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09-04-01车荣朝黄水坤邓衍波吴华尧范远丰黄祥彪谭金柱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菜豆综合防治种类

车 森 车荣朝 黄水坤 邓衍波 吴华尧 范远丰 黄 河 黄祥彪 谭金柱

摘要介绍了菜豆病虫害发生种类,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菜豆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菜豆;病虫害;种类;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25-01

近10多年来,茂名市茂南区利用当地有利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菜豆(又称四季豆)。但由于多年大面积连片种植,造成菜豆病虫害发生严重,每年因病虫害造成产量损失达17%~35%。因此,加强菜豆的病虫害防治是菜豆高产的关键。近几年来,通过对菜豆病虫害的调查和研究,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菜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主要发生种类

1.1锈病

叶片先发病,有时也侵染叶柄、茎和豆荚。最初在叶背产生黄白色小斑点,逐渐变大中央突起,最后表皮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植物衰老时常变成黑褐色或黑色。露水、多雾天气及田间过湿、排水不良、低洼地块发病严重。植株拥挤、徒长、透光差也能引起发病。

1.2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产生白粉状斑覆盖在叶面上,严重时,在叶片上形成1层白粉。发病后期,病叶逐渐枯萎、脱落。

1.3炭疽病

其是菜豆的重要病害,叶、茎、豆荚均可感病。苗期染病在子叶上生成红褐色的圆斑,凹陷呈溃疡状。成株发病,叶片上病斑多发生在叶背的叶脉上、常沿叶脉扩成多角形小条斑,初为红褐色,后为黑褐色。叶柄和茎上病斑凹陷龟裂。豆荚上病斑暗褐色圆形,稍凹陷,边缘有深红色的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中央有粉红色黏液分泌出来。

1.4根腐病

主要表现在根部和茎基部,早期症状不明显,植株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明显,病株下部叶片枯黄,从叶片边缘开始枯萎,但不脱落。拔出病株,可见主根上部和茎地下部变黑褐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或深入到皮层内。剖视根部,维管束呈红褐色,病部侧根少或已腐烂。当根腐烂后,植株枯萎死亡,潮湿时,病部发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在病残体及肥料中越冬,通过肥料、农具、雨水及流水等传播,高温高湿、连作地、土壤黏重、田间积水时易发病。

1.5细菌性疫病

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变褐色,病组织变薄,半透明,周围有黄色晕环。老病斑易发生破裂。嫩叶受害呈畸形,严重时,病叶皱缩脱落。茎和荚初呈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分别呈条斑(在茎上)和圆形或不整形斑(在荚上),病部凹陷,红褐色。

1.6豆荚螟

豆荚螟经虫蛹在土壤中越冬,每年发生9~10代,世代重叠。高温和湿度大时易发生。豆荚螟以幼虫为害为主,蛀食花蕾和嫩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豆荚被蛀食后有虫孔、虫粪,易腐烂,且影响商品价值。

1.7蚜虫

蚜虫又称狗虱虫,种类很多,为害四季豆的主要有桃蚜和萝卜蚜,虫体小,在茂南区每年可发生40多代。蚜虫以成虫群集于四季豆的嫩叶、嫩茎上吸食汁液,造成叶子蜷缩、茎芽畸形,植株变黄矮小,生长不良。蚜虫是病毒病的传播者,所造成的病毒危害远大于虫害本身。

1.8螨类

为害四季豆的螨类主要是叶螨(红蜘蛛)和茶黄螨(白蜘蛛),在茂南区1年发生20代。叶螨主要群聚在植物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受害。早期症状出现褪绿斑点,呈现网状斑纹;后期斑点变大,叶片变黄脱落,引起植株早衰,产量大减。茶黄螨主要寄生于植物的幼嫩部分,如生长点、新叶、花蕾,刺吸植株表皮。受害株出现矮化、叶缘卷曲、叶片背面呈现锈色,锈色是茶黄螨危害的主要特征。受害严重的田块,叶片枯死脱落,植株早衰,落花落荚。及早防治是防治螨类的关键。

1.9美洲斑潜蝇

幼虫以蛀食叶片上下表皮间的叶肉细胞为主,常在叶片上形成曲曲弯弯的蛇形隧道。隧道前端较细,随幼虫长大,后端隧道较粗。成虫的取食和产卵孔也造成一定为害,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输导,同时传播病毒。

2综合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高产的品种,种子播前消毒,提高抗逆性。实行2~3年的轮作制度,清洁田园,消除病残枝。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在低洼田块,应进行深沟高畦整地,搞好排渍降湿工作,及时插架绑蔓,防止植株倒伏。适时冬耕晒垡消灭越冬虫源。增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

2.2物理与生物防治

在豆田架设黑光灯,诱杀豆荚螟成虫。采用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螨素、农用金霉素、新植霉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2.3化学防治

(1)锈病和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 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等,每隔7d左右喷1次,连喷3次,可控制病情发展。

(2)炭疽病。于发病初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7d喷1次,连续喷2~3次。

(3)根腐病。生长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混合喷洒防治。

(4)细菌性疫病。发病初期可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百菌清6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50IU等药剂任选1种,每隔5~7d喷1次,连喷2~3次防治。

(5)豆荚螟。采用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1 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6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d喷蕾、花1次,可控制为害,如需兼治其他害虫,则应全面喷药。

(6)菜豆蚜。防治菜豆蚜可使用辟蚜雾(抗蚜威)50%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洒。所有选用的化学药剂,都要注意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7)螨类。用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1 000倍液,或35%杀螨特乳油1 000倍液,或40%水胺磷乳油1 000倍液,或73%可螨特乳油1 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3 000倍液,或73%克螨特2 000倍液喷雾防治。因红蜘蛛抗药强,应注意杀螨药物的交替使用。

(8)美洲斑潜蝇。可用40%七星乳油600~800倍液,或18%杀虫双水剂400倍液,或90%巴丹可溶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防治,一般于发生高峰5~7d施药1次,连续施3次。

3参考文献

[1] 张友富.菜豆病虫害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2001(4):18-21.

[2] 曹赞丽,张振海,孟世峰.菜豆病虫害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08(19):17.

猜你喜欢

菜豆综合防治种类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多功能破冰铲
菜豆娃娃
菜豆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