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009-04-01李宝芹姜铁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防治

李宝芹 姜铁军 董 娟

摘要介绍了七台河市马铃薯主要病害晚疫病、病毒病和早疫病的危害特点和发生条件,提出防治方法,以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病害;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29-01

1马玲薯晚疫病

1.1症状

马铃薯的叶、茎、块茎均能受害。病害首先发生在植株的下部或中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发展。叶片发病时,开始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病斑边缘不明显。气候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叶背病斑边缘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和叶柄,叶片萎蔫下垂。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变褐,边缘不产生白霉。茎部受害,初呈稍凹陷的条斑,气候潮湿时,表面也生白霉,薯块感病,表面稍凹陷,病部形成淡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切开可见薯肉变成褐色,潮湿时亦可长出白霉。

1.2侵染循环

此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带病种薯播种后,因已受菌丝侵染,除一部分薯芽失去发芽能力或未出土即死亡外,个别受侵的薯芽出土后,在茎上形成条斑,成为田间中心病株。一般在7月中旬以后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当环境潮湿多雨时,中心病株的病斑上所产生的孢子囊,通过气流、雨溅传播,病菌喜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气温12~18℃条件下产生孢子囊。当低温多雨、空气潮湿时,或温暖多雾及结露条件下,气温在10~15℃,发病严重;天气晴燥,空气湿度在75%以下,病害发生轻或不发生。马铃薯以芽期最易感病,以后抗病力逐渐加强,直到现蕾期抗病力开始下降,开花期最易感病,田间病害流行多从开花期开始。

1.3防治方法

改进栽培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管理。选高燥沙性强的地块种植,结合中耕,在植株周围高培土,防止病菌渗入土内侵染薯块。灌水要采用起垄沟灌,低洼田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在大田马铃薯植株开始现蕾封垄时,定点检查,当发现中心病株时,立即拔除深埋,并喷药防治。可使用的药剂有1∶1∶200倍波尔多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交替轮换使用。根据天气预报和发病情况,每隔7~10d喷1次,共喷2~3次。病害严重田块,收获前10d 左右,先将地上茎叶全部割除,以免传染块茎。

2马铃薯病毒病

2.1发病原因

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的一种严重病害,种植带毒种薯,栽培管理粗放,缺肥、缺水均会加重病情。

2.2症状表现

发病后植株畸形、矮小,产量降低,还可引起马铃薯种薯性能退化。马铃薯受侵染后,主要表现为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2种。皱缩花叶病:叶片上深绿和浅绿相间,叶片缩小,叶尖向下弯曲,皱缩,全株矮化,由病毒引起。卷叶病:叶片的叶缘向上卷曲,严重时呈圆筒状,病叶比健康叶稍小,叶色较淡,有时叶背呈红色或紫红色,是由蚜虫传播造成的。

2.3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加大行距,缩小株距,高垄深沟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及时拔除病株,减轻发病。马铃薯出苗后,立即喷药,防止蚜虫传毒。药剂防治可用1.5%的植病灵1 000倍液加20%的病毒A 600倍液喷施,隔7d喷1次,连喷3~4次,防病效果较好。

3马铃薯早疫病

3.1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mm。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

3.2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时,该病易发生和流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45min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2~3d。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田发病重。

3.3防治方法

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发病前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倍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4参考文献

[1] 李如华.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76,81.

[2] 王艳霞,李威.常见马铃薯病害发生及防治对策[J].吉林蔬菜,2008(3):91.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