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稻杂交组合对比试验

2009-04-01郭春年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对比试验杂交稻

郭春年

摘要为确定旌德县来年主推杂交稻组合,进行了优良杂交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中浙优1号和新两优6号表现较理想,可在来年推广,国杂3号和丰两优1号可作搭配品种。

关键词杂交稻;对比试验;安徽旌德

中图分类号S51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79-01

为筛选适应旌德县生产需要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确定来年主推杂交稻组合,以加快水稻良种的推广步伐,充分发挥良种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特进行了中稻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组合

早中熟杂交稻组合:丰两优1号、新两优6号;中迟熟杂交稻组合:中浙优1号、国杂3号、扬两优6号。

1.2试验方法

试验安排在旌德县俞村乡杨墅村一农户承包田,冬闲田,土质中壤,肥力水平中上等。试验每个组合为一小区,每小区面积为133.4m2,未设重复,随机排列。采用旱育秧方式育秧,4月19日播种,5月15日移栽,秧龄26d,秧苗素质较好,单本栽播,栽培密度22cm×22cm。大田基肥(耖口肥)为进口三元素复合肥施300kg/hm2。栽后7d追施尿素75kg/hm2,同时施用除草剂,栽后20d追施尿素75kg/hm2。6月16日排水烤田,追施进口三元素复合肥150kg/hm2,大田药剂防治病虫害4次。

2结果与分析

2.1长势长相

田间考察结果,参试的5个组合总体表现株型和长势长相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苗床期,丰两优1号和新两优6号2个早熟组合,在同期播种的条件下,出苗期要迟1.0~1.5d,生长较慢,株高明显矮于中迟熟组合,叶色偏淡。扬两优6号、中浙优1号、国杂3号苗床生长较快,长势较旺,以中浙优1号苗床长势长相最好。在大田期,参试组合分蘖表现差异明显,丰两优1号分蘖发生迟而慢,扬两优6号和中浙优1号分蘖力最强,新两优6号和国杂3号分蘖力较强。从株型看,国杂3号和扬两优6号株高125cm,其他3个组合为120cm左右,植株高度、株型松紧度较适中。国杂3号叶片则相对宽大,易披垂,叶色偏浓,后期叶片明显早衰。

2.2抗逆抗病性

参试组合抗逆性表现较好,生育期基本未受低温和干旱危害。2008年是旌德县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重发年,由于防治及时,为害较轻;生育后期各组合均有较轻的纹枯病发生。扬两优6号和丰两优1号有轻微的稻曲病。国杂3号后期有中度的黑粉病,造成功能叶早衰,对千粒重有一定的影响。参试组合均未发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2.3生育期

参试组合生育期在128~144d,2个早中熟组合中,新两优6号全生育期为128d,丰两优1号133d。2个组合始穗期差异不明显,但开花灌浆结实时间差异较大,新两优6号始穗至成熟时间为35d,而丰两优6号则长达41d,主要原因是丰两优1号穗大粒多,2次灌浆,开花灌浆时间长。扬两优6号、中浙优1号也属2次灌浆类型组合。扬两优6号始穗至成熟时间为41d,中浙优1号和国杂3号始穗至成熟时间为38d。在3个中迟熟组合中,中浙优1号生育期最长,为144d,扬两优6号次之,为141d,国杂3号最短,为133d(见表1)。

2.4产量结构

5个参试组合中,扬两优6号产量位居第一,产量达9 037.5kg/hm2;新两优6号居第二,产量达8 925.0kg/hm2;中浙优1号居第三,产量达8 850.0kg/hm2;国杂3号居第四,产量达8 355.0kg/hm2;丰两1优号居末位,产量为8 137.5 kg/hm2(见表2)。产量结构考察结果,扬两优6号的优势在于有效穗多,穗粒数较多,千粒重高;新两优6号和中浙优1号的优势在于有效穗和结实率高;国杂3号有效穗少,丰两优1号有效穗和结实率低是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5个组合中,中迟熟组合扬两优6号和中浙优1号,早中熟组合新两优6号表现较为理想,建议来年可作为水稻主推品种进一步加快推广。国杂3号和丰两优1号可以作为搭配品种推广应用。但在生产上,要加强技术指导,针对不同杂交组合生长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栽培技术方案,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以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4参考文献

[1] 王建煌,肖文强,黄咏虹.汕头市2007年晚造水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分析[J].汕头科技,2008(2):35-38.

[2] 赖贵青.晚季优质稻新组合品化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07(3):64-65.

[3] 金雁花,马强.适宜水稻摆秧栽培的品种对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1):39.

猜你喜欢

对比试验杂交稻
第三代杂交稻将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方向
两个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一等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安徽合肥杂交稻种出口量全国第一
油后直播栽培杂交稻穗粒结构分析
CORE—DS型白光测量机对某叶片的测量与对比
体验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