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中的作用

2009-04-01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宋 杰

摘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一条有效途径。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特点和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为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民专业作合组织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中图分类号 F3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98-01

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农资生产经营秩序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发育不充分、制假售假活动屡禁不止、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推进安全高效优质的农资下乡进村,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产品,成为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强烈要求,也是政府和职能部门所面临的一项光荣使命和艰苦任务。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小群体与大规模的有机整合,是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必然性

1.1促进农资下乡进村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维护自身利益的内在属性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但基本都是以农民为主体,保持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性质,即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当前,农民消费的最大特点是以生产性消费为主,而农资作为农民群众基础性生产资料,在农民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作为农资消费的直接需求者,从内在需求的角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以保证购买的农资安全放心、优质廉价,从而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

1.2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

民办性和服务性是专业合作组织的两大特性,维护农民利益是专业合作组织的宗旨。组织、引导、带领会员乃至广大农民,优化生产资源及其配置,形成强有力的整体生产能力,获得最大收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了加快自身发展,以求得更大的利益,就必然会利用自身组织、市场等优势,在组织农资供应中确保其质量和安全,以赢得会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壮大力量,提升综合实力。

1.3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服务水平的现实选择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方式上,坚持与会员共同发展,帮助会员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和不好办的事,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服务。对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会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为了共同利益形成的合作与联合的关系;对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本身就是扎根在农村、面对基层乡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组织,它必须对组织的信誉负责,对农民群众负责。这种通过为农户统一提供放心农资供销和技术指导服务,把农户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外在经营变为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经营,从而真正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然把放心农资作为其做好农用生产资料供应的第一追求。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2.1具有组织优势,有利于实行放心农资规模统购

专业合作组织通过直接与农资生产企业联系,为农民群众统一采购农资产品,这样既保证了农资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又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农民购买农资的费用支出。

2.2具有网络优势,有利于放心农资进村入户

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的是农民,服务的也是农民。它们在服务区域都有自己的营销网络,服务延伸到村、组、户,能将放心农资更快、更好地传送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

2.3具有示范作用,有利于引导更多农民使用放心农资

一些规模较大、动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诚信自律的经营意识,成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成功典型,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并共同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4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增强农民自我鉴别的能力

专业合作组织大都拥有一批能人,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农业适用技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普教育等活动,将与农业劳动者生产、生活相关的农业法律法规和农资使用基本常识送到乡村、农户,提高了农民对农用生产资料的了解和真假鉴别能力,有利于农民正确使用农资产品。

2.5具有协管作用,有利于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专业合作组织熟悉本地的农资市场,成员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利于监督农资质量状况,并将了解掌握的信息及时向当地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汇报,有效协助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入户中存在的问题

3.1专业合作组织本身发展不完善,管理水平低,服务水平不高

多数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尚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与其内部成员关系,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生产服务层面上,内部联系不紧密,调控能力有限。

3.2示范作用不够明显

一些合作组织的服务推广面窄,自律、协调功能难以发挥,甚至出现活动萎缩的趋势,在行业中没有多少影响力,对放心农资的推广使用缺乏吸引。

3.3对组织外部的农民利益保护不够

专业合作组织归根到底是一个以利益为纽带的互利合作组织,利益最大化是其追求目标。部分合作组织自律程度还不够,受利益驱使,他们也会忽视其他农民群众的利益,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侵害农民群众的利益。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在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中作用的发挥。

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对策4.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4.2强化管理,完善提高

专业合作组织是否能发展壮大,关键是要完善各种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章程,制定财务管理、民主监督、经营决策等规章制度,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放心农资供应、专业技术、市场经济信息等多功能、系列化服务,增强自身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服务水平。

4.3典型引路,稳步推进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创办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合作组织,认真抓好专业合作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示范,推广典型,宣传先进,稳步推进;通过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参加合作组织的好处,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扩大合作组织的覆盖面,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中的作用。

4.4加强监管,扶优惩劣

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要坚持打假和扶优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中的正面作用。一是对诚信守法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帮助和支持,逐步建立农资市场协管员的制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机制,为专业合作组织推广使用放心农资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二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教育和引导更多的专业合作组织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共同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对少数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坚决给予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