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2009-04-15肖家亮

绿色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摘 要: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作者根据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了在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注重地方特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设想。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收稿日期:2009-01-19

作者简介:肖家亮(1965—),男,广东始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经营管理、自然保护区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2-0025-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愈来愈高,“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也悄然兴起。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粤北重地韶关市始兴县的西南部,面积约7113hm2。山势大都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南高北低。保护区内林地有7015hm2,森林覆盖率高达98.6%。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区内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南岭南缘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分布较集中、原生性较强、具有代表性的、我国特有的比较原始的季雨林区,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森林植被的典型代表,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区内植物种类繁多,经调查鉴定,南山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79科565属1039种,栽培植物共有40科62属70种。其中列入国家Ⅰ级重要保护植物有3种,国家Ⅱ级重要保护植物有11种,占广东省列入国家保护植物89种的12.36%。区内经调查鉴定,有重要保护动物共有21种。其中列入国家Ⅰ级重要保护动物有2种,国家Ⅱ级重要保护动物有21种,占广东省列入国家保护植物117种的18%。保护区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发展基地。

1 开发生态旅游自然条件分析

南山地貌复杂多样,森林景观类型丰富,奇花异草为森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区内潺潺流动的溪水、飞流直下的瀑布,与山间飞翔的蜻蜓、蝴蝶与小鸟,为南山添上生态旅游动态之美。区内有多座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如卧龙,有的如坐虎,有的如卧佛,有的如婷婷玉女。区内山地蜿蜒起伏,因海拔较高,湿度大,云雾时常环绕山峰。尤其当雨季来临的时候,远远近近的山峰在云海中沉浮,举目远眺,深深浅浅的绿色森林,犹如披上一层轻纱,神秘而迷人。因此,南山的生态旅游资源,既具有纯天然风光的观赏价值,又具有极高的艺术、美学、文化和科学价值。整体来说南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以下优势:

(1)石峰景观。它是由于花岗岩的基岩裸露而形成的山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不少乔、灌木及奇花异草生长,令人浮想联翩。

(2)峡谷景观。由溪流沿岩石节理下蚀而成,较大的峡谷主要分布在中拔河和左拔河的上游,横断面呈“V”形,峡谷的上部宽广,谷底深邃狭窄,谷坡陡峭。谷底河床纵比降大,河床遍布大大小小的岩石,溪水长流,景色怡人。

(3)水域景观。自然保护区内的五大水系,象一条条彩带一样悬挂林海的沟谷,腰缠众多清澈秀丽的水体,主要包括瀑布、水库和池塘等。

(4)生物景观。南山山地的海拔高低差异悬殊,相对高差超过800m,从山麓至山顶可以观赏到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常绿阔叶或针阔混交林等。

(5)动物景观。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拥有野生动物有216种,水域中的浮游动物有43种。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升高,游客可以观赏到溪谷平地带、溪流水域带和山林带等栖息的不同动物种群景观。

2 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项目分析

根据该保护区的自然景观资源特点和区位环境的分布情况,拟将旅游项目做如下规划:

(1)开辟生态农庄。种植南山拥有的资源植物,如野果类植物、茶、桑、中草药材及各种野菜,可辟出一块田地,让游客可以自己动手,体验种菜之乐趣。

(2)可建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园、科普教育园、步行径,观赏动植物形态。

(3)穿越实验区步行径,进行原始森林探险。

(4)开辟森林浴场,进行森林浴。

(5)其它景点项目:钓鱼、烧烤、露营、瑶寨风情、涉水旅行等。

3 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

(1)生态性原则。即贯穿生态旅游发展的中心原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的开发,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很容易打破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采取生态性规划、生态性开发、生态性经营管理,在发展南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时显得尤为重要。

(2)区别传统旅游的原则。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项目内容形式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使游客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让游客们在游览时,爱护花草树木和鸟类及其他自然资源。

(3)知识性原则。生态旅游具有相对的脆弱性,这也决定了保护与开发对于知识的依赖性。旅游者、经营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待于他们知识文化素质的增长。全面进行知识导入,能使生态旅游的主体、客体在发展中提高意识。

(4)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保证,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不同区域人群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是当代人与后代人具有同等生存、享受的机会与权利。

(5)广泛参与性原则。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保护区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关心和努力,而且还需要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只有多方参与、广泛合作,才能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建构雄厚的社会基础。

(6)整体协调性原则。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而非最大化。在实践中表现为对游客流量的控制,即在环境容量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游客的流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获取相对优化的经济收益,而不能为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而置环境成本于不顾。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均衡、全面、协调为目标。

4 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1)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和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有科学的规划[1],搞好区域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宣传、项目布局和市场营销。要重点研究区域生态规律和文化特点,研究环境承载力,推出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打造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形象,形成一定的品牌竞争力。

(2)推出特色产品、绿色产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要有生态特色,并开发多层次生态旅游产品[2],如森林、阳光、保健、健身活动、科普活动、绿色食品、绿色人居、特色文化、民族风情等。

(3)推崇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资源开发要引入知识经济内涵。南山当地政府应加强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健全体制、法制,推动开放和发展。保护区资源开发要以高科技和信息技术推动资源高水平开发,永续利用,要利用现代技术和高科技对自然、人类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

(4)推动当地文化发展,强化生态旅游的文化投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是有区别的,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不一定都能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优势。在生态旅游开发上,不仅要讲比较优势,更要研究和形成竞争优势。单纯的资源比较优势只能说明宏观问题,说明具有旅游开发条件。而只有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行为、经营行为、资本运作能力才能形成现实的旅游竞争力,带来效益。而旅游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是产品附加价值增加和实现的内核,生态旅游文化的协调发展是区域整体产品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关键。

5 发展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游客的进入,资源的开发,都会对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开发南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力求保持自然资源的原始本色。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领悟自然原始风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应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为前提,尽量让保护区内的景观以原始风貌出现,尽可能少的对景观进行改造。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规模应该与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在不打破生态平衡,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对保护区的开发规模作出合理的规划。

(3)注重对保护区内部容人量的科学管理。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对游客、居民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若超过环境的承载量,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造成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就得不到可持续利用,所以应该加强对生态旅游区容人量的科学管理。

(4)自然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其它设施的建设,不能引起景区内环境质量的退化,不能诱发自然灾害。

(5)注意自然保护区内环境的保护,对游客的素质、数量进行限制,防止景区内的废物垃圾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景区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4]

6 结 语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就是按生态学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风景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采用系统学和旅游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特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旅游产业,这是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效益相统一的旅游资源开发新路子,也是健康环保的战略性选择。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把生态科学和旅游科学相结合,是实现健康环保、生物多样、改善生态、回归自然、协调人地关系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彭明勇. 论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J]. 特区经济,2006(5) .

[2] 杨絮飞.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 , 2008(3) .

[3] 石金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3.

[4] 李星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03.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说创新发展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教师发展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