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2009-04-01张祖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多媒体中职

王 辉 张祖成

摘要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内容抽象、语言专业性强,而中职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普遍不高。针对这一矛盾,结合多年专业课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期为这一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园林规划设计;课堂教学;转换角色;多媒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TU98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51-02

《园林规划设计》是中职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专业性强、涉及学科多、内容抽象等特点。近几年,中职生生源质量普遍下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知识接受能力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兴趣普遍不高。针对学与教的矛盾,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专业课的教学探索,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措施,并介绍如下。

1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代教育理念转化则要求以学为主,以教为手段,着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尤其对中职生更应以培养其自学能力为主,因为中职生毕业以后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而各行业的渗透性注定中职生在工作中将面临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要求中职生掌握好学习方法。而好的学习方法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结合园林规划设计专业课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可从以下4个方面完成。

1.1优化教学方法

《园林规划设计》有总论和各论,有理论和实践,其内容复杂性要求授课方法不能单一,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如阅读法、研究法、自学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在讲授“园林植物营造空间”时,宜采用阅读法和自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

1.2优化课堂语言

《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专业课,内容有许多抽象难懂的专业术语、概念等,而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底子薄,采用常规规范语言讲解,学生会因艰涩难懂、枯燥无味而注意力不集中,出现上课开小差等现象,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完成、学生厌学的后果。结合多年专业课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优化专业课堂语言要做到2个方面:一是给语言注入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多用语气词、疑问词和转折词,使课堂语言变得生动、有激情、有感染力;二是通俗易懂,就是变抽象为直接语言,可采用比拟、比喻、反例等完成专业语言的描述。在讲解造园需先立意这一知识点时,常规授课就先讲为什么要先立意,怎样立意,其过程冗长,且内容抽象,学生接受效果很不理想。反过来,如果拿学生们熟悉的写作文要先立中心思想这点来比喻,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讲解园路交叉口规划时应忌尖角的知识点时,可以用反例来讲解,视觉上尖角给人不舒服感,人们偏柔和(比喻)。如果有尖角,游人可能跨越或破坏设计绿篱(换位)。总之,只有优化了课堂语言,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提高学生注意力,提高授课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1.3优化课堂组织

传统的课堂组织就是“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布置作业”,这种“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单调,缺少创新,课堂氛围差,学生没有激情,结果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这违背了培养中职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初衷,结合园林规划设计专业课的特点,要优化课堂组织,可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互动。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除了作为服务朋友外,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提供条件和补充。如学生通过互动了解了“水景有三远特点”后,可提出“源远”在小庭院水景中如何处理的实例,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并调用身边各种学习工具,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转换角色。转换角色就是让学生做教师,教师做学生。学生为了讲好课,会主动去学习课程,提炼重点,课外时间积极地利用多种途径来准备。从活动过程中看出,这种方法比较费时,所以使用不能过于频繁,在使用前教师要提前选好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学生讲完后,教师要对所讲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通过这种互换身份的课堂组织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准备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讲听课过程中提高听课技巧,如怎样归纳要点、重点,怎样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等。

1.4多媒体应用

《园林规划设计》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创造的源泉是丰富的知识和实例的积累,而实地观摩又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要求,采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案例和佳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如中国古典园林特点,学生需要观摩多个经典古典园林佳作,来理解古典园林的特点。而古典园林佳作多分布在苏杭和北京等地,去实地观摩不现实,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古典园林实例来完成教学目标。

2加强实践教学

《园林规划设计》实习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必要教学环节,其更深刻的内涵是通过综合实习,培养学生掌握从科学与艺术等不同角度分析实例,学习各地区、各类型、各层次风景园林范例的造景理法、工程措施、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求学生在课堂所建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得到梳理、整合与巩固。

2.1加强作图实践

加强作图实践,通过作图,提高学生作图技巧,在作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设计理论的应用;在作图实践中领悟设计原理,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达成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目标。

2.2细化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是在完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中式教学实习,是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内容化的过程。通过“观-研-做-悟”的综合教学实习过程,要注重学生对基本原理原则的应用和领悟,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能独立进行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规划设计风格。具体做法:一是结合园林规划设计与园冶等相关内容,观摩总结各类园林绿地建造规律,评述各具体园林绿地的得失,收集成功案例的平面图、立面图。二是选一个规划设计相对好的园林绿地,进行实地参观讲解评述讨论,并与理论相结合,找出原设计图,细读原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进行第2次评述讨论,分析其得失,之后以原地形图与设计交底要求学生进行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在完成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后对比原始设计图,再次评述讨论,再由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如“植物种植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各种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规律、园林景观设计图的制作方法。可以选择滨河路绿地进行实地讲解;校园绿化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校园绿化设计的布局特点、分区要求及其内容,可以结合本校校区现场讲解。总之,要建立起《园林规划设计》综合实习教学体系的构架,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地丰富与完善,使综合实习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科学化、系统化、实用化,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参考文献

[1] 郭列侠.园林规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4):54-56.

[2] 王荣华,赵警卫.新形式下园林规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08(1):83.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多媒体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