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红塔山

2009-04-07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年8期
关键词:卷烟厂玉溪卷烟

阿 凤

胸前的兜里是一座矗立的红塔山,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很让人羡慕,这也成了当时很多人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一根红塔山,半个世纪的风雨,半个世纪的兴衰和荣辱,仿佛重新回到我们面前。

红塔山的品牌故事源于1959年。那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为表达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敬意,一家刚刚起步的卷烟企业加班加点,赶在国庆前夕特制了一箱卷烟,上面写着“送给毛主席”5个大字,送到北京中南海。

这一包烟以白色为底,上面的图案全是红色,红的塔,红的山,红的云……印证了那个年代的“红色浪潮”。

1959年,国家轻工部进行工业布局调整。从一家叫“华美”的上海私人卷烟厂调来30台“永进”、“新中国”卷烟机到玉溪烟叶复烤厂,一同前来的还有36名上海师傅。当时的企业领导决定依玉溪一座元代建造、“大跃进”时期被人们刷成红色的古塔为烟名,创制一个“红塔山”牌卷烟。

但由于红塔山是自创品牌,没几年就不允许生产了。直到1974年,“红塔山”开始重新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玉溪卷烟厂当时的决策者以无比的胆量和气魄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企业在生产规模、技术工艺水平、生产环境跨上新的台阶,玉溪卷烟厂成为了东方的烟草巨人。

最先发现红塔山价值的,是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商人。上世纪80年代初期,广东沿海地区时有卷烟走私现象,“洋烟”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他们来到云南,惊喜地发现红塔山在口味、质量、外观等多方面均可以与外烟媲美。这些精明的生意人马上做起红塔山卷烟的生意。到云南买烟,然后卖到广东,热火朝天的买卖使这批生意人成了第一批百万富翁。

市场是永远变化着的空气,在市场尚未完全放开的年代,能够买到红塔山,是件让人自豪的事。1994年,两烟交易市场上,很多买主为了把红塔山卷烟弄到手,互相比价,红塔山从第一次每条65元的报价被买主们炒到100元,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二级批发价,还有人高高地举起认购牌。最后结果出人意料,玉溪卷烟厂宣布当日不愿意成交。雄心壮志的玉烟人解释:红塔山不应只成为贵族消费品,它应该流通到更为广阔的地方,为更多的人所认识。

上世纪90年代,红塔山成为与“555”、“万宝路”等外烟抗衡的国产品牌。“当今的红塔山是男士们亮相的当家烟,是酒桌宴席上的必备品,是社交场上的大红娘,是倒烟爷的宠儿,是制假销假的热门货”。外国人把它看成是中国的“万宝路”,海外留学生风趣地说“抽起红塔山,不忘我家乡”。

i999年到2001年这3年,由于体制的转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另外还有假烟横行、地方保护主义阻隔等多方面的原因,红塔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

红塔人明白:红塔山需要在浴火中重生,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痛苦的历程。

红塔集团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如“激情攀登哈巴雪山”、“赞助珠峰测高”等,传递了企业核心理念:“山高人为峰”。消费者被深滦地打动,就2005年来说,红塔山荣获“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行业榜首,“中国名牌产品”等殊荣。

今天,红塔山在人们的手中传递,传递着的依旧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价值,一种梦想。记忆仍旧在沿袭,未来,在前行中到来。(编辑/零度)

猜你喜欢

卷烟厂玉溪卷烟
高中作文选粹
让破碎的生命站立:那是硬核兵哥哥的伟力
卷烟零售客户自律互助组织影响卷烟零售价格稳定的机制与方式
赤壁净化卷烟市场集中销毁12600余条假烟
从好,到美好
从好,到美好
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在卷烟厂的节能应用分析
一种高温高湿废气的除尘方法及其在卷烟厂的应用
市场监管如何服务于卷烟营销
简析如何降低卷烟厂空调的电能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