,她的作业总是很及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看得出是认真学习之后的感悟。再后来,还可以看到她发的电子教案、教学反思、每一次学习之后的体会,在交流论坛里还不时地看到她的发言。她还经常跟我在网上交流,探讨课堂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组织的艺术。她说:“吴老师,我现在觉得网络真是太美妙了!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在网上,她变得越来越活跃,我为她感到由衷地欣慰!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第一批学员马上就要结业了,我想他们也与我一样,有诸多的感慨吧。在这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总有不同的收获,内心得到了充实,这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辅导员,在深感欣慰的同时,我更想真诚地祝福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与事业上,能有更美好的收获。

(责任编辑:陶佑钦)

安化县:着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改善农村师资结构

3月4日下午,安化县龙塘乡中心小学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讨论并通过了“五项制度”,即导师制度、听课制度、公开课制度、教研制度和教学基本功考核制度。这所农村小学的上述举措,是安化县努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改善农村师资结构的缩影。

安化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绝大部分教师在农村,师资年龄老化、素质偏低。为了加长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这个“短板”,该县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着力补充农村师资。该县每年均招收大学毕业生50人以上,全部分配到农村中小学校,同时开展了选送培养农村小学教师和免费师范本科生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为使农村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该县不断加大培养力度。仅2008年就开展农村教师培训20余轮次,受训教师达4500余人次。三是大力倡导教师交流。开展城区优秀教师对农村边远薄弱学校的支教活动,引导城区学校与边远薄弱学校建立“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在各校开展“一帮一”师徒结对活动。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农村师资结构的改善,目前该县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88%、82.45%,绝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通过了计算机、普通话等级测试,成为农村中小学的中坚力量。(黄志刚 何寄安)

猜你喜欢

师资电脑辅导员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