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牛奶安全生产探析

2009-04-01买合木提·克衣木宋迎春买热木尼沙·吾甫尔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无公害安全生产牛奶

买合木提·克衣木 宋迎春 买热木尼沙·吾甫尔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牛奶安全生产的现状,指出我国牛奶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无公害牛奶生产的措施,以期促进牛奶质量水平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牛奶;无公害;安全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7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39-02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理想食品,在世界各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消费群体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需求量不断增大,乳品的安全性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对牛奶无公害安全生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牛奶在产前、产中、产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乳品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在牛奶的生产中,管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环境卫生差、饲草料霉变以及过量使用添加剂和抗生素造成奶中残留等,均可使奶品质降低。因此,从原料奶入手,建立并实施无公害牛奶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准入制度,是生产无公害合格牛奶,维护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1国内外牛奶安全生产的现状

食品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在国内,中国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在国外,美、日大肠杆菌0157食物中毒暴发流行,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日本的“雪印”牌低脂牛奶大规模中毒等事件屡见不鲜。而我国因农产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引发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充分说明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无公害牛奶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牛奶。其主要特征是牛奶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奶产品的品质优良,具备其天然风味和营养特点,牛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在加拿大,国家制定了加拿大优质牛奶计划(CQM),以保证牛奶的安全无公害。从2002年开始,我国农业部遵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包括牛奶在内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保证牛奶生产的无公害化。

近几年,我国奶业迅速发展,奶牛饲养量从2001年的300万头,至2005年增加到近700万头。但是,由于我国生产技术落后,牛奶总产量仅占世界牛奶总产量的3%。自2000年以来,库尔勒市奶牛养殖业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存栏已达1万头,奶牛养殖已成为库尔勒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库尔勒液态奶加工供应量为3.8万吨,全市人均消费鲜奶1.4kg,而上海、北京地区为每年人均消费30kg,日本、印度、韩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为每年人均消费70~80kg,欧洲发达国家为每年每人消费300kg。与这些地区相比,库尔勒有着极大的差距。因此,库尔勒奶制品市场仍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奶牛养殖在一定时期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然而,在牛奶的生产中,由于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环境卫生较差、药物使用不够合理等,使奶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加强牛奶生产的质量监测,确保牛奶的安全生产,对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牛奶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原料奶的生产以及加工过程中,其质量安全主要来自各种污染,包括致病微生物的直接污染、农药残留、环境污染造成的饲草饲料污染、防病治病(特别是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滥用抗生素造成药物残留等。

2.1无规模化生产

目前,我国奶牛生产大多停留在家庭式的养殖方式上,饲养数量较少,管理相对粗放,加工企业的奶源分散。要改变这种局面应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奶牛生产基地,以便有利于建立牛奶产品统一的标准,方便抽样与检测。

库尔勒市90%以上的奶牛为农户散养,管理方式和水平参差不齐,奶牛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很差,牛奶从产生到收购的过程中受到污染的机会多。因此,牛奶卫生指标常常超标,酸奶情况时有发生。

2.2环境的污染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牛奶的质量,尤其是对于无公害牛奶的生产。但是,据近期污染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库尔勒市部分原料奶和粮食、牧草中的汞含量超过国家《食品中汞限量卫生标准》,当奶牛大量摄入这些可能遭到污染的饲草饲料时,生产的牛奶就可能对消费者产生潜在的危害。

2.3滥用饲料添加剂

因饲料添加剂在食物中的残留,而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目前,欧盟已经对很多添加剂实施禁令,强行禁止。而我国对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不规范,对于一些明令禁止的添加剂,仍有部分人还在使用。很多牛奶因使用大量的添加剂,而不能发酵成酸牛奶。这些牛奶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胁。

2.4药物残留严重

药物残留是影响奶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项对我国北方市场的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在近800份乳品采样中,抗生素残留超标居不合格项目第1位,说明当前我国乳品的药物残留比较严重。

2.5环境卫生较差,微生物超标

管理落后和不规范,环境卫生较差,势必造成微生物的超标。在原料奶生产中,如果细菌数超过500 000cfu/mL,就会使成品奶中的内毒素增高,而一旦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某些疾病如乳房炎的发生也可以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增加。特别是挤奶的安全性,不但直接影响牛奶的品质且关系到奶牛的健康。人工挤奶以及鲜奶未及时进行过滤、净化、冷却和彻底消毒等卫生处理,可造成牛奶的体外污染和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

2.6疾病防治制度不健全

对于奶牛疾病的防治,应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只有在疾病的防御上狠下功夫,才能保证奶牛的健康成长,才能少用药或不用药,才能保证牛奶的无公害化。因此,对于一个奶牛厂,必须建立一整套疾病防治体系,以防止奶牛疾病的发生。

3无公害牛奶生产措施

3.1加强牛奶质量监测,建立无公害牛奶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准入制度

在我国要以全面提高牛奶质量和卫生水平为核心,以加强质量监测为重点,建立无公害牛奶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准入制度为手段,从原料奶生产入手,建立奶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达到无公害牛奶生产的主要目标。

3.2健全疾病防治制度,加强健康养殖

提高奶牛养殖管理水平,加强环境卫生,推进健康养殖。健全疾病防治制度,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尽量为奶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不用药或少用药,要单独隔离饲养,做到科学选药,正确对患病的奶牛用药。有条件的,可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针对性强的优质、高效、无残留的兽药进行治疗,用药期间生产的鲜奶要单独处理留做他用。严禁混入正常牛奶,严格执行各种药物的休药期。

3.3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和奶业准入制度

无论是奶牛养殖户或液态奶加工企业,如发现有违反国家规定或出现重大失误的,再不允许其从事该行业经营。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允许从事奶牛养殖和液态奶加工。建议奶农采用全程封闭式挤奶机械和冷藏罐,实现全程机械挤奶。

3.4改善牧草品质,引进优良牧草品种,为奶牛提供优质的牧草

牧草质量直接影响牛奶的质量。高品质的牧草,不但可以提高牛奶的产量,还可以提高牛奶的品质。这是生产无公害牛奶的关键。

3.5对原料奶价国家应实施保护措施,让奶农有利可图

养牛人有了钱才可以改善养殖环境,从而提高牛奶生产的质量。

3.6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环境的污染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牛的饮用水和饲料,从而使得大量的有害物质在牛奶中聚集,对人们形成潜在的威胁。

4结语

从加强原料奶生产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牛奶质量监测入手,以全面提高原料奶质量和卫生水平为核心,加快建立标准化生产控制体系,实现奶牛基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牛奶质量水平和养殖效益,而且使奶制品产业链整体安全,促进并巩固库尔勒市畜牧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张小龙,张丹凤.加强疾病防治保证牛奶安全[J].新疆畜牧业,2004(5):22-23.

[2] 康怀彬.无公害牛奶加工技术[J].河南农业学报,2003(8):68.

[3] 张晓东,杜文兴.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4] 王标,周伦江,庄向生.畜产品卫生安全问题及对策[J].福建畜牧兽医,2002(24):36.

[5] 王焕章.无公害牛奶生产的配套技术[J].科学养殖,2006(7):15.

[6] 文列秀.无公害牛奶生产管理要点[J].甘肃农业科技,2007(1):53-54.

[7] 刘中农.牛奶生产与卫生[J].中国奶牛,1992(4):15.

[8] 陈新.牛奶生产稳中有降奶牛养殖业面临困难[J].中国乳业,2007(5):6-7.

[9] 李振.无公害牛奶生产的配套技术[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5(1):13.

[10] 王适安,王占峰.消毒牛奶生产中值得重视的几个工艺环节[J].中国奶牛,1994(5):55-56.

[11] 周国君.浅谈无公害牛奶生产体系建设[J].贵州畜牧兽医,2006(4):19-22.

[12] 金少华,戴宇,姜晓东,等.鲜牛奶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3):158-160.

[13] 李慧艳,徐继康,吴桂红,等.酸奶生产工艺中影响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7(6):11-15,48.

[14] 王焕章.无公害牛奶生产配套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5(10):17-19.

猜你喜欢

无公害安全生产牛奶
炫彩牛奶画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透视:牛奶盒,起飞!
神奇的牛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