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优186水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9-04-01颜庆夫张善华段朝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颜庆夫 陈 勇 张善华 段朝华

摘要介绍了中优186在新化奉家镇示范中表现出丰产性好、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组合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杂交水稻;中优186;示范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98-01

中优18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中9A与自选的恢复系R186配组而成的优质、丰产、抗病的优质杂交早稻组合。2001~2002年参加南平市区试,2年平均产量7 170 kg/hm2,比对照优I66增产13.89%,2005年通过福建省审定。湖南新化奉家镇,地处新化西部,平均海拔在800m左右,年平均气温比长沙低8℃左右,同时湿度大、日照短、属稻瘟病的重发区。2008年3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科所从中江种业引进中优186,在新化奉家的双林进行试种示范,表现出丰产性好、米质好、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等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现将其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示范栽培的基本情况

示范区设在新化县奉家镇双林管区的向北、白沙、石坑3个村,生产水平中等偏上,灌溉条件好,土壤质地砂壤、肥力中等。每个村种植面积0.2hm2,以金优229、威优229为对照,4月8~10日播种,旱土育秧,5月16日移栽,移栽密度20cm×20cm,每穴2粒谷秧。8月1日始穗,8月7日齐穗,9月20日成熟。全生育期165d,平均产量8.43t/hm2,其中石抗村一农户产量最高达9.03t/hm2

2示范栽培性状表现

2.1增产优势明显

中优186在该地种植,表现出了较强的增产优势。平均产量比当地大面积种植品种金优229增产4.3%,比威优229增产3.8%。

2.2米质好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检验,中优186糙米率80.7%,精米率74.4%,整精米率63%,粒长6.6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42%,垩白度48%,透明度1级,碱消值5.9级,胶稠度31mm,直链淀粉含量10.4%,蛋白质含量10.4%,其中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7项指标达到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3项指标达优质二等米标准。

2.3抗性较强

双林管区是稻瘟病重灾区,该组合在示范点未发现叶瘟、穗颈瘟和粒瘟,同时白叶枯病、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好。

2.4特征特性

中优186株型适中,株高95~100cm,茎秆粗壮,叶片直立,叶色淡绿,主茎叶片数15~16叶,剑叶长30~40cm,叶鞘、叶耳、颖尖无色,谷粒细长,分蘖中等,成穗率较高,有效穗300~330万穗/hm2,穗长24.7cm,每穗总粒160~190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6g,后期转色好。

2.5生育期特性

中优186在奉家种植,全生育期165d左右。充分利用了该地的适宜水稻生长期,是生育期最理想的组合。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旱土育秧

旱床育秧应在4月8日左右播种,浸种时用浸种灵、强氯精等药剂消毒处理种子,播种时1kg种子拌2g多效唑或稀效唑,秧田播种量112.5kg/hm2。苗床应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浇水方便、土壤肥沃、爽水爽气的弱酸性或中性田块。要培肥苗床,冬春季节,每10m2施腐熟的农家肥50kg。播种密度70~80g/m2为宜,播稀播匀,播后覆盖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土0.5~1.0cm厚,以不见种谷为度,同时注意苗床的控温,掌握在冷尾暖头揭膜。

3.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达到5叶时,开始移栽,叶龄不宜超过5.5叶,以免影响分蘖。移栽密度20cm×20cm。

3.3合理运筹肥水,提高结实率

由于气温、水温偏低,中优186的生长期长。因此,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施猪、牛栏粪500kg/hm2,同时,配施磷肥30kg/hm2作基肥。追肥以少量多次为宜。一般在移栽后7d第1次追苗肥施尿素5kg/hm2、钾肥5kg/hm2。始穗时,喷施谷粒饱15包/hm2。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孕穗期以湿润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浅水,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壮籽。

3.4及时防治病虫害

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特别注意稻瘟病的防治。在幼穗分化的第7期和灌浆期喷施三环唑4.5kg/hm2,以防治稻瘟病。

4参考文献

[1]毛和福.杂交稻新组合中优186作烟后稻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07(4):24.

[2] 饶溶辉,周仕全,刘端华,等.杂交早稻中优18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闽北农业科技,2005(1):5-6.

[3] 王娟.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2):4.

[4] 周俊峰.水稻旱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5):58-59,62.

[5] 蒋淑颖,许成君,范学东,等.优质无公害稻米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23):231,96.

[6] 吴珍珠,朱玉树.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47-148.

猜你喜欢

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问题浅析
不同杂交水稻播始历期与结实期对播期的反应差异研究
水稻品种欣香优1068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华两优2890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