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2009-03-18张小勤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题材审题外婆

张小勤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作好作文教学呢?具体措施为:第一,指导学生审题;第二,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第三,要求学生选取的材料要新颖;第四,指导学生适当用上一些修辞。作文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把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作文教学审题素材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149-02

在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是作文教学,教师不知怎么教,学生不知怎么写。教参缺乏详细的指导可供参考。这使老师为难,学生发憷。作文教学真就那么难吗?作文到底怎么教。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摸索出一点方法,在这里提出来,抛砖引玉,有不当之处,希望同仁不吝赐教。

第一,指导学生审题

作文教学时,我们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如果题审错了,作文就是写得再好,也是南辕北辙。同时,审题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审题解决写作方向,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解决写作途中拾起什么东西,解决用什么来写的问题。

题审准了,只是完成了作文写作的第一步,要写出作文来,还需要用材料来支撑这个作文。学生作文难就难在这里,他们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其实,作文的素材早就在他们心中,只是不知道不明白而已。作为教师,这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积累,打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寻找写作素材呢?

抓住文章的题眼,用发散式思维,启发学生思考,把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题材,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这样就打开了写作思路,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

比如,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人间的真情永远是生活中最动人的旋律,它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吧!用我们的习作去表现吧!选取你身边真实的故事,写一篇记叙文,反映亲情、师生情、邻里情……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

这个作文要求学生通过写事,来表现一个“情”。这件事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就要启发学生明白:这件事。或发生在师生之间,或发生在父母子女之间,或发生在父母之间,或发生在兄弟姐妹之间,或发生在我们与其他亲人之间(如我和婶婶、我和姑姑、我和外婆、我和爷爷等),或发生在邻里之间,甚至可以是在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事(因为写作要求后有省略号)。

这样就打开了学生写作的思路,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储备,从以上的任一件事中,选取一件事来写。这样不仅使学生可选的材料广泛,而且便于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动的、记忆最深的、也最能表达真情的一件事来写。解决了学生不知道用什么来写的难题。

同时。这个“情”字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爱。仁爱之情要表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它提倡的是人间的爱,爱父母、爱学生、爱老师、爱孩子、爱兄弟姐妹、爱邻居、爱陌生人,这是一种大爱。启发学生用心去发现爱,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爱。这个爱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也是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我们要用笔把这个爱真真切切地记录下来的。

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取自己最好把握的题材来写,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会感动读者。

第三。要求学生选取的材料要新颖

是不是作文题材可以随手拈来呢?不,我告诉学生在选择题材时是需要筛选的。只有新颖的题材才更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作文选材如果不新颖,千人一面,叫人心生厌烦,怎么有兴趣读下去?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选取材料新颖的来写。这样会使人眼前一亮,心生惬意。在评价作文时,要给题材新颖的作文更多的喝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去挖掘题材,提高学生选材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作文更鲜活。

又拿上面这个作文题来说吧,有一个学生写他父亲总是把好吃的让给他,有一次,别人送了一个橘子给父亲,父亲舍不得吃,拿来给“我”吃,这表现父亲对“我”的爱,而“我”又想让爸爸也吃一点。但知道爸爸不会吃,只好骗爸爸:“橘子好酸”。爸爸不信,拿过一尝“咦,不酸。怎么回事?”原来,“我是骗爸爸的。”这一骗。又体现了儿子对爸爸的爱。这个作文不但有趣,而且新颖。他没有写自己生病了父亲是怎样着急,怎样照顾自己这样的旧题材。作文在欢声笑语中表现人间的情。叫人读着是那么的轻松愉快。这是一个语文较差的同学写的,我还是给了他较高的评价。我总是告诉学生,好作文不是几个同学的专利。只要肯挖掘,人人都可以写出好作文来。

第四。指导学生适当用上一些修辞

合理地运用修辞是提高文章语言表达力的一个有力武器。作文不是非要用上修辞不可,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用上恰当的修辞。会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给文章增添不少的色彩。教师应根据学生作文实际,具体地指导学生恰当用上修辞。

还谈上一个作文题,有个同学写,她从小由外婆抚养,当该上小学时,爸爸去接她回来,她与外婆依依不舍的场景:我多么不想离开外婆,想着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再见外婆了。眼泪就不停地流下来。外婆说:“你不要哭了,你再哭,我也要哭了。”作文写到这里就停了。

笔者告诉她,如果这里用上排比句,不但会使文章读起来有气势,而且会使外婆对我的爱表现更充分,更增添离别的不舍。同时,与人间真情这个题目更相吻合。

在笔者的指导下,她改写道:我多么不想离开外婆,想起外婆为我洗衣,想起外婆为我梳头,想起外婆为我盖被子,想起外婆为我赶蚊虫。想着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再见外婆一面了,我的眼泪又流下来了。外婆说:“你不要哭了,你再哭,我也要哭了。”看人间的真情,就这样用生活的琐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正是这些小事,深深地印在小作者的心里,才使她不忍离开外婆。这个题材够小了吧?但它也同样表现了人间真情。

这些事本来就是存在的。教师应指导学生挖掘生活,在作文中用排比的方式把它罗列出来。用上适当的修辞,会使文章的主题表达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所以,教师应该在具体的写作中,在修辞方面给予指导,使学生得到遣词造句的锻炼,提高写作的水平。

其实,作文的功夫还在作文之外。

作文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过程,它还需要扎实的阅读教学来作有力的支撑。

如,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遣词造句;学生在阅读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学生在阅读教材中积累的习作素材,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写作。

因此,笔者总是一丝不苟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挖掘教材的思想,使学生迅速的提高思想,提高对事物的分析、判断、理解、归纳能力,不仅读懂文本还要读懂作者。特别是名家的作品。更是毫不放松。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

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文投稿。这更加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作文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把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题材审题外婆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破耳兔
唠叨的外婆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外婆的钱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外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