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渎镇花卉苗木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09-04-01黄丽芳朱兴淦蔡学林胡惠根王大兴汤雪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现状对策

黄丽芳 朱兴淦 蔡学林 胡惠根 王大兴 汤雪群

摘要叙述了木渎镇发展花卉苗木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对城乡绿化、公路绿化和园林绿化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花卉苗木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苏州;木渎镇

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079-02

花卉苗木产业是一个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苗木将成为世界最具有潜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世界花卉消费量以20%~25%的年增长率不断发展。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所需苗木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将花卉苗木作为一个重要的创汇产业。加之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色家园的要求,说明农村环境绿化也是一个主要方面。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这为发展苗木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其意义深远。

1花卉苗木产业的现状

1.1地理环境优越,适于发展苗木产业

木渎镇处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处于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16℃,年平均日照时数2 000~2 200h,年平均降雨量1 025~1 200mm,无霜期220~240d。而且木渎镇近于太湖,太湖水体调节十分有利于常绿树木的生长,有利于南方树种向北方驯化发展。

1.2经济发展形势有利于发展苗木生产

木渎镇地处长三角经济发展区中央,经济发展迅速,为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该地区城市化进程位于全国前列,城市道路建设、城市环境建设迅猛发展。极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苗木生产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1.3木渎镇苗木产业历史悠久,有发展基础

战国时期吴王时代就有香山,专供西施游玩的鲜花圣地。晚清及民国时期,就有大量花农、花匠培育各类花卉苗木及制作苏派盆景、古建筑,承建各类苏派园林。改革开发后,更是有大量的农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改粮田种苗木”,从事苗木生产。

1.4资源丰富,规格齐全

目前,木渎镇种植的花卉苗木品种已有十几个大类、上千个品种,而且各种规格齐全,从小苗到几十厘米粗的大树,从南方花卉到北方苗木,应有尽有。从鲜花到花卉、草坪、果树、北方绿化树种,也是要什么有什么,为绿化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5初具规模,已成主导产业

木渎镇种植花卉苗木面积达866.67hm2,占农业用地92%,83%的农户种植苗木,56%的农民以苗木收入为主。目前有350个苗木经纪人,有28个苗木经营公司,有7家具有国家二、三级资质的专业绿化公司。木渎镇的花卉生产全年产值达3.5亿元,是长江下游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1.6服务配套,“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木渎镇有1个省级种苗基地,有1家外商投资的新品开发公司,有5 200家农户种植苗木,有7家承建绿化工程的专业公司,有1个苏州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市场。苗木从育种到种植,起挖到销售,运输、施工、绿化养护,形成一条龙产业链,真正做到了一条龙生产。

2存在的问题

2.1产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

目前,木渎镇花木种植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农户型生产模式,其规模偏少且各自为战,分散的经营方式导致内部信息封闭,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形成整体合力。所栽培的品种以常规品种为主,高档品种还比较少,没有形成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另外,由于管理粗放、缺乏宏观的产业指导与调控,在总体规划上没有做到科学的定位,既制约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设施栽培方式的运用,也使生产中产品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2科技含量偏低,特色品种较少

木渎镇花木种植大多由农民转产而成,其栽培技术往往凭经验自行操作,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培训,其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水平较低。目前该产业主要以绿化苗木及大众化品种居多,观赏花卉及高档精品少,市场上的鲜花及盆花主要是从广东、福建等地引进。大部分生产和经营的花农往往是随“大流”、跟“风”跑,盲目性很大,只看好目前市场主打品种和技术含量低的品种,没有远景及开发计划,而未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使区域特色不明显,从而导致潜在的市场风险较大。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外花卉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花卉生产如不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不用说参与国际竞争,就是国内市场的份额也会逐渐减少。

2.3信息流通滞后,市场信息不灵

由于没有建立健全花卉信息流通体系,大多数种植户不能掌握全面的市场信息,许多情况下,只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产的盲目性、风险性,总体上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影响了市场竞争力。虽然目前的花卉苗木交易有经纪人在操作销售,但还是难以形成一个信息互通、灵活多样、互相协调、上下配合的销售网络。

2.4品种结构不合理,规模生产型偏少

由于苗农种植花木品种一般是根据眼前经济效益好坏而定种植品种,往往形成一轰而上的局面,没有长远计划,没有短期效应与长远效益相结合,导致的后果是若干年后有些品种稀少,有些品种滞销或根本卖不出去,造成的结局是“苗木烧狗肉”的重新出现。

2.5生长周期长,品种更新较慢

现在的绿化工程,一般是一步成型、一步到位,所需大规格品种也较多,而大的树木品种需栽培10~15年才能达到要求。而生产这类规格的树木,往往因为生产户的密度掌握不科学,导致粗度到了,而冠度不合标准,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一轰而上”地生产同类型、同品种的苗木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造成恶性循环,这给新品种的开发与推广带来很大困难。

2.6人才缺乏,同科研机构挂钩较少

现有的七大花卉苗木公司一般只有初、中级人员,而每个公司 技术人员只有3~5名,有的只有1~2名。而设计绿化工程的技术人员更少、更缺,高级技术人员更是少得可怜。目前为止,全镇还没有一支专职苗木生产研发机构,而同各类省级科研机构的联系亦不足,同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很少。现有人才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因此对新项目新技术开发不多,制压了全镇花木生产的发展。

3花木产业发展对策

木渎镇花木生产要迅速发展、赢得市场,必须开拓创新、解放思想、认真分析形势、重新认识,尽快调整思路。一是必须认识到此产业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同浙江萧山发展苗木生产的模式还有较大的距离。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木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范围扩大,具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乡镇村绿化也将迅速发展,这些都为花木产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发展木渎镇花木产业大生产、大流通、高效益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3.1加强宏观指导,搞好花木产业规划,实现规模种植,调整内部结构

根据花木生产有规模、有特色才能有市场这一特点,政府应及早规划科学布局、加强宏观指导、确立新局面、重点突破、示范引导,多渠道增加对花木产业的投入,多途径提升花木经营水平,多方面提高花农的产出率以及经济收入。通过“政府搭台”,合理引导“放水养鱼”,将花卉苗木产业建成集新科技、新品种、新市场的一个有机整体,使全镇花卉苗木产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3.2加强花卉苗木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花木科研应以引种、育种和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组织科研单位对花木生产流通中存在的难题采取“科技、生产、管理”三结合方式,协同攻关。充分发挥花木协会、花卉苗木市场及镇农技站的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进行技术合作,力争在花木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示范、推广上取得突破,不断将花木栽培管理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广大花农,努力提高花木生产经营者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3.3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充分发挥苗木市场的辐射作用;二是要建设好示范性生产基地,提升“专业村”整体水平;三是发挥美林公司的技术与品种优势发展订单农业、订单外贸;四是强化精品意识,注重精品花木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施质量和规模与效益“三头并进”的策略;五是树立品牌意识,积极鼓励、引导花木产品注册商标,以保护产品、品种,提高其知名度。政府部门对全镇的花木生产要加强领导,责任农林服务中心对花木的整体形象进行策划、包装、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使企业与花农获得更多的市场与经济效益。

3.4建设森林公园,开发旅游农业

要充分利用木渎镇与苏州近郊的地理位置,结合本镇旅游景点多的特点,开发建设一个森林公园,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为一个集观赏、休闲、垂钓、养吧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供苏州市民节假日度假玩乐、修身养性。从而使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实现双赢。

3.5加强对花农的知识培训,提高花农的整体技术水平

提高花农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是不断引进一些大专毕业的专业人才及相关花木生产能手,加强对花农的知识培训,以提高花木生产的科技含量;二是应用先进技术和加速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乔木、灌草相结合,长期效用与短期效用相结合,合理套夹种等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土地与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三是在花木生产中,栽培方式要从传统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从一家一户小农经营方式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向公司化经营转变。从单一的生产向生产结合销售、结合市场的“公司+农户”模式转变,从单纯的求数量向全面求质量转变,从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从产业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变,从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向重视长期经济效益转变。

3.6完善花木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花木的销售和流通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重点加强市场引导。一是建立花木网络市场,及时掌握国际、国内市场的产销信息,为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供求信息和市场趋势分析,以便科学稳妥地调整花木生产布局和生产计划,拓展花木销售的渠道;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国内国际各类展会发挥中介组织、经纪人协会、花木协会以及花木公司的协调和引导作用,把木渎镇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推向国内外市场;三是进一步发展现有的“花卉苗木市场”,逐步将其建成产品的展示销售中心、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中心、花木信息交流中心、华东地区最大的外销集散中心,使其成为集贸易、展示、观光旅游休闲、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花木市场,从而进一步拓展花木产业的产业链。通过整体开发,把“一产”发展至“二产”、“三产”,从而增加全镇花木产业的附加值,实现全方位的经济效益提升。

4参考文献

[1] 鞠志新,陈殿元,金研铭,等.吉林省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J].吉林蔬菜,2008(2):83-84.

[2] 陈水沯.夏门市花卉产业发展对策[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2):158-160.

[3] 杜忠友,陈传庆,廖文豪,等.贵州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8(3):136-138.

[4] 刘青芳.青海省花卉产业的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95.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