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科研管理中横向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2009-04-21申金波

消费导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科研

申金波 曲 伟

[摘 要]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高校承接的横向项目越来越多,各高校由于发展目标定位的不同,对横向项目的管理也有所差异,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本文主要探讨了怎样管理横向项目,如何把握和处理横向项目与纵向项目、横向项目管理岗位与成果鉴定、成果报奖、申请专利等其他岗位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横向项目 纵向项目 科研

作者简介:申金波,男(1980-),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科学技术处,主要从事横向项目管理工作; 曲伟,男,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科学技术处,主要从事成果管理工作。

横向项目作为学校与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协议,其经费的增长是学校科技工作不断进步的标志和基本推动力量。然而如何对横向项目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正成为学校科研经费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同时如何更好的把握和处理横向项目与纵向项目、成果鉴定、成果报奖、申请专利等其它岗位的关系,又成了学校科技工作能否全面迈上新台阶的关键。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一、针对横向项目自身的数据挖掘和管理

(一)对横向项目的立项严格把关

横向项目的管理工作不仅仅表现在高校科技经费的不断增长,更成为各高校科技实力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横向项目的立项必须审慎。首先,各类横向科技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负责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审查。院系学术委员会或负责人要对项目负责人的科研能力全面评估,确保项目负责人或其科研团队有完成项目的实力。然后,科技处横向项目管理负责人负责合同的法规审查。最后经过主管校长审批后方可签定合同。

(二)加强对横向项目执行过程的监控和追踪

项目一旦立项,项目负责人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期地完成项目,不能随意更改计划。如果出现特殊状况,不能按时完成的,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写出书面材料经由院系审查后及时上报学校科技处,再由学校会同主管部门及其所在院系与合同对方协商处理。项目负责人如因出国等原因调离学校,则应对在研的科技项目进行调整,更换项目负责人,把所负责项目的进展情况、图纸资料和软件等有关材料全部移交给新的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办理结转手续。

科技处对科技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各项目负责人要及时填写年度执行情况表,同时需提交阶段成果和论文报告,由科技处备案存档并统一上报至有关的主管部门。对任务完成不好,工作进度受影响的项目,项目所在院系应及时调整项目组成员,及时修订研究计划及目标,向项目主管部门或合同方提出申请,待申请批复后报科技处备案。对于综合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由科技处会同各院系及课题组提出调整意见,报主管校长批准。对因主观原因或失职而延误进度,造成严重损失和损害学校信誉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科技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及时向学校提交研究工作总结材料,经科技处审核后,报主管部门或合同对方办理验收、评审鉴定。

对项目经费较多执行难度比较大的项目,要经常与甲方单位沟通,及时接收和处理甲方的反馈意见。这样可以及时得到与项目相关的有益信息和指导性建议,使项目执行少走弯路,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与对方巩固合作关系。

(三)加强对学校经费贡献较多的项目负责人的跟踪管理

科研经费较多的教职工不仅是学校科研经费增长的中坚力量,而且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的适当奖励,激励他们不断攀上新的科研高峰。对他们的科研动向要时时关注,尽可能地给予支持,这样可以充分挖掘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的潜力。

(四)不断发掘和培育新的科研力量

任何一所高校都希望自己的科研力量越来越强,科研经费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校在爱护老的科研力量的同时,积极发掘和培育新的科研力量,以使科研队伍不断壮大,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要慧眼识人才,用心关注一些新的开发类项目中经常出现的新人。这样既有利于发掘新的科技力量增长点,同时又对学校科技平台搭建和团队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五)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定期走访院系

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定期走访院系,向各院系教师宣传新的科技政策,汇报和讲解近来横向项目签订中的一些问题、应注意的事项以及特殊的优惠政策等,同时全面了解教师的科研动态,鼓励全校教师了解和参与科技工作。分阶段向各院系汇报经费完成情况,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二、正确处理横向项目与纵向项目的关系

科技项目按计划形式、合同形式和委托方式等特点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纵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省市、部委各类计划项目,各类基金项目和学校下达的有关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包括各类同企事业单位签定的科技项目。如何协调横向科研项目和纵向科研项目之间的关系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的科研和社会结合地愈来愈紧密,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因此,各种渠道的横向课题也不断增加。如此以来,原来以纵向项目管理为主的高校科研管理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挑战:一是如何在充分支持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争取科研资源的同时,真正管理好横向项目;二是在纵向和横向项目的管理中,应如何区别对待,以及区别的依据和分寸如何把握。

高校的发展目标不同,对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的管理和考核也就不同。如果一所高校把自己定位为研究型的大学,那么它就会更为重视纵向项目的研究,因为纵向项目基本上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或者探索性质的问题研究。如果高校只是想更多地获取办学经费,就会更重视横向项目的研究。就笔者所在单位而言,从历年的经费情况来看,纵向一般申请成功的概率或高或低,总体经费额也相对较低,甚至有的纵向项目只是立项并不划拨经费。而横向经费相比较还是多些,但由于学校要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所以学校虽然现在纵向经费不是很多,但还是要更重视纵向项目的申请和研究。在科研管理和考核时,纵向项目经费换算成考核分时分值更高,目前纵向经费依其等级不同大约是横向经费换算分值的3-4倍。

三、横向项目管理岗位与其他科研管理岗位关系

横向项目管理岗位要加强与其他岗位的合作、信息宣传与共享,促进学校成果转化,从而增加有关专利、成果转让类项目的签订数量,实现横向科技经费的快速增长。由于横向项目管理人员对横向项目的内容和签订过程相对比较熟悉,笔者认为横向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协助项目成果的鉴定、报奖以及专利申请。根据对横向项目情况的了解,可以筛选出相对优秀的项目进行鉴定进而报奖。横向项目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项目中新的开发类项目的审查和监控,以便及时说服项目负责人准备做鉴定、报奖等一系列工作。这样既可以有的放矢的提高学校鉴定、奖励的数量和水平,从而提高报奖的质量和成功率,同时又可以反过来促进与其它单位的横向合作,增加经费的数量。

四、对横向项目管理的建议

首先应当以建立现代大学的科研管理制度为目标,创建出符合本校实情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体现国内、国际标准的体系。笔者认为这样的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要包含建立科研管理部门本身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同时又应该包含对学校各院系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甚至可能还有与科研相关的管理部门的协作管理制度。具体可以解析为五个方面:

(一)重视团队和基地的建设

企业和高校有很大的不同。企业的需求往往是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它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人共同工作,统一协调,提供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而大学中每门学科的划分都有其学术依据,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的出现本质上也大多是出于学科自身内在逻辑系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或主要不是为了适用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诞生的。这就要求高校的横向项目负责人有组建一支能高效完成项目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团队的能力。高校要鼓励不同领域的教师加强学术沟通和交流,树立团队意识。科研管理部门要定期发布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的需求信息,给教师提供信息共享的平台。同时,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和相关企业保持固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把企业建设成高校的技术实践基地。

(二)重视与企业单位的双赢合作

高校科技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无论是纵向项目还是横向项目,对高等院校来说都很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要在重视争取国家项目的同时,也应注重积极开拓与企业的横向协作项目。市场经济中,企业和高校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企业与高校的横向联合成为双方共同的需求。企业和高校的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有强大的科研力量和良好的实验设备,企业有技术需求和资金,二者联合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而且高校可以迅速将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使高校的科技优势能够通过企业转化为市场竞争的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学校要有走出去的意识,大力宣传学校的科技优势和最新成果,吸引相关企业将生产中遇到的自身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信息反馈到学校,进行联合开发、共同攻关。学校科研人员也要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科技需求信息,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学校成为企业的技术源泉。

(三)重视基础科研能力的发展

从研究层面来看,一般纵向项目要比横向项目的理论水平要高,但是一般横向项目要比纵向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要高。笔者认为对于偏向于理论研究类的横向项目可以建议其负责人申报纵向类项目,纵向类项目的研究可以为横向类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横向项目虽然是应用性研究,但更需要深厚的的理论基础。在积极签订横向项目的同时,更要重视基础科研能力的发展,在深厚的基础理论积淀上的横向研究才会快出成果、出好成果,这样的横向研究才真正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的市场观念淡薄,重科研、轻推广,重水平、轻应用。主要是因为高校缺乏科研成果推广的激励机制,科研成果的考核缺乏实际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目前高校所采用的职称评定和晋升的办法也对科研成果转化产生了不利影响。晋升是与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完成数量挂钩的,其成果的应用性常不被看作是学术水平高的有力依据。这就造成了过分追求成果的学术性,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而真正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往往并不适于发表。衡量成果是否真有价值,应该以其产生的效益、产品的技术先进性、产品的价值和成本等诸多因素作为考核标准,而非仅仅来源于论文或专著。因此,科技激励机制应当进一步完善,要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其取得的经济效益,以成果转化后的效益水平作为考核的重点,提高成果的应用转化率,以市场为导向,以各学科优势为依托,使科研人员在选题立项时,充分考虑成果的可转化性。科研人员在评定职称或晋升时,不仅应考核科研成果的水平、论文专著的发表数量,对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要考核。

参考文献

[1]宋传增、刘迎春、陈怀明、孙丽华,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的改革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3(3)

[2]马修水、沈微青,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科技论坛,2003(1)

[3]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猜你喜欢

科研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研讨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