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海县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初探

2009-04-01薛印革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薛印革

摘要介绍了当前国家、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工作的现状,并详细分析了静海县农产品质量工作情况、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以促进静海县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天津静海

中图分类号 X9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301-01

1农产品质量现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以前,对农产品质量虽然也有一些规定,但是十分笼统,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以行业为主且不健全。目前农产品从质量等级上一般分未认证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4个等级。

1.1国家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于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2007年4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同年9~12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4个月声势浩大的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专项整治期间,农业部加快了标准制定和发布速度,集中发布各类标准325项,内容涵盖农药残留限量、农兽药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农产品产地编码、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十五”期间,我国制定的农业标准数量是此前制定数量总和的1.6倍,组织制定农业国家标准700余项、行业标准1 800多项、地方农业标准7 000多项;农业标准化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创建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39个,引导各地建设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近3 500个,示范面积533.3万公顷。

农业部自2001年在全国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蔬菜中高毒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控制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高毒农药、兽药违规使用和残留超标问题,推动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管。2005年以来,我国对22个城市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水产品产地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水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增强了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2地方农产品质量工作建设情况

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工作,自2001年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紧紧围绕抓好农产品质量这条主线,以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为工作重点,增强监测能力,提高监测水平,先后投资600万元,完善化验室设施,建设了天津市农产品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年被授权为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委托定点检测机构,实现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农产品检测及分析评价一体化,有效地确保了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天津市农业地方标准的实施和应用,2005年12月出版发行了《天津市农业地方标准汇编》,并于2006年召开了天津市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经验交流会。

1.3静海县农产品质量工作建设情况

静海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自2001年开始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实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已初具规模,具有4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小区和3个粮食经济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经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超过12 333hm2,无公害农产品总产值在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以上。农产品服务体系、检测体系及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并于2006年启动了农产品质量绿色行动,明确了任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2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2.1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

目前,静海县共建立市级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4个,示范、带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 000hm2,无公害粮食作物生产基地1.3万公顷。

2.2实施产地环境质量控制工程,建立无公害产地环境质量监控监测点

在全县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和污染较重的区域设10个监测点,实行每年4次的定期检查及检测。

2.3抓好依标生产,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在示范区和蔬菜生产基地,对10个蔬菜品种全面推行了标准化种植,通过技术培训、技术赶集、入户指导广泛宣传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示范区推广新技术10余项,2005年经市级验收,静海县示范区标准化达标率90%以上。

2.4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完善检验制度

2003年静海县投资40多万元建立了农药残留检测中心,2005年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更新了检测设备,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基地及配送单位也配备了速测设备。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例行检验、检测制度。采取了速测与定量检测相结合,定期检测与抽检相结合的方法,并完善例行抽检通报制度,保障了静海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2.5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

每年组织和实施农业投入品专项执法检查不少于4

次,同时探索对高剧毒农药的替代品,每年选择1个乡镇,实施农药替代示范项目,并筛选出高效的替代农药品种3~5个。

2.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与培训

每年安排各类宣传培训活动不少于4次,年培训不少于1 000人次,每年印制各类宣传材料2万册。

3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静海县9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力度,提升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速完善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建设步伐,健全监管机构、管理制度,改善检测条件,特别是完善产地、市场监测设备,扩大行检和自检范围。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强化源头治理,搞好农资连锁经营,进一步规范经营店的管理,稳定连锁店的数量。加大对农药的执法检查的力度,严禁在蔬菜集中产区销售高剧毒农药,着力解决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这两大突出问题。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无公害基地内的生产管理,提高无公害种植水平。全面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产品品牌,实行挂牌销售,优质优价,引导生产和消费。

4参考文献

[1] 胡惜丽,周慧卿.加强丽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209-210.

[2] 郝贵宾,李刚,雷英,等.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3-14,19.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从产地环境安全基础抓起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对我县农产品质量提升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