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侠影视作品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09-04-15庄长宽郑建福

电影文学 2009年23期
关键词:武术发展

庄长宽 郑建福 余 刚

[摘要]武侠影视作为影视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占据了影视市场的半壁江山。武侠影视的多样性和广泛适应性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的观众,也为武术向世界范围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武术影视中存在的商业化运作和国家武术主管部门缺乏对武术事业的总体规划,使得武侠影视没有规矩可循,随意发展,粗制滥造和无限夸大的东西影响了武术和武侠影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武侠影视;发展;武术

自从武术和影视联姻后。武侠影视作为兼顾武术和影视的一种综合传播方式。以其特有的传播便捷性和受众的广泛性,使武术和电影事业的发展都有了新的天地,武术借助影视传媒的聚焦效果在短时间内把武术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武术和影视联姻后100年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度,已经远远超过从武术诞生到和影视联姻前几千年的发展时间。影视业因为找到了武术这个诉求对象而把自己更加丰富和饱满起来,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一、影视作品的历史回顾

1开始阶段

与武术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武侠影视也产生于普通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感悟。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也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一部武侠电影,因为里面拍摄了同名京剧里面的一个武打场面。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最卖座的类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咱们这辈人都没缘一看的《火烧红莲寺》,一共拍摄了18集,要不是因为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爱国之士对这种所谓精神鸦片不满,武打片还会继续成为当时卖座电影的主流。…

2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复兴。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此后历经近50年,黄飞鸿成了中国武打片的一个著名品牌,前后有十余位影星表演此类题材近百部。但是此期间的武侠影视比较单调,影响也不是很大。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罗维指导的港台武打片《唐山大兄》和《精武门》的出现,不但捧红了李小龙这个国际驰名的功夫巨星,而且也为武侠影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形式,并且使武术迅速风靡世界。李小龙主演的片子也登上了多个国家的影视排行榜的榜首位置,使世界人民真正认识了中国武术,李小龙也因为他的这些影视片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的偶像。进入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的出现又为中国武术打了一针兴奋剂,使全国青少年迅速形成了武术热,《少林寺》的成功,不但成就了李连杰的武打巨星地位,也在全国掀起习武热潮,带动了数以千计的武校的产生,为我国武术事业的产业规模打下了量的基础,少林寺也因此成为世界名寺。又一个划时代的作品。

3高科技阶段

21世纪,以《卧虎藏龙》《十面埋伏》和《英雄》等为代表的电影把武侠影视带进了另一个境界,高科技运用无处不在。另外。这些影片都是大制作、太投入,制片观念和方式都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或者更具体点说是受到了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以高科技电子技术来制造视觉奇观吸引观众,所面向的观众也从中国观众向全球观众扩展。特别是《卧虎藏龙》更加把高科技糅合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影片中主人公在京剧鼓点下轻盈地飞檐走壁,掠波踏浪,剑走轻云。这种中国式的视听奇观吸引了西方观众的视线,西方观众看着好玩,而影片中人物发乎情、止乎礼的东方式的感情表达,西方人同样看了神往。“理解不理解是一回事。看着热闹不热闹又是一回事。”《英雄》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人物飞来飞去,据说是表现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故事以刺杀秦王为背景,借用日本影片《罗生门》叙事方式,运用高度刺激的色彩。《十面埋伏》中。长矛、竹林、盾牌、飞刀等给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在色彩的运用上比《英雄》更进了一步,其色彩和图案的设计美轮美奂,精彩绝伦,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也是中国电影继李小龙武侠电影之后的另一个中国武侠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烙下的深重符号。武侠电影的主角也由武术高手表演变成由高科技表演,武侠影视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后也进入了一个怪圈。

二、不同武侠影视作品的生存现状

武侠影视从实战转到虚构,从地上跑到天上;发展到今天。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现实中的武术通过影视手段的剪辑、处理形成的写真性武术影视作品。另外一种就是通过电影各种制作手段,处理、剪辑、拼接形成的纯欣赏类武侠影视。

1写真类武侠影视作品

写真类武侠影视作品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并且没有专门的演员。电影的功能也只是把这些事情进行简单的剪辑、处理。这类影视的代表就要算20世纪90年代搞得红红火火的散打王争霸赛,当时的散打王争霸赛已经成为国内的知名武术品牌,并且被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买去转播权,这也是除去奥运会、亚运会外中国惟一把转播权卖到国外的节目。只是很遗憾,由于某些人的贪婪和某些单位的运作不好,把很有希望的一个节目,一个中国写真武术作品的推广平台扼杀在了摇篮里。这应该算是中国武术界和中国影视界的共同悲哀。

另外的代表就应该算河南省搞的“武林风”以及中央台搞的“武林大会”。这类武侠影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真实性,虽然没有高科技武侠电影那样精彩纷呈、赏心悦目,但是一招一式的真刀真枪还是让已经厌倦吹牛影视的观众大为喜悦,并且发展趋势越来越猛,成为武侠影视的一大亮点。以武林风为例,2004--2006年在河南省的收视排名(表1)可以看出观众对这一个节目的喜爱程度。

2纯欣赏类武侠影视

纯欣赏类武侠影视作品,主要是为了使观众赏心悦目、休闲娱乐。对影视的内容少有观众会去追究。对于这类影视作品也可以分为写实类和写虚类。

(1)写实类武侠影视。写实类武侠影视是建立在武术动作的基础上,接近现实的格斗,在里面高科技手段运用的相对少点,它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里面的表演者大部分都有武术功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武术的美感和动感,这类代表影视以李连杰、成龙、甄子丹、史泰龙、施瓦辛格等人的影视作品为主。

这类武侠影视还具有可看性。事实也证明这类武侠影视具有比较强大的生命力。这类武侠电影中近年来还出现了以成龙等为首的喜剧类武侠电影,像《奇迹》《A计划》《宝贝计划》等都是此类电影的代表,寓喜剧效果于武打动作之中,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体验到武侠的刺激和惊险。另外一个喜欢把武侠电影搞得无厘头的,其代表周星驰。他的作品真实里面带荒诞,笑谈里面带鞭笞。像《大内密探零零发》和《神龙教》等,给人出乎意料的剧情和镜头效果。

(2)写虚类武侠电影。这类电影的特点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到处找一些有名、无名的角色来对电影内容和武打动作进行无厘头的设计。对电影中的场面搞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超人之举。这类电影的代表如《蜀山剑侠传》《功夫》《东方不败》等。其中很多电影应该说受到了金庸、古龙、

猜你喜欢

武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华武术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武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