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专题训练,提升答题能力

2009-03-18朱宝栋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理由答题观点

朱宝栋

【摘要】辨析题是中考试题中的固定题型,它对于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四种类型辨析题答题特征、格式及解题思维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例题示范,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四种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全面提高答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辨析题类型特点答题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113-02

辨析题是中、高考试题中必考一种题型,它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分析归纳能力,特别是培养全面分析问题能力,反对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意义很大。由于辨析题对学生要求较高,因此它成为得分率较低一种题型,许多学生甚至老师也抱着能得几分就得几分的态度,不重视辨析题训练。我在十一年的初三教学中总结了辨析题类型和解题规律,现将自己拙见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种:传统型或常规型

[例]连云港市08年中考命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民生问题你同意吗?简要说明理由。

一、此类题特征

主语+判断谓语+宾语即主语是否和宾语相符合,有两种情况:一是符合;二是不符合,考试以第二种为主。重点分析这类型试题答题格式。

二、答题格式

第一步:符合主语的条件有哪些?说明理由。

第二步:符合宾语的条件有哪些?说明理由。

第三步:判断表明自己观点,指出此题错误所在。

三、分析以上题目解题思路

第一步:运用语文学习中的知识找出该命题的陈述对象(句子的主语),确定陈述对象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它的条件是三个统一,且说明理由。

第二步:既然解决民生问题不是最根本的。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关注民生呢?并说明理由。

第三步:判断指明本题错误的原因。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因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的治国方略。

2发展民主政治要关注民生问题。因为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决定。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民生问题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四、练习

1我国必须始终把握维护和平,反对一切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2我国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并最终保证它在我国经济主体地位。

第二种:观点片面型

[例]连云港市07年中考命题: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特征

此类题往往有关联词,例如:只要……就,仅仅由于……他们往往前一句是条件,后一句是结论。例如上述题目中“只要”这一113一句是条件,“就”这一句是结论。但保证结论成立通常需要众多条件,而在所接触的题目中往往只提供一个条件。(甚至唯一的条件还是错误的)这就是我们分析时所要注意的。

二、解题步骤

1先分析题目中提供条件是否正确,且说明理由。通常情况下这个条件是结论成立的众多条件之一。

2补充结论成立需要其他条件,且说明理由。

3进行判断说明错误原因。

三、解决思路及答案

1经济建设这个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结论条件之一,当然要抓经济建设。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包括许多,因此还要补充其他的条件。

3判断说明错误原因。答案:

1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搞好经济建设,因为搞好经济建设才能解决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为其他建设打下物质基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还需要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例如:坚持党的领导,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目标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个方面的内容。

3命题观点是片面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四、练习

例题:只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就可以实现依法治国。

第三种:组合型辨析题

[例]03年连云港中考试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为实现理想提供良好条件,所以有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重要。

一、特征

此类型题辨析难度大,因为一句话或一段话中包含两层含义,学生往往忽略其中一层。

二、解题步骤

1用序号或用分隔号把此类题目标为两个辨析题。

2一个一个辨析,同时注意每个辨析题类型。

3进行判断说明错误原因。

三、解题思路

1理想实现需要内在外在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为实现共同理想和公民个人理想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文化条件,因此题目中第一层观点是科学的。

2不能说实现理想条件已具备更不能说理想实现不需要艰苦奋斗。这里需要明确艰苦奋斗的定义及意义(见九年级十一页)。所以不需要艰苦奋斗是错误的。

3题目前一个观点是正确的,后一个观点是错误。

四、练习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生权利,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可以自由的行使自己的权利。

第四种:多人讨论型

一、格式

甲、乙或丙讨论同一个问题。

[例]04年连云港市中考试题:看了右侧漫画(漫画略)两人开车发生碰撞,其中一人说小事儿,私了吧。对此甲同学说:只要大家道德水平提高了,要不要法律无所谓。乙同学说:只要大家能遵守相互的约定,生活中也可以不要法律。请运用法律常识有关知识。评析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

二、解题步骤

1逐个分析甲乙或丙人观点并说明理由。

2也可以先说自己的观点再说理由,然后按照以上标准去指出甲乙等人观点合理或不合理之处。理由不必再说,因为前面已经说完。

3判断总结。

三、解题答案

1甲某认识到公民道德水平提高,有助于规范公民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但是,他认为道德可以代替法律的作用是错误的。因为法律和道德是有区别的。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法律的实施靠国家强制力作保证,道德只能靠社会舆论力量,靠人们的觉悟来规范人们行为。

乙某认识到公民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公约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他忽视执行社会公约的时候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甲乙两人都没有认识到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所以他们观点都是不全面。可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和法律规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

2练习

甲说:只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物质文明,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乙说:只要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辨析题虽然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较高,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探索其类型和规律,平时勤加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一定会提高。

猜你喜欢

理由答题观点
十二星座上课迟到的理由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迟到的理由
迟到理由
管他三七二十一
观点参考