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题材电影中的奥林匹克精神表达

2009-04-14张海灵

电影文学 2009年22期
关键词:表达奥林匹克

张海灵

[摘要]体育题材类电影激烈的场面往往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但里面所蕴涵的奥林匹克精神,如:“更快、更高、更强”“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强烈的爱国主义,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等,更能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彰显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世界和平进程的愿望和宗旨,将奥林匹克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确立一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

[关键词]体育电影;奥林匹克;表达

在浩瀚的电影史册中,以体育运动为题材的影片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它们或激励人们直面困境,或揭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那些经典的竞技场面让人们在观赏之后热血沸腾,由于比赛现场带给观众强烈的刺激、观赏以及身心愉悦,使之成为电影中的宠儿。奥林匹克精神凝聚了人类所有的美德和良好的愿望。“更快、更高、更强”这句著名的格言充分表达了人类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它激励着人们充满信心、顽强拼搏、战胜困难、超越自我、永葆生机,不断向新的目标冲击。“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告诉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公平竞争”是以友谊、团结和相互理解为基础,致力于建立一个“团结、友谊、进步”的世界。这些奥林匹克精神在体育电影中都有充分的表达,使观众在娱乐之后受到道德与心灵的洗礼。

一、电影与体育的结合

体育与电影的结缘由来已久。体育运动的广泛群众基础和体育比赛的跨国界竞争使电影和电视技术记录运动影像和展现体育精神成为可能。20世纪30年代有一部片子叫做《二对一》,讲的就是足球运动,就是两个足球队如何比赛;《体育皇后》中主人公在创造短跑记录后面对报纸的吹捧和灯红酒绿的生活,曾有一段时间骄傲自满,不思进取,以致成绩下降,这对现在很多明星也颇具警示作用。20世纪30年代真正称得上体育电影的应该是这两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制定,体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在一个时期内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体育电影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构成了新中国电影中独具体育兼艺术魅力的时代景观。在我国公演过的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体育题材电影还有很多。按照运动项目分类的话,篮球有《女篮五号》《战斗年华》《高中锋,矮教练》《空中大灌篮》等;足球项目有《京都球侠》《加油一中国队》《飞吧,足球》《狂迷》《球迷心窍》《神射手》等;排球有《沙鸥》;自行车有《神行太保》;拳击有《拳击手》《黑暗中的拳头》《灵与肉》;摔跤有《现代角斗士》;乒乓球有《五虎将》;曲棍球有《一个女教练的自述》;游泳和跳水有《女跳水队员》《美人鱼》《最后的情感》《隐形的翅膀》等;体操有《乳燕飞》《健儿春色》等,以体育的各种不同项目为题材,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展现了在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运动员们勇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付出辛勤的汗水去争取胜利的意志品质;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对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教育观念,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健身意识和品德修养,搞好人际关系和建立合作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侧面涉及到的各种运动项目与电影的结合。不但表现了体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赛场拼搏以及他们的生活与情感,而且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发展与状态。

二、体育电影中的“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Faster,Higher,stronger)是鼓励运动员要坚持不懈地参加运动、努力追求进步与自我的突破。这种精神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提出的:“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成为奥林匹克精神。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在我们的体育电影中表达得更充分。

体育题材影视剧的叙事手法通常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中的磨炼逐渐成长,讲述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为国争光的故事,这属于励志类影视剧,比如《沙鸥》《乳燕飞》《中国姑娘》《洛奇》《冰上奇迹》《愤怒的公牛》等。以运动员为中心的成长题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叙事元素:(1)由于强烈的爱好和不服输的倔强加入到体育竞技之中;(2)初战告捷滋生骄傲情绪,与队友产生矛盾和误解;(3)由于不能承受批评和比赛失利,开始脱离运动队;(4)经过教练的耐心教育和朋友的帮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5)遭受一次失败后毫不气馁;(6)取得一次胜利后更加积极投入训练;(7)最后赢得了梦寐以求的冠军。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又表达了人物在电影故事情节中面对强手时,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也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地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同时又表达了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更新,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

三、体育电影中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精神,参与的重要性自不用说,没有参与就没有奥林匹克运动,更没有奥运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今天,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用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主持讲道时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意义才能大大超出竞技体育的范畴。正是因为有众多国家、地区运动员的参加,才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成长和壮大,而且通过各国运动员的友谊和交往,奥林匹克运动更对全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这种奥林匹克精神多以“娱乐”方式在体育电影中得以表达,如《大李、老李和小李》《防守反击》《京都球侠》《高中锋,矮教练》等,以上优秀体育题材影视剧,在表现“娱乐”时基本能达到编导和观众的期望及要求。这是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奥林匹克运动非常注重娱乐性的表演,又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集体协作意识和等级意识,把道德说教和训练的方法与技能融为一体。

四、体育电影中的爱国主义

有一些体育电影以某运动员或者运动项目为叙事背景,重点不是讲述运动员的成长和体育项目的发展,叙事的重

点是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体育事业和个人的影响,通过不同的人生遭遇映射出社会的发展变迁,其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节。例如,影片《水上春秋》中主要通过游泳运动员的比赛和生活,来反映新旧社会的变迁和对体育事业的影响;《排球之花》中通过讲述教练员、运动员在“文革”中的遭遇,控诉“文革”的极“左”路线,讴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是通过中日围棋选手的友谊来控诉日本侵华战争;《战斗年华》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一二。师中一批青年人组成的“战斗”篮球队在球场上的痛苦与欢乐,战场上的牺牲与斗争;《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讲述了刘长春历经千难万险,一个人代表一个民族只身参加奥运会的故事,影片很好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展现了可贵的民族精神,将中国奥运第一人的人格力量和悲壮的时代背景融为一体,以史诗化的格调唱响了爱国主义的壮歌。

五、体育电影中的和谐世界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活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力图通过体育运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达到减少战争、促进和平的目的。其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国际社会的需要,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人类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使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并不仅限于促进这一运动的参与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还要承担起更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就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奥林匹克运动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理念的追求则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与“和谐中庸”之间的动态平衡,主张人与社会之间的休养生息,人与人之间的性善和睦,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等基本原则。体育电影用电影声画合一的叙事方式,通过特定内容表达奥林匹克运动中特有的人生主张、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奥林匹克精神渗透到具体的题材之中,隐含着传统的道德观来规范社会说教和引导观众。在这方面武侠片往往能够承担起多重责任,这也是中国武侠片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六、体育电影促进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

电影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过程产生。体育运动是人类认识自身、改善自身、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育题材电影传播、介绍体育和奥林匹克知识,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国家自豪感,宣传大众体育,介绍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的多样性,通过电影中的象征性中介物呈示榜样的行为方式,吸引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身体力行,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由于人的社会化贯穿一生,在最为重要的青少年阶段通过体育题材电影无意中学到的关于人的社会模式行为方面的信息,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通过体育题材电影进行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意味着对体育比赛或奥运会竞技体育比赛形式的介绍、展示。更重要的是展示体育和奥林匹克丰富的文化内涵,倡导“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世界和平进程的愿望和宗旨,将奥林匹克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确立一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达到《奥林匹克宪章》所提的宗旨: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表达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