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弹性对供给函数影响因素的补充论证

2009-04-21李爱华曹灵芝

消费导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影响

李爱华 曹灵芝

[摘 要]厂商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正确把握市场。在研究厂商的供给函数时,必须要紧密结合不同商品需求的特点,通过探讨需求弹性来准确分析供给函数。

[关键词]需求弹性 影响 供给函数

一、问题的提出

翻阅国内各种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大都对需求函数的相关内容阐述详细且观点清晰、一致,但对于供给函数,特别是关于供给函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则大都很简略的概括,并且内容、结论都有所不同,也有些教材直接省略了这部分内容。笔者认为这种简略或省略是一种遗憾,使整个供求理论不够完整、严谨;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些结论都是矛盾的,还有些简单的基本结论似乎与现实市场状态并不一致,但书中缺少对结论的进一步解释。

鉴于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要探讨厂商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厂商获取利润的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对市场的正确预期。所以,笔者认为关于影响供给的因素必须要有清晰准确的分析,不应该省略。同时,由于影响厂商供给函数的因素较多,并且在不同的制约条件下,同样的因素对供给函数的变动却会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有必要细致探讨在不同制约条件下供给函数的不同变动情况。

二、基于需求弹性理论对供给函数影响因素的补充论证

本文将主要结合国内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经典教材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关于供给函数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论证。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从商品自身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五个角度,简单的归纳了影响供给函数的因素以及它们对供给函数的具体影响结果。

(一)关于相关商品价格对供给函数的影响。在高鸿业先生主编的教材中,对这个问题是这样阐述的“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例如,对某个生产小麦和玉米的农户来说,在玉米价格不变和小麦价格上升时,该农户就可能增加小麦的耕种面积而减少玉米的耕种面积。”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说明的是互替品价格变化对原来商品供给量的影响,属于供给的交叉弹性知识的应用,得到的供给的交叉弹性值为负数。其与互替品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正好相反。而我们都知道,相关商品分互补品和互替品两类,书中却没有提及互补品价格变化对原有商品供给量的影响,这是个缺憾。以汽车和汽油为例,假设汽油价格上涨,无疑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下降,即互补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负数。而汽油价格上涨,汽车的供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对此,我们能否延续着刚刚分析的互替品价格变动对需求、供给的影响规律,而简单的说互补品的供给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即汽油价格上涨、汽车供给量会上升呢?实际上,近年来由于国内汽车市场需求一直持续高涨,所以汽车总体供给量一直在上涨,但汽油价格上涨后,客观上使得汽车供给增速减缓,有分析人士认为:2008全年乘用车市场增幅预计会小于10%。显然,基于客观现实,“汽油价格上涨会促使汽车供给量上升”这一结论是得不到强有力支撑的。同时,我们也无法简单的说:汽油涨价,汽车供给量就会减少。因为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都要首先调查市场的需求。实际上,如果深入分析汽油涨价对汽车供给量的影响,就不得不把汽车至少划分为大排量和小排量两种类型来各自相对独立的进行分析。大排量汽车的需求者一般都属于公务用车或者在个人买车族中收入较高的群体,对这些消费者而言,对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小于1、即缺乏弹性的,油价上涨,无非意味着使用汽车的成本上升,或者再进一步更简单直接的视为汽车涨价,但由于其需求缺乏弹性,故而涨价对需求量影响不大,当然厂商也就没有必要大幅减少供给,不过由于其需求弹性小,厂商最佳的供给策略是保持产量稳定,而不是加大供给量。再看小排量汽车,由于需求者在购车族中大都属于中低收入群体,故而需求弹性大,所以油价上涨,会促使他们考虑是否还要买车、买什么样的车?于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2006年以来,确实有一些人放弃了买车的计划,而更多的还是选择了买车,但却进一步降低了车型定位。据市场调查分析,2008年的车市中高端小型车备受青睐,需求量、供给量都持续上升。显然,汽车市场供给量的种种变化与汽车的需求弹性密切相关。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关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对供给函数的影响确实没有一个唯一的直截了当的结论,必须要考虑原有商品的需求弹性才能得到相对正确的结论。

(二)关于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对供给函数的影响。在高鸿业先生主编的教材中,对这个问题是这样阐述的“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果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往往会扩大生产,增加产量供给。”对此,笔者认为,这个结论也有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修正完善。一是供给是指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显然,无论什么因素对供给函数的影响,都是在分析对现实供给量的影响,于是,在教材中的这句话里,应该更清晰的表述为:如果预期商品价格上涨,厂商会扩大目前的供给量。这样修改后就能够有效避免从生产到真正提供给市场这一时期内的供给数量变动的空白,使学生简洁明了的认识到:只要商品未来要涨价,现在就要加大供给。这也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动。可是7月份以来,大排量汽车的供给突然减少了,不是没有货,而是厂商囤积居奇,等待涨价后再提供给市场。显然,这与我们教材中的结论:预期价格上涨,增加目前供给量是完全相反的。导致这种事实的根本原因实际上也在于大排量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因为3.0以上的大排量汽车的需求者都属于单位或者高收入者,他们对大排量汽车的需求缺乏弹性,涨价或者提高税率基本不会影响他们的需求。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到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预期价格上涨,厂商会减少目前的供给量,而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预期价格上涨,厂商一般会增加目前的供给。这样的结论才更能帮助厂商做出科学的生产决策。

三、结论

(一)对于供给函数影响因素的研究,绝不能仅仅的把供给市场孤立到一个真空来单纯的分析供给。微观经济学一开篇就明确指出厂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因此,研究影响供给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供给函数的具体影响必须要联系需求,要把需求状况作为研究供给函数的制约条件。当然,这样也就使得供给函数的变化要比需求函数更为复杂、多变,也就要求企业家具有更专业、更高层次的经济学的知识。

(二)同一因素对供给带来的影响会由于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互补品价格上涨,对供给量基本没有影响;而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互补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原有商品供给量下降。同时,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预期价格上涨,厂商会减少目前的供给量,即囤积居奇;而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预期价格上涨,厂商会增加目前的供给量。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