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机采棉新陆早33号高产栽培技术

2009-04-01孔宪辉李保成李生秀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播种田间管理

孔宪辉 李保成 李生秀 高 翔

摘要介绍了早熟机采棉新陆早33号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期与播种方式、田间管理、采收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陆早33号;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81-02

早熟机采棉新陆早33号(原代号垦4432)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自育的石选87在天然重病地中的变异单株定向选择,通过南繁北育、病圃筛选选育而成。2004~2006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早熟组),并于2007年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命名为新陆早33号。2007~2008年在早熟棉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表现早熟、丰产、抗病,经济效益明显。针对早熟棉区气候特点,结合新陆早33号品种特性,对早熟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并制定早熟机采棉新陆早33号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播前准备

1.1严格选地

选择有机质含量中等,速效养分较丰富,盐碱轻,病虫害轻,土地平整滴灌条件设施齐备,交通方便且连片的条田。

1.2秋耕冬灌

秋耕应清膜、灭茬,在秸秆还田、全层施肥的基础上,在宜耕期犁地,耕深25~28cm,翻垡均匀,不拉沟。秋翻后平地冬灌,灌量1 800m3/hm2左右。灌水要均匀,不漏灌,不积水。不冬灌的棉田也要尽量进行秋茬灌,灌量不低于1 350m3/hm2

1.3全层施肥

滴灌棉田磷肥的大部分和氮肥的30%~40%可作为基肥深施,其余部分可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结合灌水进行追施。视土质可补施硼、锌等微量元素。

1.4播前整地

秋耕冬灌地早春应及早耙耱保墒,以墒为中心,适墒整地,做到上虚下实,达到“墒、平、松、碎、齐、净”六字标准。春灌地应根据灌水时间和土壤质地,适墒耕翻、耙耱,忌过干或过湿整地。整地要求犁深不小于20cm,同时应做好残膜废杆清理工作。

1.5化学除草

整地前用48%氟乐灵1 500~1 800mL/hm2,或施田补1 800~2 250mL/hm2,对水300~375kg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不重喷不漏喷,均匀喷施,喷后随即进行整地。为了防止氟乐灵见光分解,以夜间作业为宜。

1.6种子准备

采用原种种子,种子脱绒处理后的质量应达到:净度≥95%、发芽率≥85%、纯度≥97%、健籽率≥90%、含水率≤12%、毛头率≤3%、破损率≤5%。播前用福多钾或敌克松药剂拌种晾晒。

2播种

适期早播,一播全苗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在北疆及南疆早熟棉区宜适期早播。实现一播全苗的原则是:严格播种质量,要求铺膜平展,打孔彻底,压膜严实,播行端直,错位率小于3%,空穴率小于2%,确保保苗株数达到21万株/hm2。可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在4月15日前播完,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一般棉田留苗22~25万株/hm2,在此范围内,根据土质、土壤肥力适度调整,关键是要均匀留苗。根据机采66cm+10cm的行式配制,一般采用5膜20行(平均行距38cm)的方式进行膜上点播。

3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早苗早管促早发;播种8~10d开始出苗,应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处进行催芽补种;遇雨后土壤板结,应及早破除硬壳;孔穴错位,要及时破膜放苗,放苗要在早晚进行,中午强光下不宜放苗。播种结束后即可开始中耕,中耕应距苗行10~12cm,深度不少于15cm,中耕机要带碎土轮在低速匀速条件下进行。中耕后表土松碎平整,不压苗,不埋苗,不铲苗,不损伤地膜,到头到边。在低温或下雨后要多次中耕,定苗后,再适时中耕1~3次,深度逐次加深。在子叶展平时开始定苗,1叶1心时结束,定苗时坚持留壮苗,去弱苗、病苗的原则。

3.2花铃期管理

管理目标:早结伏前桃,多结伏桃,争取秋桃,增蕾保铃,防中空、徒长、早衰。合理运筹水肥、适时打顶,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根据棉苗长势、土壤肥力及目标产量确定追肥量和追肥次数。滴灌棉田追肥5~7次随水滴施,沟灌棉田一般2~3次,第1次在头水前施入,第2次于二水前追施,追肥采用中耕机距苗行10~12cm,深施10~15cm。滴灌棉田生育期施标肥1 400~1 600kg/hm2。水量不宜过大,严禁大水淹灌,头水后必须中耕。二水及时跟上,头水后15d左右可浇二水,同时也要注意三水、四水的灌溉,以保证铃重和纤维品质不下降。滴灌棉田(一膜两管)6月10日前后滴头水,8月下旬停水,滴水8~10次,每次滴量为375~450m3/hm2,滴水间隔9~11d,年滴量4 500m3/hm2左右,其中7月高温时期采用下限滴量和上限间隔。总之,肥水管理应注重一个稳字,切忌大水大肥,防止旺长。同时也要注意不缺肥、不受旱。

3.3化调与打顶

化控与打顶是控制棉花高度、塑造理想株型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水肥调控的一个较好补充。化调时应掌握“早、轻、勤”的原则。一般化调4~5次,现行后第1次化调,用缩节胺12~15g/hm2;2~3叶第2次化调,用缩节胺18.0~22.5 g/hm2;6~7叶第3次化调,用缩节胺22.5~37.5g/hm2;见花前后用缩节胺45~60g/hm2;打顶后3~5d用缩节胺75g/hm2左右。打顶则掌握“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以时间为主,每株留果枝7~8台,留果枝数135~150万台/hm2,7月5日前打完顶。

3.4病虫害防治

对虫害要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早查、早治、防小的原则。苗期主要防治蓟马,子叶展平后即可喷久效磷或氧化乐果1 000倍液防治。对蚜虫要注意5月中下旬对中心株的查找和处理,发现中心株则用久效磷8~10倍液进行涂茎,争取将蚜虫危害控制在点片。防治棉叶螨要做到治早、治了,做好中心株标记,有一株治一株,有一片治一片,采用专用杀螨剂,叶面、叶背都要喷到,水量要够。棉铃虫的防治以物理诱杀和生物防治为主、化防为辅,做好秋耕冬灌工作,压低越冬基数,做到减少1代、狠压2代、严控3代,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4采收

一般脱叶剂施用时间为9月1~5日,可适当延迟至8月28日至9月8日。最佳施药量脱落宝600g/hm2+乙烯利1.5kg/hm2,或哈威达1 200mL/hm2+乙烯利1 500g/hm2。旺长棉田可以适当加大用药量。喷药时的日均温应在18~20℃以上为好,否则脱叶效果较差,在进行喷药时,顶部铃的铃期应在45d以上,这样不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喷施脱叶剂18~20d后,脱叶率达90%,吐絮率达90%以上时进行机采。

5参考文献

[1] 王大光,张怀君,努尔·波拉提.新陆早33号在新疆博州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J].中国棉花,2008(6):28.

[2] 李彦文.棉花新陆早33号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7(9):17.

[3] 孙诗仁,毛永强,张建国.早熟陆地棉新陆早36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117.

猜你喜欢

播种田间管理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抢种暮春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