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山区孩子的写作能力

2009-03-18刘加惠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分段口头难题

刘加惠

【摘要】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日常交往所运用的母语不是汉语,加之受地域环境的限制见识有限,以及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障碍。提高作文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会写作。那么怎样才能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切实有效地提高山区少数民族小学生的作文质量,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老师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此作一些反思和思考。

【关键词】素质起步教学过渡教学口头作文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143-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几方面。写作能力在四个环节中尤为重要。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高低。小学语文教学字、词等基础性的知识掌握起来相当容易,而文章分析及作文能力对学生与教师来说都是难题,特别是山区的孩子,他们的见识少,本来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就很困难了,如果要写好作文就更难了。但是任何难题只要我们不怕它,有决心战胜它,所有的难题也就不成为难题了,作文教学也是一样。那么如何抓好山区地方的作文教学呢?以下便是笔者多年从事山区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抓好作文的起步教学

小学阶段,我认为1至3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这时的作文主要要由教师“扶”。不管是多聪明的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知识也是不行的,孔子也认为人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1至2年级首先要教会学生写好段落,在一年级的时侯,教师要多给学生口头范文,在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再让班上的优生进行口头作文,同时也要注意每次写话前最好让班上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行口头作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孩子们先分小组说,不管孩子们说的好不好都要让他们参与到说话练习中来。在进行口头作文之前最好能与实际的观察结合起来。比如我们要让孩子写一种水果,最好让孩子们将水果带到课堂来。在学生说话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观察,指导学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师一定要认真地指导。比如写苹果这种水果,先让学生看到苹果。学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苹果的颜色、形状,再让学生说说苹果的味道。在学生切身地感受了这种事物后,再让学生根据观察进行口头作文。学生分小组进行口头作文后,教师再口头示范。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需要教师“扶”一把,教师要多花些时间,多下些功夫,把学生的作文基础打牢,那么到了三年级写文章就容易多了。

二、抓好作文的过渡教学

学生进入三年级写作文时。最难的就是不知道怎样给一篇文章分段。有的不分段,有的乱分段,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是这样做的:先让优生讲自己准备分多少段,每段主要写什么,然后让学生评评优生分得怎样,笔者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说说自己的分段建议。中差生刚开始是很难准确分段的,这时教师多进行一些直观的指导。记得有一次是写春天的景色,指导学生观察后他们还是有很多人不能准确的分段,我就用简笔画给学生画了一幅春景图,然后再结合图画指导学生进行分段,这样一指导,学生多数都明白了该怎样分段,每段写什么。多一些这样指导,学生分段也就不会成为难题了。学生在初次学习作文时,教师一定要好好地引导,学生在写作文之前最好要让他们有第一手的写作资料,比如写观察性的作文能够带学生观察的,老师一定要亲自带学生观察,并认真地进行观察指导,学生有了材料,他们自然就愿意写作文了。记得有一次,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观的作文,为了让学生写好这篇作文,笔者就把学生带到了当地的水泥厂去参观,学生有了第一手的写作材料后,教师再耐心地对学生进行组织材料以及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来了,如果不带学生观察,他们没有获得第一手材料,怎么写得出来呢?我们作教师的又凭什么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呢?

三、由“扶”到“放”,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1至3年级在教师的指导、扶助下,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到了高年级主要要做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首先让学生多听优秀作文,平时多选些优秀作文念给学生听。多练习写作文,除了写书上的作文,每个星期让学生写一篇家庭作文,从中选出优秀的作文,念给学生听,有时还把优秀作文抄在学习园地里供大家学习、借鉴。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还特设了小红花评比栏,每次家庭作文和课堂作文选出来当范文的。都评给学生几朵小红花,一学期结束后给获小红花的同学特别奖励。

除了让学生多读、多写作文,教师认真地批改作文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个学生的家庭作文我都认真地读一遍,从中选出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课堂作文最好面批、面改,有问题的段落、句子最好让大家一起改,到了五六年级先让学生分小组互相改,再由教师批改,批改完了后再让学生抄写,作文抄写好后,一定要让学生读上一两遍。

四、分散难点。提高中差生的作文兴趣

学习知识,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学的更好,作文知识也是一样的。但要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作文也很难。只要我们认真探索,一样能找出学生乐学的方法。为了提高我们班中差生的作文兴趣,笔者采用了这样的作法——分散难点。布置家庭作文时,优生一次写完一篇作文,中等成绩的学生分两次完成一篇作文,特差的学生一次作文要求他们写好一两段就行了。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得到较好的效果。

五、重视作文的交流

学生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与人交流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因为作文是社会的需要。通过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才能体现作文教学的社会价值,从中享受到作文教学带给我们的快乐。在这种交流活动中,要长期做到良性循环,这样学生不仅能写好作文,而且更乐于提高自己。乐于写作。

多年来,笔者通过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作文教学有了很多的经验积累。所教的学生作文能力比较强,每年在统考中作文得分都比较高,这种方法还是可行的,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

猜你喜欢

分段口头难题
2018年—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分段函数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如何写口头通知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难题大作战
例谈分段函数单调性问题的解决
画“树”解难题
寻求分段函数问题的类型及解法
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