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师德建设探究

2009-04-21张国平

消费导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新形势素质教育

[摘 要]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队伍中一部分人抵挡不住外来不良思潮的侵袭,出现了一些有悖于师德的不良现象。加强师德建设工作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新形势 师德建设 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张国平(1979-),男,陕西渭南人,广东医学院生物教研室,硕士,广东省东莞市。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工程。建设良好的师德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国际化对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使人们对师德的要求更严、更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1]明确提出:“必须把搞好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不违背教师这一职业使命的神圣。”

一、师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应该形成的指导自己行为的良好道德规范[2]。

师德不同于其它的职业道德,有其自身的特点。

从道德意识水平上来看,比其它职业道德有着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从道德行为上看,比其它职业道德有着更强烈的典范性,也就是为人师表;从其影响上来看,比其它职业道德更具深、广、远的特点;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影响需要事前充分评估并特别注意,因此它更具自觉性和目的性。

二、新形势下对教师道德建设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创新任重道远。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更新观念,积极在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氛围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二)现代化建设对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科教兴国关键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必须是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素质。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3]。

(三)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要求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合力、社会形象的关键因素。只有学校的自身条件不断增强,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的生源;只有教师团队精神强,才能取到大的科研 项目,才能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三、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这主要是由目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师德的社会作用决定的。

(一)目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师德建设的主流还是好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师德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多元的价值取向,扭曲的价值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逐渐呈现出复杂的趋势。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受其影响,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伴随而来,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对师德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致使一些教师走进了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误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的富有”等资产阶级价值观死灰复燃,他们不甘于清贫,不安心教育,以职谋私。一些教师对如何处理功利和奉献、竞争与谦让等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

许多教师没有认真践行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只注重教书,忽视育人,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个良性循环和不可分离的系统,也是自己的工作职责。有的教师上课较认真,但下课走人,对学生缺乏热情和关爱,在育人上没有用心下功夫。有些教师对“好学生”爱得真切,爱得投入,对“后进生”却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一旦他们犯了错误,或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对那些“屡屡不改”者,动辄“撵出教室”,甚至让家长“领走了事”。还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不能为学生作表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教师素质急待提高,师德建设急需得到重视和落到实处。

3.敬业和精业精神缺乏,业务上不求精深

敬业和精业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一部分教师认为:当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太劳神很辛苦。因此,对终身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不坚定,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对工作要求不高,业务上不求精深,不思进取,不求创新,不注重充实、提高自己;没有真正潜心研究如何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备课不能深入,讲课照本宣科,以至课堂信息量少,知识陈旧,死水般的教学,使学生学得索然寡味,贻误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良好时机,更谈不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所有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的,但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教师是塑造祖国未来人才灵魂的工程师,她肩负的育人职责,必然要求其具有在各方面具有超出其它社会职业的素质。

(二)师德的社会作用决定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对社会道德的重要作用是从它对社会的影响来说的,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师德影响着民族素质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在教育活动中的功能是对受教育者造型,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质量。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是成为国家民族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毫无疑问,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教师通过学生还会影响他们的家庭成员,影响到社会关系,影响到整个社会,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素质。

2.师德影响着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受教育是人类文明史的必然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没有一支高度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就不可能真正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而教师的职业,可以说是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影响人类未来的职业,因此师德建设也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

3.师德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师德建设是关键。

四、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策略

师德建设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其二是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师德环境。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师应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为之感到自豪。不能设想,一个对本职工作不热爱,不感兴趣的人,能够把事业干好。高尔基说过:“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树立,也正是来源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事业理想的追求。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观念,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追求宏伟的人生目标,启发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那种认为“听话、顺从”就是好学生的陈腐理念应破除。教师要以十倍的忠诚,炽热的爱去铸造锐意进取,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4]。

2.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严谨治学,探求创新”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一方面,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只有严谨的治学才能挖掘出广大教师的潜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创新中去,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其高尚的师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就能杜绝学生中的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不良学风,进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打下坚实的基石。因此,要积极倡导严谨的治学精神,踏踏实实做学问。另一方面,在科学和技术发展迅速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那么原有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需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核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

3.诚实守信,身正为范

诚实守信是教师的第一人品、为师的首要资格。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对诚信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有诚信的教师,才能培养有诚信的学生。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诚信意识,就是要教师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就是要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坚守、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忠于真理,力戒浮躁学风,避免急功近利;就是要教师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恪守职责,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是要教师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权益;就是要教师尊重科学规律,发扬优良学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师德环境

加强师德建设,除了加强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师德环境,也就是说强化师德条件。

1.要提高对师德教育的认识。学校领导,教育行政单位、教育工会以及社会各方面,都要提高对师德教育的认识,抓好师德教育。通过开展表彰、总结和推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活动,使教师明确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和完善各种奖惩制度和责任目标,开展教育评估工作,多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克服重智轻德现象。

2.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建立良好的师德素质教师群体。领导班子成员首先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民主的工作作风,灵活的领导艺术,办事公道。领导成员之间能团结互助。有这样的领导班子和教师群体,就能把师德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3.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针对目前学校教师生活上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应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使教师能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职守,以他们的高尚人格和楷模行为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五、总结

总之,一个有活力的学校,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新的世纪呼唤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征程中,教育需要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全面推进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无法替代。因此,大力培养教师的师德意识,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教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师德修养读本[Z]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

[2]王思震《教师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1)

[3]蒋传光《师德建设要在“硬化”上下功夫》,《中国高教研究》[M]2000,(5)

[4]黎琼烽《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探索》[J]2001(6)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新形势素质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