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合同法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2009-03-29林晓丹

中国经贸 2009年24期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

林晓丹

摘要: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该法律的颁布实施,必将给用人单位原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规则与运行造成强烈的冲击。本文结合劳动合同法新增内容,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效应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劳动合同法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合同法的正式颁布执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在劳动合同法下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以适应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我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效应

1劳动合同法可以使企业的劳动关系更加稳定。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中,劳动者先天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合同法通过对雇员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弱势地位进行救济,特别是通过对合同期的限制无疑可以使企业的劳动关系更加稳定,使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成为常态。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仅可以使更多的无规定期限劳动合同在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下得以订立和适用,而且也可以纠正目前劳动关系中的不合理现象,实现企业劳动关系的长期稳定。

2劳动合同法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就业安全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劳动力流动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另外,在建立劳动关系和维系劳动关系过程中,由于实施了全方位的立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而使用人单位裁员的成本大大提高,由此将促使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上更加谨慎,也会更加注重保留和培养人才。从这一角度看,企业也是受益者。显然,劳动合同法可以促使企业创造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也将使企业从忽略劳动关系转向重视和协调劳动关系。

3劳动合同法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人治模式转向法治式。就我国企业现状而言,许多企业的用工制度杂乱无章,劳动管理水平落后,一些企业的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关系相当紧张。这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促使企业劳动用工行为从无序到规范、从人治到法治,这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4劳动合同法可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从短期或表面来看,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各阶段应承担的责任做出的种种规定,以及劳动合同在工作时间、加班地点、工资数额、工资发放、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应达到国家最低标准等规定,虽然会使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劳动合同法重视和保护人力资源,因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也可以为投资者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促使企业努力实现保护劳动者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劳动者和企业的双赢。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1企业用工成本将增加。企业用工成本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在招募、维持和开发人力资源以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中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劳动试用期限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细化了不同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的期限,并为了防止企业以规定试用期来损害劳动者利益的行为,对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条件、次数、及工资标准做了严格的规定;(2)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劳动合同法扩大提高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范围和金额。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也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签的,用人单位也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使企业进退两难。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可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假设员工在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让企业没有足够证据开除,或者无法取证举证,要不就企业养着他,要不就解约付高额补偿金,使企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3员工培训后流失的可能性增加。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为了防止员工的流失,很多企业往往采用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的做法来约束劳动者。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适用范围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规定违约金仅限于竞业限制和出资培训两种情形,这就意味着—般情况下企业不能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增大了员工接受培训后的流失风险。

4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力更加宽泛。劳动合同法可能扩大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力,除法律规定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并增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或者规章制度违法并损害劳动者权益等情形,作为劳动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事由。

三、劳动合同法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依法治企、依法强企的管理理念。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求广大企业要提高对劳动法合同立法目的的认识,转变企业发展依靠违法使用劳动力的观念,树立依法治理企业、防范管理风险的理念,把依法治企与求生存、谋发展统一在一起。依法治企要求企业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员法律素质,培养高层管理人员法律风险意识。企业各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建立人力资源管理预警系统,形成动态的法律风险预警及防控体系,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合法实施。

2完善制度建设,依法实施管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各方而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其中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因此,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要求,企业应该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着力完善员工关心的有关劳动报酬、劳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

3重视劳动关系的管理。由于过去我国劳动法制化的先天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在法制化方面具有相当大的距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常只把招聘、绩效、薪酬、培训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对劳动关系调整、劳动关系发展等工作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的层面,很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设有劳动关系管理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令人乐观。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劳动关系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劳动关系管理需要更新理念,机构设置上要有相应岗位的设置,工作内容要明确,对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要在兼顾各方利益、协商解决争议、以法律为准绳、动争议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下,从劳动合同的文本、签订与解除、集体合同的协商与履行、劳动争议处理、员工沟通系统、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拟订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等方面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劳动关系双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企业经营稳定运行。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职工、引导职工,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基础。职业发展是员工关注焦点,注重员工的开发,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和谐长久劳动关系建立的关键之一。企业高速发展必然对员工各方面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进行员工潜能开发,实行职业生涯管理是必要的。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包括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开发、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综合性活动与过程。同时,职业生涯管理能使企业重视员工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并对其潜能进行合理的挖掘,从而有效地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也能保证组织留住优秀人才并满足未来人才的需要,使企业更适合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猜你喜欢

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之再议
关于合同法中连带责任研究
竞业禁止协议探究
新劳动合同法视阈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