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闸老姚”的“拉闸”经

2009-04-07杨先武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年8期
关键词:订金第一桶金锅盔

杨先武

2008年9月25日,央行作出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后,在成都经营拉闸门窗生意的姚安全也和房地产大鳄们一样,长出口气。“我跟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如果房地产商的日子难过,我的拉闸门窗生意也会‘很秋。”

事实的确如此。去年以来,姚安全的销售业绩大幅跳水逾40%,月营业额降低至20万元左右。不过,即便这样,他也能每月稳赚几万元。

迫于压力外出打工

“倒退回去三年,才是拉闸门窗生意真正的黄金季节。”老姚回忆说。那时,每天从西安、西藏、贵州等地飞来的订单让他忙得不可开交。“新增了50多个工人还是忙不过来,每三个月就得换个更大的厂房。”谈起曾经火暴的生意,姚安全眉飞色舞。

业内提到“拉闸老姚”时,大部分人所知道的只是他的百万身家,很少有人知道几年前他还是个锅盔小贩。

1991年,姚安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迫于生活压力,来到成都打工。蹬着一辆三轮车,23岁的他开始走街串巷打锅盔卖。在数以万计的锅盔被成都人消化掉后,姚安全存下了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近2万元。

遭到同行刁难

正当姚安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营生时,灾难不期而至,一场大火烧光了家里所有东西,火灾之后妻子又染重病,花费巨大。焦头烂额的他寻钱心切,跟朋友远走江苏“做生意”,不料却陷入传销网络,5年积蓄全部赔光,还搞得债务缠身。

身无分文的姚安全靠借钱重操卖锅盔的旧业,但收入微薄。随后的几年里,姚安全从没停止过寻找发财的机会,他先后炒过米花糖、卖过糖果、帮别人安过防护栏……

如果没有同行的“苦苦相逼”,或许姚安全就继续这样“小打小闹”下去了。

2000年年底,一位老人让姚安全给他做一个拉闸防护窗,并给了他50元订金。虽然接下生意,但姚安全对拉闸门窗完全是“门外汉”,他只好找别的厂家订做,不料对方不但要价奇高,还把交货日期一推再推。无奈之下,他只得灰溜溜地去给老人退了订金。

“别人刁难你,你可以自己学啊!”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姚安全。接下来,他就开始考察市场,每找到一家做拉闸门窗的,他就蹭过去看。随后,他又花了500多元钱买回模具拆了装,装了又拆。经过不断摸索,姚安全终成“正果”——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拉闸门窗店。

借钱换来第一桶金

虽然跟人合伙开了店面,但姚安全并没有因此走向致富路。由于干不了技术活,他的工资比请来的工人还低。思索再三,他举债2500元,开始自立门户。

新开张的铺面坐落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30余天后,姚安全才在拉闸门窗行业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70元。

那时的姚安全常常陷入资金困境,但他充分发挥了卖锅盔时练就的本事,自行车后绑个样品,走街串巷去推广。凭借薄利多销和良好信誉,姚安全的生意渐渐好起来,“拉闸老姚”的名头也逐渐在圈内打响。

姚安全现在已感觉到行业竞争加大,“以前每天都有几车货发往省外,现在是几天才有一车货”。不过老姚表示,自己不会坐以待毙,“下一步我准备进军不锈钢防盗门市场”。(编辑/若邻)

猜你喜欢

订金第一桶金锅盔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锅盔凉粉
关中大锅盔
关中大锅盔
“第一桶金”有问题?国民党“财源”被夺
用钱“说话”的一种成果
连长找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