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财务发展策略

2009-03-23赵新娥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中小企业

赵新娥 李 琴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一般财务特征出发,对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从筹资、投资、财务制度和分配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财务策略,以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生命周期 财务发展策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迅猛,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以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财务管理意识缺乏等财务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策略是中小企业在未来时期内能否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通过分析不同阶段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出相应的财务发展策略。

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策略

(一)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财务状况

初创期是每个企业都必须历经的阶段,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财务状况具有一般企业“低负债、低收入、高收益、极少分配”的财务特征,同时也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创立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种资金投入依靠创业者的自有资金是十分有限的。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抵债能力不强,信用度不高,加上我国的中小融资体系尚在萌芽阶段,外部融资就极为有限;我国的中小企业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创立者在投资过程中,很可能就是在模仿别人来进行经营,而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规章制度,尤其在财务制度上更是无章可循,财务工作由经营者或其亲戚或朋友全权负责,导致权责不分、资金的不必要流失等问题;企业利润有限,致使资金周转更加困难,企业发展缓慢。

(二)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财务策略

针对初创期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的特点,在稳健成长型财务战略的指导下,财务目标应定位在实现销售额的增长,达到利润最大化。

筹资方面。企业应积极向市场上的风险资本传达高收益投资项目的详细信息,使市场上的风险投资者能有效地将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与其他企业的劣质项目区别开来,从而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同时,通畅的信息渠道也有利于向银行借款融资。但在初创期,企业要避免背负过高的债务而陷入财务危机。

投资方面。企业如果想获得更多的风险投资,在投资时就要尽量考虑有巨大市场潜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作为经营对象。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要努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样才有可能平安度过创业期。

财务制度方面。由于企业规模此时还很小,创业者和其支持者在很多方面都能进行很好的协调,因而很少涉及制度的建立。但要想企业持续发展下去,创业者应制定长远计划。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可以根据有利于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为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分配方面。因为企业在初创期利润有限,甚至为负数,而资金需求量又大,一般不宜在创立期就实行利润分配,而应将其作为企业的资金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

中小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策略

(一)中小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状况

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不够,加之我国的信用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政策还不太完善,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所需资金,导致企业发展困难;由于市场的扩张与销售规模的扩大,管理者容易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与目标,很容易使企业掉入多元化陷阱中,并导致企业规模迅速膨胀;中小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往往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与之匹配,管理者的不成熟和原有组织的无规则等相互作用,容易导致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管理混乱;企业很少对所获利润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划,利润的分配和留存往往都是随意而行,这样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策略

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可以综合考虑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但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财务策略。

筹资方面。在成长期,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更能发挥其发展潜力,因而采取借款融资是比较好的筹资方式。中小企业应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制度,提高自身的资信水平,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目前所提供的外部融资条件,如中小企业创业板、信用担保机构等来筹集所需资金,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投资公司,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部分闲置的资金,可以互相投资等。也就是说,企业要拓宽其筹资渠道。

投资方面。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投资扩张,都要对其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要防止盲目扩张。另外,日常要做好积蓄财力的准备,要抓住有利时机实现发展。但规模的扩大不可能一次完成,可通过资本积累与规模扩大的多次交替成长来发展壮大。

财务制度方面。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要形成完善的财务会计核算,尤其要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性强的资产加强管理。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方法要合法化、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并将内部审计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分配方面。企业应对实现的利润进行有效的规划,可以采取定期分配少量利润的政策,从而在保证企业未来成长所需资金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所有者现实利益的增长。

中小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策略

(一)中小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状况

成熟期一般较容易筹集到资金,但很多中小企业再融资行为不规范,资本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先筹集资金再找投资项目,大量募集资金存在银行和用于委托理财;此时中小企业的投资行为也非常盲目,不少企业的产权性投资缺乏明确的战略思路,通常都是为兼并而兼并。经营者在成熟期容易忽视技术更新、改造等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投资项目,短期化倾向十分严重;财务制度弊端更加明显,由于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尽管在成熟期,企业的现金流量比较充足,但是利润在此阶段会变现出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甚至会出现负值的态势。

(二)中小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策略

中小企业在成熟阶段采用多元化财务战略时,要审时度势,根据自身存在的财务问题建立相应的财务策略。

筹资方面。成熟期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有了一定的规模,企业资金也比较充足,但由于实行多元化的财务战略尽量来避免企业步入衰退期,所以对资金的需求依然很大,依靠自身来发展仍然有限,而对于中小企业上市,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无法满足上市条件。尽管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筹资空间,但由于自身信用不足,造假的案例也是频频出现。因而中小企业在对外筹资方面还是应从完善自身信用出发,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大企业通过银行或是上市筹集资金的筹码。

投资方面。在成熟期,无论是企业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投资,还是向多元化方向投资,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特征,在建立企业整体战略的基础上,来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企业尤其要注意避免盲目投资,应尽量考虑投资那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与此同时,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优势,保持企业从成长期步入成熟期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制度方面。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成长阶段就应建立起比较健全的财务制度,在步入成熟期后根据其存在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当然,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分工越来越细,相应的财务会计机构也可以设置较细的会计分工,采用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法,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发挥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建立严格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程序规范,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按照现代先进的管理程序进行,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责任制并严加实施。

分配方面。在成熟期,企业一般会有大量的现金流入和比较稳定的利润收入,但为了实行多元化的财务发展战略,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因而企业在成熟期应采取适中的利润分配制度。

中小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策略

(一)中小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状况

由于此时市场已经饱和,已经不存在进入壁垒,市场竞争也趋于白热化阶段,因此企业产品销售量和利润急剧下降,市场萎缩,销售增长率出现负数;由于利润率降低,企业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盲目进行投资,仓促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或者领域,由于缺乏行业经验和该行业的管理知识,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现金流量持续减少,偿债能力低导致财务杠杆失效,财务风险日渐增加;中小企业管理者或拥有者往往会在企业出现危机时,不是想办法转危为安,反而是从企业内部抽出大量现金或资产,从而更加速了企业的破产。

(二)中小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策略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考虑实行的财务战略是防御型的战略。防御不是消极防守,全面退缩,而应减少现金流出并增加现金的流入,积累内部力量来寻找新的机会。在环境有利的条件下,谋求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

筹资方面。衰退期的企业如果实施正确、清晰的战略,也能将企业导入新的成长领域,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加上此时的企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筹资渠道相对也比较畅通,那么此时,企业可采用高负债筹资政策。

投资方面。高负债筹资政策应建立在企业进行合理投资、谨慎地进行资本运作的基础之上,以有效规避风险,特别要注意财务指标的预警提示。对于那些不盈利而又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企业可以采取剥离或清算等退出战略,以增强新投资领域或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采取节约支出等措施,盘活现有存量资产,集中一切资源,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延长企业主导业务退出市场的时间。

财务制度方面。此阶段主要是在财务工作细分的基础上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企业应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来进行筹资、投资计划。即处在衰退期的财务制度重在对其执行力度上,制定方面涉及很少。因此,衰退期的中小企业应有效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如下程序进行:预测分析——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监督与监察——财务分析与评价。

分配方面。衰退期企业的获利能力开始下降,但现金流量依然较多,可以采用较高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当然,高现金股利分配应以不损害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资金为限。

本文以上分析的中小企业四个生命周期阶段是一种最普遍的类型,我国中小企业除了上述普遍类型外,还存在着夭折型、突败型、双峰型或多峰型和台阶型四类。中小企业应从整体上把握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全方位的考虑企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巩亦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研究,2005.33(6)

2.唐钟起.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MBA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中小企业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威胁防护解决方案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