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幻的亢奋和自卑的激愤

2009-03-27

杂文选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水坝国人华裔

沈 栖

奥巴马是非洲裔黑人,破天荒地当选美国总统。中国网前不久发表了一篇专访奥氏顾问的文章。这位为奥氏胜选立下汗马功劳的顾问断言:将来可能出现华裔总统。这一预言令一些国人亢奋不已。

预言毕竟是一种假设。其实,这事早已使国人亢奋了一阵子,诸如,美国某州某市的“一把手”或警察局长是华裔啦,现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祖籍在中国啦,本届诺贝尔化学奖中的一位是中国钱氏科学家的侄子啦,连荣获某项体育冠军的“贤内助”因是华人,我们的媒体也要沾亲带故地称之为咱们的“女婿”。国人之所以为之亢奋,是因为这些事例说明,泱泱华夏雄踞全球,傲视天下,她的子民卓尔不群,哪怕移居海外的华裔,他们也是举足轻重,魅力非凡,“问鼎”美国总统的宝座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中国人常会亢奋,这已是时日悠久的事了,“天朝老大”的优越感不知道让多少代多少朝的君臣陶醉、炫耀。封建时代有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皇帝就是“天子”,是天下人都要顶礼膜拜的精神偶像。直到八国联军打进中国,才似有警悚,但也是认为那是“儿子打老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身当家作主的中国人艰苦奋斗了一阵子,日子也是过得乍暖乍寒,但是祖宗的“精神胜利法”又潜滋暗长,奢望当起“世界革命的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成绩卓著,世人瞩目,一些国人又飘飘然,忘了自己“一穷二白”的家底,俨然以“大国”自居,似乎“崛起”指日可待。如此的亢奋往往会使人变得目光短浅,判断失误,利令智昏。正如鲁迅当年在《打听印象》一文中所说,一经被外国人虚夸几句就格外得意,有时连对方的明褒暗贬之意都察觉不出。不是吗?三峡大坝建筑完成后,外国媒体称之为“世界第一大坝”的美名着实让国人亢奋不已。然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一份报告指出:在长江上建成、拟建或在建的水坝共有四十六座,长江是世界上水坝最多的河流。由于水坝威胁淡水生态系统,全球有二十一条河流及其流域生态严重退化,长江流域排名第一。国人为何光亢奋于“世界第一大坝”的美誉而不警惕于“生态退化长江排名第一”的警示?

洋人虚夸犹嫌不足,自家也炮制“辉煌”以炫耀天下,满足国人亢奋的心理需求。中科院近日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其“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中,中国被列为全球四十五个样板国家第一名,美国则排名末位。因这份报告发表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人的亢奋自然打了不小的折扣。又如前些日子,歼-10战斗机问世,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宣传其性能如何先进,给人们感觉是世界领先,全球第一。究其实质,被“忽悠”引发的亢奋是廉价的、虚幻的。中国科协副主席、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撰文称,新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歼10-战斗机与美国的F-22、F-35相比,在技术水平上相差一代。由此看来,实不足以亢奋也!

毋庸讳言,中国人很在意西方的掌声,对西方的骂声并不如掌声那样心悦,因此,亢奋转而激愤也就顺理成章了。若西方有人说了我们几句不中听或过火的话,便会引起一群有民族气节者义愤填膺,斥之为“辱华”。强者从容大度,不在乎人家说三道四,弱者狭隘偏激,容不得批评指责,因为他们心理脆弱自卑,必须用自尊的外表严严实实地包裹着那颗脆弱的心灵。由护短和怨妇心理引发的激愤与亢奋看似两端,实为同源:都与四大发明、大唐雄风、康乾盛世之类的“先前阔”有关,又与近代一落千丈衰败的国运有关,是这两方面因素交媾的产物。这种既自大又自卑的扭曲心态,在排外和崇洋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一方面民族主义的神经极易受刺激,动辄提升到“辱华”的高度,且伴有非理性之举,另一方面深层次的崇洋达到了盲目、非理性的程度。一位曾在韩国生活了二十六年的日本人写了一本题为《准备被人打死而写的对韩国和韩国人的批判》的书,将韩国的丑事、坏事骂得淋漓尽致,在韩国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一时洛阳纸贵。韩国人由此引发了广泛的“反思”,并纷纷召开会议“自骂”。韩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长为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证实了这么一个论断:一个不怕骂的国家是有前途的国家。

小平同志生前说过,中国要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认为,这一水平并不仅仅指经济实力,而是一个综合指标,其中自然包括国民的心态——由亢奋到激愤的非理性转变为平和心态,因为这是现代文明素质的一个表征。

选自《天涯·博客》

猜你喜欢

水坝国人华裔
为生命建造一个“水坝”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世界上壮观的水坝(下)
云师大泰国苏拉塔尼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为什么水坝下部修得比上部宽?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
国名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