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业科技信息的生产与发布

2009-04-01金奎文姚莉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特点存在问题意义

金奎文 姚莉莉

摘要阐述了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的意义和特点,分析了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现状,针对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意义;特点;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63-02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的广泛渗透和运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可以说,信息化是当代农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笔者就如何才能使农业科技信息真正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从以下方面提出思考。

1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的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种信息特别是农业科技信息的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对于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是社会财富,谁拥有最大限度的信息,就意味着可能获得最多的财富。收集信息不是最终的目的,使用信息做好各项工作才是目标。收集信息不容易,使用信息更困难。因为使用信息必须具备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才能把信息使用恰当,才能在目前极多的信息中选择出对发家致富有意义的信息。

2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的特点

农业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其他经济信息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其自己的特点,有别于其他信息。

2.1广泛性

农业信息涉及的范围、层次以及影响的大小主要表现在不同行业、社会各个阶层。农产品大多都是国计民生的最基本的必需品,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农业信息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具有广泛性。例如,粮食价格上升或生产下降均会影响社会其他方面。

2.2连锁性

主要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粮食作物生产的多少、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畜牧业饲料的多少和价格的高低,同时影响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比价,反过来影响生产。同理,经济作物的价格变化又直接影响粮食作物的比价,影响粮食作物的生产。

2.3滞后性

有些对生产、市场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当时表现不出来,而在后续事物发展中才能发现。例如,干旱信息对产量的影响,价格信息对下一步生产和其他生产的影响。

2.4突发性

因为农业生产不同于任何其他生产,受自然制约,依赖于自然条件,而自然环境有千变万化的突发性,决定了农业信息的突发性。例如,自然灾害信息、疫病信息等的发生不可预测和预知,常令人措手不及。

2.5周期性

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具有年度和季节性的同期变化,致使其信息具有周而复始的变化。例如,种植业的由种到收、由开花到结果、由生到死。

2.6准确性

主要是指信息的准确程度,它受时间、地点、大小的影响,指事件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生范围和程度,不得有丝毫偏差。

2.7时效性

主要是指信息需求的提供时间,换言之即及时性,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发生或需求,作用完全不同。例如产品的价格、灾害发生的情况,不同时间将引起赚或赔,预防或受灾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

3农业信息生产与发布现状

3.1信息生产与发布形式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29个省市区的农业厅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网站,全国333个地市中已经有206个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其中105个建立了局域网,134个开通了网站;在全国2 800多个县里,42%的县农业局都建有信息服务机构,61%建立了局域网。服务的形式和运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媒体优势作用;基于卫星宽带网的现代农民远程教育与培训系统,构建了国内第1个面向“三农”延伸到基层的农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现了“一人讲、万人听”,将培训内容直观地传递给农民,适应了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农技呼叫中心;“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电信“家家e”平台;手机短信服务;农业信息寻呼。如河南的“农信通”、安徽的“致富信息机”、广西中国电信推出的“899-农村信息机”、江苏的“农业信息机”等。其中,江苏为1万户农民经纪人配备了“农业信息机”,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乡村信息服务站;开发适用的信息终端等。这些创新性工作及其取得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标志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为全面加快实现农业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3.2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农民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肯定还会不断增加,规模还会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和领域还会更宽更广。这些协会和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抵御市场风险、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农民提供了大量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据报道,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基层已有17万多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已超过15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数量达到2 363万人,占全国农户总数9.8%。据介绍,在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合作组织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的40%,养殖业占27%,加工运输业占18%,其他业占15%。专业合作组织涉及的领域已从果蔬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发展到农机服务、运输、粮油作物、水利建设、资源开发、手工业品生产等方面。辽宁省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 800多个,涉及到的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交通运输业、贮藏加工业等。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已有70多万户,带动农户120多万户。截至2006年底,全省经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扶持的7.5万多名贫困农民实现了脱贫,人均增收1 800元。这些组织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农民的需求

在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现阶段,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广大农民对此已经有深刻的认识,他们说:“信息是思路,信息是门路,信息是财富”。当前农民有八盼:一盼提供优良品种;二盼技术指导;三盼优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四盼市场信息服务;五盼农产品销售顺畅,能卖个好价钱;六盼就业引导;七盼疫病害虫的预报和防治;八盼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一句话,农民盼望的就是需要采集加工与发布可靠、实用及时的信息。

4农业信息生产与发布存在的问题

4.1信息整理不规范与缺乏准确性

信息要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特点,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目前网络已基本上实现了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有的一篇文章就有多个网站刊登,但转来转去没有准确标明出处、供稿人、联系方式,造成农民用起来不放心。另外,低水平重复滞后信息多,高质量特色预测性信息少;片面虚假误导信息多,真实客观辩论信息少;特别是一线一手信息少,当地当时信息少,把特殊当一般,把种子信息当成新品种信息等。如抚顺有个农户,家住新宾县木奇镇,那里的气候条件是:年降水800~1 000mm,且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气温7~8℃,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37℃,无霜期140d左右,结冰期130d,湿度72%,年≥10℃的有效积温3 100℃,年日照时数2 515h。在种子商的推荐下,他购买了吉林省平安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的被评为吉林省第五届优质稻米的水稻种子——平粳7号。该品种特征特性为:生育期145d,株高100cm左右,千粒重24g左右。活秆成熟,抗病、抗倒伏,插秧密度30cm×20cm,每穴插2~3苗。适于晚熟、中熟偏晚稻区种植,一般产量10t/hm2。但是,因为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生育期没弄清楚,最后导致颗粒未收。

4.2收集与发布信息者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

4.2.1缺乏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无所不在,信息来源于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要将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及时、准确地送到农户手中,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有效地发现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

4.2.2缺乏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信息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多种专业常识,才能了解市场、了解政策、了解农民、了解农业,便于信息采集与发布。

4.2.3缺乏较高的获取信息的技术水平。现代技术是采集与发布信息的有利工具,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信息处理技能,提高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利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技术采集与发布农业信息。

4.2.4缺乏科学分析能力。作为信息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分析能力,才能在杂乱无章的各类信息中筛选出对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有价值的信息。对外地有价值的信息,今天或者对本地未必有价值,因此筛选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避免出现判断失误、准确性差引起的误导和失真的信息。

5农业信息生产与发布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时代赋予信息工作者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信息化正在不断改变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农民信箱,更是让广大农民可以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与四方客商交朋友、学技术、谈生意。因此,信息生产与发布工作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收集大量的信息,经过合理、正确的处理加工,形成多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做好信息服务。

5.1信息的采集

要做到定点定时收集周期性、实用性较强的信息;随时、随地捕捉流通信息(市场价格、供求、流通、贮藏、加工等)。拿到信息后用同类信息多点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可靠性和准确性,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及时发布,使信息需求者及时得到信息。

5.2信息分析加工

要做到分门别类整理信息。将收集的各方面的多种信息进行分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研究适用区域、地点、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验示范,选择适合应用的技术方法,推广应用,促进增产增值。根据该信息的特点,发挥所在环境中的最佳传递途径,将信息发布出去。

5.3农业信息的服务与利用

当前,农业信息工作要围绕一个核心,实施“三个转变”。核心就是搞好服务。三个转变:一是实施服务方向由注重为政府决策服务到为政府决策和生产经营服务并重的转变,着力抓好网络延伸和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二是实施服务内容由侧重生产信息到生产市场科技等综合性信息并重的转变,着力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决策支持能力和服务态度水平。三是实施服务渠道由注重计算机网络到网络与常规媒体相结合的转变,着力抓信息发布,扩大信息服务愿望和范围。

5.4提高信息生产与发布人员的素质

一个合格的信息工作者,必须具有5种素质:①有良好的职业责任心;②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好的政策水平,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了解当地社情民性,知晓农民的期盼和要求,关注热点问题;③具有农业信息收集、分类、分析判断加工的能力和计算机、网络等基本操作技能,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或者所拥有的条件进行快速准确的信息分析、服务或应用的能力;④有敏锐的信息嗅觉,像一个新闻工作者一样,迅速及时地捕捉有苗头的信息,并判断其真伪和利用价值,及时发布传播,使之被信息需求者及时获得,发挥其应有的价值;⑤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农业信息工作是一个枯燥烦琐的服务性工作,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工作热情,才能干好工作。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和高水平的应用信息。

目前,“要建新农村,先建信息村”已在我国一些地区形成共识。把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使农民群众喜欢用、用得起、用得好,是信息生产与发布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特点存在问题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