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天古墓盗掘案庭审纪实

2009-03-26

检察风云 2009年23期
关键词:古墓盗墓长沙

若 星

新闻背景

2008年12月29日,湖南望城县公安局接县文物局报案称,位于望城县星城镇玫瑰园商住区内的风蓬岭2号汉代长沙王室古墓发现盗洞。接警后,望城县公安局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勘查。“12·29”古墓被盗案中,在望城县、岳麓区交界的方圆约6.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1座西汉古墓,已确认为西汉时期长沙国王陵区及其贵族墓葬群。从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短短7个月期间,27人组成的团伙或相互邀约或自由组合,连续盗掘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县的汉代古墓、宁乡县的战国古墓等14座。

古墓盗掘正猖獗

林细生、刘胜利等27名被告人在法警押解下鱼贯而入,站到了法庭被告人席上。法庭核查被告人的基本身份情况后,公诉人开始宣读长达24页的起诉书。指控显示该案“一是人数多,二是手段恶劣,三是主观恶性大……”

这27名被告人,分别来自江西、山东和湖南,除第二被告人刘胜利为大学文化外,其他都为初中文化或小学文化。虽然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不过他们在获取古墓葬信息、盗掘古墓葬、倒卖窃取文物上,却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跨省组合,有分工,有协作,盗墓手法熟练,盗销渠道隐蔽。根据检察机关的指控,江西籍犯罪嫌疑人主要负责出资、安排住行、收购分赃;湖南籍犯罪嫌疑人主要负责提供古墓信息并望风;山东籍犯罪嫌疑人主要负责提供技术和设备,寻找渠道,倒卖出土文物。从公诉人的起诉状中不难还原出那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盗墓实况:

“长沙望城境内有很多的古墓”,2008年4月,江西的林细生得到这个信息后,怦然心动。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可是举世闻名,望城县隶属长沙市,那地下说不定也埋藏着价值连城的宝贝啊!心动不如行动,几个电话,山东的张庆省、江西的王建根、望城的龙庆寿等人便聚集到了林细生身边。一番勘察,他们选定了望城县李建国家山后的一个墓址。经过几千年的变迁,这昔日的风水宝地已经不再是荒郊僻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将罪恶的第一锄,选在了李建国家的猪栏里,从猪栏内打了一个洞,直通入住房下面的排水沟,再从排水沟打盗洞至墓室,精美的古代文物就被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从这座汉代大型贵族墓葬中盗掘了出来……

时隔一个月,该盗洞再次派上了用场。山东人王宗敏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伙同刘胜利、张庆省等人,采用与上次盗掘基本相同的手段,又打了一个盗洞通往另一个墓葬,盗得“长沙王玺”等精美文物。

盗墓活动仍在猖獗地继续。2008年12月29日下午3点左右,长沙市望城县公安局接到县文物局报案,风蓬岭2号古墓被盗!风蓬岭2号古墓的主人身份,曾经让考古专家们充满遐想。与风蓬岭2号墓相隔约380米,是风蓬岭1号墓。2005年底,因为房地产开发遭到破坏,文物部门对1号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挖掘,这座汉墓出土了包括金缕玉衣在内的200多件珍贵文物,墓主则被证明为西汉长沙国某代长沙王后,轰动了考古界。而据考古专家推测,2号墓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长沙王。接到报案后,民警与专家赶往现场。越接近现场,众人的心情越不安,许多棺木的碎片首先映入了眼帘。这座昔日的王陵,历经2000多年岁月的风吹雨打,在普通人眼里,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小山。可如今,就在这座小山的顶部,却多了一个垂直向下的圆形洞口,无疑,这是盗墓留下的犯罪现场。经过测量,这个直径1米的盗洞有10米深,进入了墓室内部。“那是一种心痛的感觉。”在场文物局专家坦言。

盗墓、倒卖文物是为了筹备民间博物馆?

虽然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的事实铁证如山,不过,面对尚未最终确定的刑期,这些被告人不乏“精彩”的自我辩白。

钟传生,江西省分宜县人,61岁,是27名被告人中年龄最大的。这名“长者”的法庭辩解与众不同,不同凡响。“我是新余市收藏家协会会员,一直梦想搞一个民间的收藏博物馆;买这些文物,是为办博物馆准备的。”钟传生所指的这些文物,是被指控为主犯的林细生卖给他的鎏金铜铺首、七云纹铜饼、双面龙纹玉璧等文物,他花了23万元才买到手。钟传生甚至于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文物保护者,他表示,如果博物馆办不成,这些文物都会捐献给县博物馆。文物已被国家追回了,谁又会轻易地相信他呢?

陈全武,湖南省望城县人,1972年出生的他,曾因犯盗窃罪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2007年6月28日才获得假释出狱,不料,仅仅呼吸了一年半的自由空气,又再触刑律,再进牢房。“那个时候我刚刚释放,家里连房子都没有一间。正好龙寿云找到我说有点事做,能赚点钱,我就去了。”陈全武说得轻描淡写。

涉案被告们都绞尽脑汁地为自己开脱罪责,急于与“主犯”林细生划清界限,似乎这是个群龙无首的盗墓团伙。然而,有团伙必有主谋,既然是共同犯罪就肯定有主犯,公诉人的声音铿锵有力。

被公诉人指控为主犯的第一被告人林细生,共参与盗掘古墓葬5次,负责出资、组织、协调工作,在5次作案中均系主犯。其辩护律师当庭认为,“林细生虽然参与盗掘古墓葬的次数有5次,但收获并不大,除了真假尚存争议的‘长沙王印外,最有价值的也只是三级文物。而在整个系列盗墓案中,仅一级文物就有10余件,而那些文物的被盗与林细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此,林细生不应认定为主犯。”

真假难辨的“长沙王印”成量刑争议焦点

盗掘古墓系列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长沙王印”,最引发争论的也是“长沙王印”,最让人疑惑的同样是“长沙王印”。说到长沙王印,就不能不回忆2000年前的那一段长沙历史。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灭项羽,定天下,分封了一批异姓王。然而,异姓王终究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没有多久,便一个又一个地倒在了皇帝的阴谋中,唯独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长沙王,虽然第一任长沙王吴芮封王不久便一命呜呼,但王位却一直传了五代才因无嗣而被取消。后来,汉景帝又封其庶子刘发为长沙王,历史上称之为刘氏长沙国,刘氏长沙国直至公元7年才废除。有王必有王玺,或者必有王印,何况是存在了200多年的长沙王国。可长沙王玺、长沙王印在哪里?

2009年初,谜底似乎揭开了,随着长沙古墓盗掘案的侦破,“长沙王玺”和“长沙王印”同时被追缴,可是,怀疑的声音也就此开始。2009年7月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举行的涉案文物展览上,“长沙王玺”和“长沙王印”同时展出,标牌上就明确标明“待进一步鉴定”。

对于“长沙王玺”,检察机关在起诉书中并没有标明其文物等级,并表示对其真伪,需要等待重新鉴定结论作出后方能定论。由于身份未定,“长沙王玺”没有引起控辩双方的争论。不过,围绕“长沙王印”的真假,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展开激烈交锋。公诉方的理由是:据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的鉴定结果,本案中的“长沙王印”龟钮金印为一级文物。此后,省内文物专家将金印送往北京,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长沙王印”属“翻铸”,是高仿品,并非文物。但是,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给出的鉴定结果没有相关责任人签字认定,在证据形式上存在缺陷,而且,文物鉴定能力不以行政级别大小为标准。因此,从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真实性方面考虑,公诉方采信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的鉴定结果。

辩护方律师指出,2009年5月18日,长沙公安部门应长沙市文物局的请求,曾带着“长沙王印”到西北大学,进行了物理检测,西北大学对王印成分出具了一份鉴定结果:“长沙王印”龟钮金印中含有电解金成分。电解金的工艺方式,诞生才200余年,2000年前怎么可能有电解金,还用它来铸造王印呢?紧接着,辩护方的其他律师,又推出了一系列观点,来证明“长沙王印”是一块假印:其一,王印作为公章,不是私人用品,一般不会随葬下墓;其二,金印上的龟钮造型不是西汉时期的风格,篆刻的字体也不是西汉风格;其三,长沙王印绶应当是“长沙王玺”而不是“长沙王印”。就如同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广陵王玺”一样,是叫“王玺”,而不是叫“王印”。

激烈的辩论没有结果,或许有待进一步的鉴定才能给出答案,而这关涉到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题。

艰难的文物保护之路

三天下来庭审告一段落,法院没有当庭宣判。也带给读者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于盗墓趋之若鹜?为什么盗墓贼的行径屡屡得逞?不能不让人对文物保护的现状进行思考和反省。

天下熙熙,皆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盗墓者来说,其动机离不开“利益”二字。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盗墓者仍不惜铤而走险。而且,我国对出土文物的保护手段有限,很多古墓葬发现后并不进行挖掘而是以保护现状为主,可看护的人员和资金都十分有限,这就给了盗墓者以可乘之机,也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

当前,我国的收藏品市场越来越活跃,民间收藏者、民间的收藏品投资者越来越多,这就为文物提供了流通市场,其中不乏非法流通渠道。而且,近年来一些电视台推出的“鉴宝”节目大肆渲染文物的经济价值,摸金、探宝的小说一版再版,铺叙盗墓情节,讲授盗墓经验等等,也在客观上刺激了不法分子的贪欲之心。“12·29”古墓葬盗掘案团伙的一个主犯在接受采访时就坦言,他经常看一些鉴宝类节目,以了解相关市场行情。

案后:打一场文物保护的全民战争

本案件侦破后,长沙市政府即宣布,设立文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举报者最高将可获得2万元人民币奖励,以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文物属于全人类文化和精神遗产,在刑事上保持高压态势,舆论上开动宣传机器,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工作上加大管理力度,打一场文物保护的全民战争,让盗墓者无利可图、无处可遁,这或许才是文物保护的应走之路。■

编辑:孙薇薇jcfysww@126.com

猜你喜欢

古墓盗墓长沙
长沙之旅
马王堆下有古墓
古墓背后的故事
古墓里的蛛丝马迹改写历史
我眼中的长沙
真实的盗墓,是这个样子的……
盗墓黑历史上最有名的摸金校尉们
古墓门上的“拥篲捧盾图”初探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OF TOMB S,TRAPS&THE INTREPID 盗墓口语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