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的绝唱

2009-04-14张晓倩

电影文学 2009年22期
关键词:服饰细节语言

[摘要]本文从服装、音乐、对白、人物等多种电影要素来解读《霸王别姬》,让读者重新忆起它、分析它、以它为视角,进而分析整个中国电影市场。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电影市场,相信中国电影一定能在国际电影节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关键词]服饰;细节;语言

《霸王别姬》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一部让港产商业片失色万分的电影,一部让人既惊喜又担心的电影,一部耐人寻味却抱有遗憾的电影。

它是大陆和香港演员联合出演的电影,在那时,双方演员合作的并不多,这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影片上映时正是港产武打片和警匪片风靡的时代,文艺片的票房低得可怜,《霸王别姬》却成了奇迹。所以,在众多影评人为中国电影感到欣喜时,又有人担心,会不会将来没有电影能超越它?《霸王别姬》成就了很多人,唯独让张国荣与影帝失之交臂。

最近,一部《梅兰芳》不仅让人从《无极》《英雄》等大投资、大明星、内容空的影片迷雾中跳出来,而且让很多年轻人对我们的国粹产生兴趣。可仔细琢磨,它不过是第二个《霸王别姬》罢了,模子好,复制品的质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一、美丽如衣

最能反映时代特色的是什么?是服装,这只是个电影中的细节,但是还是值得人们去研究的。上千年来,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对服饰的品位永远是当下主流的代表。

《霸王别姬》发生在一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蒋雯丽的旗袍肥大、袖阔、有滚边。这是清代女性的标志型服装:保守、不显腰身。

到了民国时期,女性除了少数穿洋装外,还是以旗袍为主。但那时的旗袍已经明显得到了改良,收紧了腰身、取消了滚边、袖子也明显变窄缩短。女人的绣花布鞋也在逐渐地被皮鞋所取代。男人虽然还是着长衫,但是已经很少有人再穿长衫、马褂、瓜皮帽的清代“老三样”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是那时很风靡的时装,而作为名角的张国荣和张丰毅则穿着当时最流行的打扮:分头、中山装、尖头皮鞋。建国后,尤其是“文革”时期,几乎男女老少走在街上都没有差别,蓝、绿、土黄的军装,即使是灰色,也是很少见的,只有领导也才穿,单调乏味。“艳丽”在那个时代是极为反动的词语。

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美丽的时刻。影片对于服饰进行了很细致的处理,没有任何一处让人觉得有“现代”的不协调。服饰不仅与时代相协调,也与人的心情和所处位置相辅相成。

巩俐在片中饰演一个妓女,后来通过自己的争取从良为人妇。妓女从良,以正室的名分嫁人,这在当时是妓女们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她做到了,一袭红嫁衣,乌发盘成髻。这是巩俐最幸福也是最美丽的时刻,她嫁了自己最爱的人。

命运作弄,程蝶衣是男子。就像他小时在《思春》中唱道:“我本是美娇娘,如今却成了男儿身。”他不能光明正大地爱师哥,可心中的占有欲让他几乎变态的依恋师哥,不同意师哥娶亲,想让师哥陪他唱一辈子戏,差一分一秒都不行。

与师哥在台上唱《霸王别姬》时,是他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在台上,他们是“夫妻”,台上只有他们两个,而虞姬的戏服,便是他与师哥“夫妻”的证明。

巩俐在戏中选择了死亡,因为她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一个时代的动荡,敌不过自己爱人的一句话。她死时穿着自己最爱的嫁衣,成亲,她这辈子都没有后悔过。

蝶衣同样选择了死亡,他永远都爱看师哥扮成霸王的样子,因为霸王是虞姬的丈夫,即使他们被打成右派,他也要拿起笔一点点的帮师哥把画花的妆勾好。他死时穿着虞姬的戏服,那也是他认为此生最美丽最幸福的一件衣服。他死在了戏台上,他说要和师哥唱一辈子的戏,他做到了。人,有权选择穿着自己最美的衣服走向尽头……

《霸王别姬》的服饰非常严谨,丝毫没有“混搭”的迹象,不仅能强烈地反映出时代特征,而且也暗示着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二、戏如人生

一部电影里,音乐便是它的血液,没有音乐的电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有了激情没有了活力,那么,这部电影是干瘪的,是失败的。

在《霸王别姬》中,它的音乐充满了跌宕起伏和悲欢离合,它是我们的国粹——京剧。

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离开一个字——戏,它是一条线,贯穿着整个故事。

程蝶衣,因为进入了戏班子,与师哥相识。从小时的《夜奔》《思春》到两人长大后的《霸王别姬》唱响梨园,两人就没有分开过。衣、食、住、行都在一起,这种默契成就了两位名角,他们成了红极一时的偶像。那时,也是蝶衣最为幸福的日子。

当然,这种幸福不会长久。霸王和虞姬之间出现了转折。葛优在戏中的角色相当霸道,他用他引以为傲的知识和权力企图把张丰毅挤出《霸王别姬》。殊不知,他只是个玩弄文化的小丑,他低估了师哥在蝶衣心中的分量。葛优凭借自己的优势游刃有余的穿梭在整个民国时代,无论是军阀割据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内战时期。他都是当时的知名人物。可是他也同样低估了共产党的智商,他在被执行枪决前,还想像他心中的霸王那样走四步。是三步还是四步?他和张丰毅争了一辈子的事,可最终,我们的法警同志还是没能让他迈出第四步。因为他只是个小丑,终究不是霸王,觊觎霸王的位置,没有好结果。

霸王成亲了,新娘不是虞姬。这恐怕是蝶衣这辈子最痛苦的时刻。于是,《霸王别姬》唱不下去了,那时是蝶衣红得发紫的时候,那时是蝶衣与师哥闹别扭的时候,没了霸王,蝶衣一个人唱《贵妃醉酒》,蝶衣此时内心就像杨玉环一样高傲、孤独,用一种特有的任性等待着师哥回心转意。

蝶衣与师哥从《霸王别姬》到《贵妃醉酒》再到《霸王别姬》,分分合合,两人的心态都不似从前。他们历尽沧桑,巩俐与张国荣也不再像从前那样针锋相对了,蝶衣毕竟从前还是孩子。从民国到新中国建立,大家都经历了太多太多,生活已经把蝶衣的小性儿磨没了。两人再次合作《霸王别姬》,观众变了,龙套也变了,除了演员都变了。

“文革”开始了,蝶衣的弟子打着消灭封建残余的旗号试图取缔蝶衣。可他犯了与葛优同样的错误,就像当年蝶衣的师傅曾经对他说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他也有他的路要走,可他却选择了别人的,不要试图插进《霸王别姬》,它只属于他们,虞姬的东西不属于他,他却奢望,结果却被其所累。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电影《霸王别姬》对于观众是戏,可戏中人又在为戏中的观众演戏,他们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角色和特定的位置,如果发生偏移,站到了不属于自己的轨迹,那么,他终究会形神皆灭。

程蝶衣是个完美主义者,民国时期,他不许别人来破坏他和师哥的二人世界;“文革”时期,他不许他的徒弟来破坏京剧艺术。因为在他心里,这些都是完美的东西,如果这些不够完美,他宁愿不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在他身上特别合适,他只是太爱自己了,只是太喜欢沉迷于他那个美丽的幻境里了。在那里,只有师哥和他,他们在好好地唱戏。

两人的最后一次合作是在“文革”后,一切都已物是人非。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龙套换了人,戏班子没了,老板

也不在了,就连下面的座儿(观众)又有几个是从前的那些老人儿?只有角儿没变,可是他们的心境也还是变了。

站在戏台上,两人回忆着小时唱戏的情景,忍不住发笑。原来蝶衣还是唱反那句:“我本是美娇娘,如今却成了男儿身。”他曾经因为师哥,改过来。可是这次还是唱反,唱成:“我本是男儿身,如今却成了美娇娘。”因为。他早已面对现实,因为是男子,所以他们永远都没有结果,他同样失去了希望。两人唱了半辈子戏,《霸王别姬》中虞姬拔剑白刎,蝶农同样选择了这条路,同样的方法,把自己的人生结束在了戏台上,他真的与师哥唱了一辈子戏,能和师哥在唱戏的过程中死去,他满足了。

三、往事如昨

《霸王别姬》是一部比较早期的影片。现在,张国荣去了,张丰毅、巩俐、陈凯歌等人都成了国际知名人士。

当现在的一些少男少女们在追逐《王的男人》时,是否有想过,那只不过是《霸王别姬》的韩版罢了。在盲目崇拜国外电影的同时,是否会有人想起过我们中国电影?支持中国电影,要比盲目媚外踏实得多。

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不可小觑的力量,从一开始,中国电影是外国电影节的“西洋镜”,到现在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他正以快速、健康的姿态成长在人们心中。

当然,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不免走人误区,一味地追求大规模资金投入、超豪华的演员阵容、画面的绚丽唯美,这让我们好多的电影在国际各大颁奖典礼上吃尽苦头。电影的本质是什么?是故事,是给观众讲故事的一种方式。电影是一种艺术,艺术追求品质,艺术如果本质是空洞的,辅助的东西再绚丽也不过是喧宾夺主罢了。

这就是前一阵子中国的电影似乎出现的瓶颈状态,故事的创新度很低,自从《卧虎藏龙》在奥斯卡上出尽风头后,大导演们似乎就盯上了古装片,认为那是个捷径,结果出现了《夜宴》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让人欣喜的是中国电影现在的回暖让观众们看到很多好片子。无论是功夫片、文艺片、古装大片还是轻喜剧,我们的电影都与以往不同。事实就是,我们长大了,中国的导演在成熟,中国的电影也日趋成熟。谁都不免在成长的过程中走些弯路,可我们回来了,那么,进步的就不止是一个台阶。

现在,当《霸王别姬》中的这些演员拿奖拿到手软时,是否还会有人想起《霸王别姬》?往事如昨,比起那时,中国电影已经不再暗淡。往事如昨,整部电影里从演员到导演今日都已星光璀璨。不能不说,是他们成就了《霸王别姬》。

一个戏字,贯穿了人物的生、离、死、别;一个戏字,点亮了人物的喜、怒、哀、乐。

朱唇轻启眸脉脉,婉转蛾眉艳如歌。

步履飘飘态婀娜,肤赛凝脂羞娇娥。

这是我对程蝶衣的形容,可写完,又想涂掉。原来,不是什么都可以用文字来形容;原来,文字可以如此苍白。

现实中,张国荣,也以他特有的方式离开了我们。他,恍若降落人间的仙子,一尘不染而来,却风尘仆仆而归;他,貌似堕落街角的灵魂,每个毛孔都沾满了世俗,却选择极其清高的离开。

时间,就像手里的沙子,我们无论是攥紧拳头还是摊开手掌,都不可避免它的流失。我们能做的,只有记住。

往事如昨……

不得不承认。现在中国电影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由于各种不同的元素充斥着我们的市场。当然,好的电影是要经得起甄别的,中国的观众品位也不断升高,我们当然不希望《霸王别姬》成为后无来者的电影,好电影也总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中国电影终究会摆脱在奥斯卡上只提名不拿奖的状态,相信,中国电影终有一天会成为奥斯卡的赢家。世界的是中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的。

[作者简介]张晓倩,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服饰细节语言
动物“闯”入服饰界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