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说艺术市场之江湖

2009-04-14顾维洁

金点子生意 2009年4期
关键词:艺博会马修江湖

顾维洁

在市场江湖中,当代艺术到底有没有戏?我以为,当代艺术被人猜疑:正常,因为枪打出头鸟:被人炒作:正常,有钱赚没人愿意放弃;当代艺术有戏没戏:有戏!

1991年,马修·斯洛托夫(Matthew Slotover)留意到了YBA和他们的独特创作于是马修为他们创办了弗里兹杂志,以及后来的弗里兹艺博会。在无数的争议和质疑声中,人们开始接受当代艺术甚至学习当代艺术。十多年后的今天,耸敦东区已经成为了艺术圣地,YBA发展壮大,达明安·赫斯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当初那些到萨奇画廊、弗里兹艺博会来猎奇的欧洲收藏家,也逐渐成长为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

他们选择当代艺术是有多重原因的。“现在人们购买当代艺术品,不仅仅源于他们与这个时代,这一代艺术家的共鸣,也是因为他们可以与艺术家本人接触,甚至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评判作品的好坏。这种摩登的生活方式,是许多人所追求的。”马修说。

或者,这样的阐释同样适用于对时尚与艺术联姻之解读。事情如此清晰明了,但要解读艺术市场的江湖则不太容易。是的,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这回挨了刀的艺术市场,倒让人发现出可爱来:比如说逐渐理智的买家已经不尽将目光盯着大哥们的作品,开始关注美术史中的艺术家和挖掘新的艺术家,当代艺术总成交的坚挺、经典艺术品的升温、中国书画的回暖都依然将资金盘符在艺术品周围;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在内地股市震荡、楼市观望的局势下,比去年秋季多了2亿元的资金,开始转战艺术拍卖市场。

当代艺术因为有了之前的炒作所以让人多少有点厌食,因为有了各类挖钱的机会所以有更多来源不明者介入。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盘整反思,让围聚在当代艺术边上的投机者散去,对有收藏原则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更好的机会?

猜你喜欢

艺博会马修江湖
我的江湖
生日谜语
艺博会“围城”背后的城市战术
江湖儿女
父亲和岳母的惊天秘密
马修曾迷上摄影
马修的夜晚
第14届广州艺博会多措施吸引高端客户
江湖
不问江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